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um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幼兒行為─自我中心與佔有欲強/出處:不詳 突然間,孩子經常把「我」、「我的」這兩個字眼掛在嘴巴裏;事實上,如果他有兄弟姊 妹的話,在兄弟姊妹向他走近時,他表達得更為明顯,他不斷地告訴你,某樣東西是專屬 於某個人的,即使那可能只是條破得沒人要的小毛毯。 有時,孩子會突然從你手裏搶走尿布或某件小東西,並大聲宣示:「這是我的。」 當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在一起時,你觀察到這種現象特別明顯,甚至他還從別的孩子手中 搶來玩具,大叫:「我的,這是我的。」 即使你再三向他解釋那不是屬於他的東西,他還是執迷不悟,緊緊地抓著搶來的東西,嘴 巴裏直嚷著,還是:「我的,我的。」兩個字。 這種情況當然讓你甚感困窘,特別是到朋友家裏作客時,你真訝異,可愛的寶寶何時變得 如此自私,完全不顧其他小朋友的感受,你真好奇,難道孩子完全不能懂得分享的快樂嗎 ? ⊙幼兒的想法與感覺 所有我看到的東西都是屬於我的,至少在感覺上我如此認定。我現在才剛知道「我」是獨 立於他人之外的個體,我是獨特的,屬於我的東西也是我特有的,包括:我的手、我的媽 媽、我的玩具等。 我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喔!其他小朋友的感覺如何,我當然不在意,他又不是「我」, 現在,我只關心「我」,如果有任何一個「他」敢動「我的」東西,那就是侵犯「我」, 當然會讓我大大地不舒服。 察覺到「我」和別人是不一樣地,是目前為止我發現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必須捍衛 「我」及屬於「我的一切,任何人敢侵犯「我」或「我的」,都會遭受到強大的對抗,因 為我必須這麼做,也有能力這麼做。 ⊙這有什麼意義 十八個月大到三歲的小孩,正進入積極建立自我的時期,因此他將全副心力投入這份工作 ,這是出乎他的本能,雖然他不確定該如何去做,但他會加足勁去做,因此,他建立屬於 「我的」專屬權,去幫助自己與「他的」做區分。 在這個時期的孩童眼中,凡他周遭一切他所看見的,皆是屬於他的,透過不斷地宣示「我 的,我的。」,他建立起強烈的自我意識;一個看來毫不起眼的玩具,或許價值微乎其微 ,但對孩子來說,價值也是其次的,它象徵的意義欲相當重大。 透過對物品專屬的佔有權,孩子發展出其自我意識。因此,他會將屬於他的東西,寸步不 離地攜帶著,如此,他藉以鞏固自我認同並增強安全感。 當其他的小孩動到屬於他的玩具,孩子將會感到如自身被侵犯般的痛苦,因此,他一定要 將專屬於自己的東西爭回來,而且,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佔有欲強」,是這個時期孩子的正常表現,雖然他在與別的小孩相處時,因為自我中心 引起了許多衝突,且使父母覺得尷尬,但是明智的父母不會要求這個時期的小孩去「分享 」,因為就這個年紀的小孩而言,建立明確的自我意識是首要之務,其餘的一切他毫不在 乎。 如果父母強迫要求這個時期的小孩去「分享」,以期望他能和別人好好相處,這種做法將 使小孩在表面上不得已接受你的做法,但在心理上,由於自我意識建立不完全,成人之後 更容易變成自我中心、佔有欲強的人。 相反地,如果為人父母能尊重孩子這個階段中建立自我意識的迫切性,接受他並善加誘導 ,到了孩童三歲以後,由於父母的協助,他建立了完整的自我意識,他自然樂於開始嘗試 「分享」的樂趣。 堅強的自我意識幫助孩子發展出健康的人格,當他長大後,他較不易因為別人的攻擊而受 傷,也較不易為人浮誇的言詞所誘惑;而完整自我認同的培養,更使他學會尊重他人、關 懷他人。 ⊙你應該做的事 ◆承認並肯定有些東西是『專屬於』孩子的 給孩子明確的支持,告訴他:『是的。我是寶寶的媽媽。』然後再補充說明:『我也是哥 哥的媽媽。』用誇張姿態配合,強調這番言詞的重要。 帶著孩子在室內走走,告訴他,那些是專屬於他的東西,這麼做的同時,順便教他一些物 品的名稱,可謂一舉兩得。 當孩子吵著“我的,我的。”的同時,從旁肯定他——“對!這是你的積木。”或“對! 那是你的娃娃。”但也要教他一些規矩,“對這些是你的東西,慢慢說,不可以尖叫,媽 媽不喜歡你隨便喊叫。” 當孩子以尖叫的方式向你索討玩具時,轉身離開或低下頭正視著他,待他稍微安靜下來時 ,告訴他:“如果再叫,媽媽就不把玩具給你,你必須好好地說。” 堅定自己的立場,當孩子哭鬧吵嚷時勸導他,待他平靜下來後,再把玩具給他。 ◆使用孩子的所有物,必須事先徵求其同意 欲使用孩子的東西,事先徵求其同意,如此亦可為孩子樹立模範,讓他同時也懂得尊重他 人的所有物品;如果孩子拒絕的話,請接受孩子的拒絕,說:“好吧!” ◆明確地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是不屬於他的 也許你可從指認自己的身體開始,告訴孩子:“這是爸爸的鼻子,不是寶寶的。”