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um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bclub.pixnet.net/blog/post/16489471 您有沒有說過謊呢?您知道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會說謊的呢?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圖蘭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教授李查道爾頓指出,小朋 友在2-4歲時的「謊言」,只是一種伴隨語言而出現的一種「遊戲」罷了。學齡前的兒童 則學會了在與人溝通時被預期要誠實以對,而說謊在這個時期常常也僅是小朋友的幻想而 已。 一旦到了學齡兒童,說謊就成為一種掩飾不被接受行為的手段了,以及為了達到維持自尊 與得到一種暫時好處的方式。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聖地牙哥分校發展與行為兒科學教授馬丁史坦就下了一個很精簡的註 解,「對於謊言,在學齡前小孩僅是印象與象徵性的思考而已。而在8-9歲左右學齡兒童 卻已形成自身對善惡道德觀念的判斷和自省,所以每個小孩或多或少都曾在青春期前撒謊 ,那是不足為奇的」。而且,一般男孩撒謊的比率是女孩的3-4倍之多。 雖然小孩子說謊是極為常見,但習慣性說謊就跟小朋友缺乏自信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道 爾頓教授表示,在很多案例裡不良的雙親相處模式,也會導致小朋友習慣性說謊,例如小 孩聽到父母吵架時常指責對方說謊時,在潛移默化裡也會形成孩子傾向於時常出現防衛性 說謊。 2006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發表在《行為科學與法律》期刊第24期一篇文章指出,兒童因為 雙親的影響而快速社會化,導致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說謊,所以現在兒童說謊的「道行」 已經遠高過大人「偵測」小朋友說謊的能力。結論還說要把「偵測」小孩說謊這件事跟「 偵測」大人說謊看成一樣重要,不能等閒視之。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兼任世界衛生組織新生兒保健合作中心主任沈曉明教授指出,說謊 屬於品行障礙的一種,在生物學方面,母親懷孕期間情緒問題以及患軀體疾病,早產、異 常分娩,與孩子將來出生後品行障礙的發生有著顯著相關。 此外,史坦教授指出,有些因素會讓小朋友想要說謊,如剛升上另一個年級之後、換個新 學校、或在學校被欺負,甚至雙親失業、家境不佳、雙親生病,以及常從媒體接受到暴力 訊息、自然災難皆是。 其實,對於兒童而言,一個獨立的說謊事件,如果沒有伴隨其他行為問題或發展遲滯,不 妨將它視為一個正常行為發展的過程,真的不必要太大驚小怪,但家長的態度對兒童說謊 卻有著舉足輕重的關鍵。 至於說謊到什麼程度才要考慮求診精神科醫師或相關心理諮詢專業人員呢?史坦教授提出 以下四點: 1.當小朋友一再地說謊,且對大人給予的教育與行為導正,絲毫沒有半點反應。 2.持續性的親子衝突造成明顯失序。 3.牽涉到社會議題,例如父母失業、孩子缺乏適當管教等。 4.出現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 道爾頓教授則明白指出,「不管在發展當中的任何年齡,當說謊變成是小朋友處理衝突和 焦慮的常規手段」,那就是要馬上尋求心理諮商了。 所以,小朋友說謊在某些時間甚或某些情況之下是情有可原的,適度的教育絕對需要,而 且要用廣闊的襟懷和孩子細細討論,並再三保證不論如何,您還是會一直當孩子是最親愛 的寶貝,永遠疼愛著他。這樣的保證會消除孩子說謊的焦慮,並且讓孩子用正面的態度來 面對今後人生的挑戰。 孩子說謊有原因 誠實是一種美德。說謊則是不誠實的前奏,是人人都厭惡的一種不良品質。 孩子的說謊分有意和無意兩種 無意說謊發生在兒童想像發展的時期,他們常常對未來事物產生一種不自覺的幻想,有時 把幻想當現實,把某事物誇張到不真實的程度。這年齡的兒童記憶也不是很精確的,對抽 像概念,如時間、方位等往往容易產生混淆,把將來當過去。也可能由於對事物的不理解 ,而無意中說了謊。如一個小朋友的爺爺因病住進了醫院,他卻告訴別人說,他爺爺死了 。這是一種想當然,以為住醫院就是死了。顯然,這是一種無意說謊。 有意說謊往往是成人不正確的做法所造成的孩子的被動行為。如孩子無意中碰壞了一件精 美的工藝品,孩子承認了事實,但父母並不罷休,又是罵又是打,使孩子形成說謊可以逃 脫責備或打罵的錯誤經驗。 也有一種說謊是模仿成人行為的結果。成人有兩類說謊:一是為應付某種生活情景而不得 已為之的,如某人得了不治之症,卻對高齡老母隱瞞病情。這對一個學前兒童來講,是很 難理解的。成人自己說謊,卻要求孩子別說謊,這會造成孩子心理上失去平衡,行為上失 去標準,時間長了,孩子也會模仿著說謊。二是父母對孩子言而無信,也會造成孩子說謊 。如有些父母經常漫不經心地向該子許下諾言,事後又沒兌現,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在欺騙 自己,於是他也欺騙父母或別人。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在說謊,要及時注意正確引導,在孩子承認事實後,要給他鼓勵和表揚 。這時,你的真情往往會使孩子終身難忘。當然,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不說 謊的榜樣 信任,可防止孩子說謊 柏林的教育家多羅特婭‧克雷奇默說,如果父母能採取一種比較理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從一開始就能避免許多謊話和不必要的爭論。