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有趣的文章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vm9y8qy.html < 簡析明帝國的內亞性 > 原文出自 中國史研究動態 2016年 第5期 以下為我揀選個人特別覺得有意思的段落, 非100%原文照登,請注意此點。 如有疑慮,請自行點看上面連結。 -------年輕又漂亮的內亞姑娘 向前走著-------------- -------踏著森巴的舞步 冷冷地搖著 柔柔地擺著------- 關於明朝或明帝國的定位,國外學界經歷過顯著的變化。在1970年代中後期,美國漢學界 出現了一種觀點,主張將長達近六個世紀的明清兩朝統一看作一個整體,歸併到當時在學 界剛開始流行的概念~晚期中華帝國。 此後,「晚期中華帝國」遂被相關學界廣泛接受,導致原來主要只刊登清史研究成果的《 清史問題》在1985年正式易名為《晚期中華帝國》。 要之,「晚期中華帝國」概念的提出,旨在揭示和強調明清兩朝演進的歷史連續性,淡化 兩朝建立者分屬不同民族的差別。 1990年代至今的20多年間,美國漢學界對明朝的認識逐漸發生轉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史樂民以筆記史料為中心,著力論述了宋元明時期的一大特徵,即漢地與草原兩大區域在 政治與文化上相互滲透的程度大大加深,導致二者的整合程度超過了此前的時代。這種認 知實際上指出了明朝歷史受到了內亞政治與文化的影響。 不過部分主攻清史與滿族史的美國學者則採取了完全相反的立場,他們強調明清兩朝的差 異性和斷層性,滿洲人建立的清朝或清帝國被其定位成內亞性十分突出,明朝則被化約成 一個相對純粹的漢人政權,常常被用來反襯以彰顯「內亞性」的清帝國。 類似的視角差異也反映在(PRC)國內學界中,近來有學者主張在中國史中發掘出「內亞性 」。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在明朝歷史中探求這種內亞性乃註定徒勞無功。 事實上,對於漢文-非漢文一手史料的調查分析,足以使我們對於明帝國的「內亞性」問 題產生翻案性的認識。 在此首先歸納美國強調明清之差異的學者們的共識,他們將清帝國的「內亞性」通常概括 提煉為: 一,清朝君主具有「共主」的政治基本特徵,即他不僅是內地漢人所尊奉的信仰儒家之道 的中國天子和滿蒙聯盟推崇的可汗,而且還被藏傳佛教信眾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和推動政 教二道並行的轉輪王。 二,以漢文和非漢文彼此對照的多語種文獻的「合璧」現象開始出現。 其實,這些「內亞性」在明帝國身上也有清晰的反映。以下試簡析之。 一 明帝國君主形象的多元性 早在1978年,范福和就在《皇帝即菩薩》一書提到,1403年西藏的五世噶瑪巴活佛前來南 京時,明太祖和馬皇后分別被他視為文殊菩薩和度母的化身。 五世達賴喇嘛所著的《西藏王臣記》中也將明朝君主敬稱為中華文殊室利皇帝。 1641年藏蒙雙語《鐵龍年顧實汗頒給達普寺的鐵券文書》中同樣將當時的崇禎帝稱為文殊 室利化身。 明朝皇帝的文殊菩薩形象不僅存在於明初時期,而且一直延續到王朝統治的中後期。甚至 晚到清朝入關之後的順治五年(1648),固始汗屬下的蔑兒根濟農在寫給清廷的蒙文書信 中還將明亡清興看成是清朝大汗奪取了大明可汗的政權。 此外,西藏是到清朝入關以後,才開始將清朝皇帝改稱作文殊菩薩聖主。 可見作為清朝皇帝統治內亞的合法性的重要身份~文殊菩薩,實際上是繼承明朝皇帝而來 。這一點有力地證明了明帝國的「內亞性」並延續到清帝國。 在當時的蒙古人眼中,明朝皇帝有著有類似的地位。海西希編撰的《蒙古民間宗教與民俗 文獻》顯示,明朝君主常常慣以可汗的君主身份而與北方民族進行交涉,明代前期的兀良 哈三衛及女真人在與明朝交往時以主奴關係自處,其首領自表身份為「奴婢」,而且在來 文的開頭使用「可汗洪福前」這樣的套語稱頌明朝君主。 在帖木兒汗國的15世紀史書中,業已將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說成是蒙古人,說他本來只是 元朝末帝的侍衛軍將領,但後來推翻了其主人的統治而自立為汗,並對漢人成功隱瞞了其 源自蒙古人的出生背景。 至明朝中後期,這種傳說在蒙古地區又進一步發展成為永樂帝系元順帝的遺腹子的故事, 並見於17世紀初成書的《黃金史綱》中,由此永樂帝以降的明朝均被視作成吉思汗後裔在 漢地統治的延續。在許多蒙古人看來,明太祖之後的明朝諸帝具有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這 樣的尊貴血統。 二 、明帝國疆域內的多語種文獻「合璧」例證 永樂十一年(1413)女真裔宦官亦失哈在今黑龍江入海口附近樹立的《永寧寺碑》即為漢 文、蒙古文、女真字三體合璧形式,其內容簡要地敘述了明朝對於奴兒乾地區的經略過程 和相關的立碑原由。 永樂一朝的合璧文獻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則數永樂四年(1406)五世噶瑪巴活佛稽留南京 時期,明成祖命人根據其為皇帝已故雙親舉行的祈福活動而繪製的《薦福圖》。該圖以後 收藏於西藏楚布寺,其總長度超過44米,高逾半米,共由二十二幅連續性彩繪圖畫構成, 皆用漢、藏、波斯、蒙古、回鶻五種語言文字記錄相關內容。 上文簡析了明帝國「內亞性」的具體反映,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可說是新清史學者所主張清 朝的「內亞性」的先導。顯然,明帝國「內亞性」的出現與延續與該王朝對蒙元時代留下 的龐大政治遺產的有效繼承與變通處理分不開。 ------------個人感想------------ 1. 因為看原文時不知道史樂民是何許人,查了一下, 發現居然是哈佛大學教授,還主編過 哈佛中國史 然後再找了一下有沒有中文版,有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384852 沒啥意外的,不是八旗出版。 (笑) 2. 關於中國(明朝)皇帝與文殊菩薩 另可參見我們中研院的網頁 http://mingching.sinica.edu.tw/en/Academic_Detail/640 魯大維教授演講「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 2018 年 4 月 17 日(二) 3. 收工時,隨手再查了一下,意外看到這篇對新清史的看法 https://www.storm.mg/article/992266 2019-03-03 (看完,超推薦,推薦到我在考慮摘要這篇,另外貼一篇算了...) 4. 閱讀的過程中 不禁回想起黃仁宇說過的(好像有說?) 中國歷史發展有自己內在的長期合理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25.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72586838.A.1CA.htm ※ 編輯: moslaa (140.112.125.137 臺灣), 11/01/2019 14:34:02
fayever: 那個蒙古人說明皇帝是成吉思汗的後代的說詞,怎麼那麼像 11/01 18:15
fayever: 日本漫畫—宗像教授異考錄裡,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的說法X 11/01 18:15
fayever: DDD 11/01 18:15
verdandy: 宗像教授=古蹟界的柯南 走到哪邊古蹟就會有不同程度的 11/01 19:26
verdandy: 損毀,有時還附帶人命 11/01 19:26
MerinoSheep: 跟漢人傳說元順帝是宋朝皇室血統一樣 11/02 09:05
blakespring: 原來趙家血統一脈相傳到明朝(x 11/02 13:32
moslaa: 還有啊 清朝時 漢人也說乾隆是海寧陳家漢人 11/02 14:19
moslaa: 都是自我安慰 11/02 14:19
chrischiu: 應該是游牧民族不懂皇帝,才以可汗相稱,沒太大意義 11/02 17:35
chrischiu: 草原人與中原人差異大的緣故 11/02 17:36
AlisaRein: 還有人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 11/03 06:09
biglafu: 等等 所以不是嗎 11/03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