她說:「教育的方式越嚴,孩子越會採取遮 遮掩掩的做法。」 孩子有時說謊是因為他們擔心受到斥責,或是由於怕羞,不想辜負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他 們常常對離異的父母或朋友講真話。一些孩子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說謊是為防止別人過多 地干涉他們自己的事情。 克雷奇默說:「兒童對他們自己尊嚴的起點有著正確的認識。如果父母對他們尋根究底地 問個不停,孩子就會用說謊來掩護他們不想談論的事。」 克雷奇預設為說謊是出於不信任。因此,父母應當總是向子女說明並以行動表明,如果孩 子做錯了什麼事,他們是會給孩子以幫助的,從而能杜絕孩子說謊的發生。父母應準備原 諒他們的孩子並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即便是孩子傷了父母的心或是惹父母生氣時也應該如 此。 作為父母,因將孩子視為朋友,給他充分感受到信任,這樣,孩子會回報你以坦誠。 == http://blog.yam.com/nonbiri/article/7381053 如何處理孩子的說謊行為? 孩子欺騙他人的行為往往不是目的,說謊的背後可能藏著一顆恐懼或希望受到重視的心。 您了解孩子說謊的內心需求嗎?還是您的身教暗示欺騙可以達到某些目的呢?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人生是一段很長的學習階段,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過程中,任何人都會有 犯錯的時候,而孩子說謊正是其中之一。事實上,小孩子說謊並不是代表他人格的錯誤, 而是代表他行為的錯誤。 一般來說,孩子說謊必然有其潛在因素,做父母的一定要先了解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 通常孩子的謊言大致可分成敵意性的謊言、補償性的謊言及防衛性的謊言。 例如說,有一個小孩子覺得媽媽比較疼他的弟弟,那麼就總是做一些壞事,然後告訴媽媽 是弟弟做的,希望弟弟被打,像這類的就是「敵意性的謊言」。 其次,是補償性的謊言。比如說有個孩子,他在學校成績不太好,可是他回家會對媽媽說 :「可是我打球打得很好,我是足球隊的隊長。」或是有些孩子,在學校成績蠻差的,於 是他就會跟同學說:「我爸爸認識總統。」甚至說自己家裡多有錢,或是交了幾個女朋友 之類的。有時孩子為了爭取同伴的好感,也常會誇張自己,像這些都屬於「補償性的謊言 」。 最後,所謂「防衛性的謊言」,就是說,孩子說謊,基本上是為了避免懲罰。比如說,考 試考不好,講出來會被打,於是就騙父母成績單還沒發,然後,自己在成績單上簽名。或 者說,到外面打電動,為了避免受到責罰,小孩子最後通常會選擇說謊來逃避,而這類的 謊言正是孩子說謊的最大因素</u>。除此之外,孩子為了避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也會有防衛性地謊言,例如:父母叫孩子練琴,孩子總會告訴父母早就練過,可是事實上 ,他根本就沒練,這種逃避現象,當然也是孩子說謊的原因之一。 孩子說謊父母該如何處理? 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謊時,通常第一個反應總是難容忍。因為,父母總習慣以大人的行為和 道德標準,來看待「說謊」這件事。事實上,當孩子有謊話出現時,它所代表的是在謊話 背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已經出了問題,也就是孩子對父母可能有些難言之隱。因此 ,作父母的發現孩子說謊時,千萬不能因為「謊話」本身而直接處罰孩子。那麼該如何處 理呢?一般來說,大概有下類幾個階段: 一、當你發現孩子說謊時,憤怒、生氣總是難以避免,但若要解決問題,一定要能控制自 己的情緒,也才能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討論,並找出孩子謊行為的原因。 二、也就是說,清楚地讓孩子知道,除了用說謊的方式外,有沒有辦法用其他方法解決事 情。比如說,當孩子因達不到父母的期望,而選擇說謊來逃避責罰時,父母可能就要適時 的降低自己的標準,也可以用適合孩子的方法,幫助孩子可以學習的更好。 三、面對孩子說謊的事實時,父母一定要自我反省。 自己是否常說假話?從家庭培養「誠實」概念對孩子非常重要,當然,父母在家裡也少講 謊話,甚至,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也儘可能不要講。 四、父母也應給予孩子相當程度的信任。 一個相信孩子的家庭,才有機會培養出值得信賴的小孩,如因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總是半 信半疑,那麼孩子當然也就無法說出心中的真心話了。 最後,須注意的一點是,父母千萬別在孩子老實地認錯時,給予無情的責罰,否則,孩子 將繼續以「說謊」的方式來逃避。 基本上,謊言都是不好的,之所以不好,正因為它代表的就是一種否認,一種欺騙,而不 是一種真誠,一種誠實。說謊不但對別人不誠實,對自己也不誠實。孩子說謊,說到最後 ,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所以,當孩子說謊的時候,正是一個可以讓父母 幫助孩子的機會,同時也是促進父母成長的好時機。 (文章來源:摘錄自「伴我成長」第一輯第七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