這種顯 而易見的事實,通常不會引起幼兒的反對。接著,再轉移至其他方面——“這是爸爸的床 。寶寶的床不在這兒,在另外一個房間。”你可以帶著寶寶去看他的床,用卡通式的動作 來表達,會讓寶寶更易於開心地接受。 帶小孩出門時,不忘提醒他有些東西並不屬於他,比如到社區兒童館時,告訴他:“這些 積木不是寶寶的,寶寶的積木在家裏,寶寶的積木比較小,回家我們再把它們找出來玩。 ” 如果你能隨身帶著寶寶喜愛的玩具,你就能為自己省下不少麻煩,當寶寶抱著別人的東西 不放時,你就可告訴他:“這個娃娃時姐姐的,你的車車再這裏,來,拿好。這車車是你 的哦!”如果寶寶把替代品丟棄,你可告訴他:“好吧!你不要車車沒關係,但娃娃不是 你的,你還是不能拿。” 如果孩子一次大哭大鬧,你可正色地告訴他:“如果你吵鬧,我就幫不上你的忙了。”當 他稍微平靜下來,即使只是微乎其微的轉變,你要幹勁抓住機會,告訴他:“好啦!你若 是乖點兒,我陪你一塊去問問姐姐,看看姐姐願不願意把娃娃借你玩一下。但你要好好地 問。” 在瞭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同時,如果你還是堅守尊重他人的立場,這種欣慰模式將給小孩的 機會 教育,讓他也學會尊重別人的所有權。 ◆教小孩互惠與變通 當孩子對別人的玩具垂涎三尺時,尼可告訴他:“你有你的玩具,哥哥也有他的玩具,你 可問哥哥願不願意和你交換著玩。”當他們雙方同意時,幫他們協調交換。 記住——孩子通常不願意先交出玩具給對方。 ◆給小孩獨立的空間 最好讓每個小孩有獨立的一間房間。即使孩子共用房間,請給他們獨立的空間及屬於自己 的玩具箱。分隔空間的方式很多,在地板上畫線,或以帷幕、紙箱分隔,皆是可行的辦法 。告訴孩子,那些區域是屬於他的,那些是屬於別人的,當他要使用其他人的空間時,必 須先徵求對方同意。 ◆最好一次只接待一位小朋友,並為小客人準備玩具 如果你平時就在家裏多放一套“客人用”的玩具,你會為自己減少許多麻煩;平時就讓孩 子瞭解,有一套玩具是專給客人用的,如此,當客人來時,他們就各有自己的財產了。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事先提醒客人,他們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帶來;當孩子們一塊 玩時,你可鼓勵他們把玩具交換著玩,但別勉強他們如此做。待孩子三歲大後,他自會逐 漸瞭解分享的樂趣。 ◆幫孩子保護其所有物 當別的小孩搶走了屬於孩子的玩具,拿另一個玩具去換,儘量讓玩具物歸原主;告訴孩子 :“來!拿回屬於你的玩具,他並不是故意要搶你的玩具,他只是希望也有東西可以玩而 已。”如果兩個小孩為一件玩具爭吵,將玩具拿起來,同時告訴兩個小孩:“我幫你們找 一些你們可以一塊玩的玩具。”如果所有的玩具都屬於其中一位小朋友,告訴這位小孩: “如果你希望他留下來陪你玩,那你可不可以選一些玩具借給他玩?”如此,你給玩具的 所有者一些主宰權,他會較易接受這種妥協。 有時,你太過照顧來訪的小客人,會遭致孩子的妒忌抗議,你可將自己的孩子拉過來,告 訴他:“對!媽媽是你的,你是媽媽的小寶貝。”親親他,再拉另外一個孩子過來,對他 說:“而你是個很特別的小孩,我喜歡你。”如此做法,你都不會傷了任何一個小孩的心 。 ◆面對一群小孩,給他們屬於自己的玩具 給一群孩子一個大箱子,讓他們一塊玩,倒不如給他們每個人一個小箱子;他們可以在自 己的小箱子上畫上記號,裝玩具或爬進爬出,如此他們會玩得皆大歡喜。 ◆偶爾容許孩子自己帶著玩具出門 臨出門的一刻,孩子自己緊抱著一隻舊襪子不放,讓孩子帶著它出門吧!一雙襪子又沒有 多少重量。 有時候孩子會堅持帶著積木或玩具上床睡覺,除非可能會令他在身體翻滾時受傷的堅硬物 品,否則父母應儘量容許他此種行為。別讓孩子在尖叫聲及悲戚的心情中上床,要記住, 這些孩子的所有物早已被視同其身體的一部分。 ◆支持孩子的行為 當你瞭解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內在因素時,你應支持孩子這種心理,並儘量配合他的要求。 當其他小客人來訪,而孩子不願把某些玩具借人玩時,別責備他,接受孩子的做法告訴孩 子:“好的。我會另外找其他玩具借他玩。” 尊重孩子在這階段的心理需求,信賴他的感覺,並順著他的感覺,你將能幫助孩子成為一 個自信、獨立,且稍長後即懂得分享的人。 ◆對小孩的行為要有理性的評估 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靠得很近玩,但不能一起玩,如果你已諒解孩子在這時期 對所有物的重視,那麼你應該接受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隨時可能發生爭執的後果,評估狀 況,避免其他孩子去碰觸他的玩具,是父母應提前準備的工作。 ◆必要分享時,做個公平的分配者 有時,分享是必要的,不如說:來訪的小客人要玩後院的蕩千秋,請孩子等待,告訴正在 玩的小朋友:“弟弟也想玩,他要排隊,你玩五分鐘後換弟弟玩,弟弟等五分鐘後再換你 玩。 家裏的寶寶也許仍會繼續哭鬧不休,告訴他:“別吵,媽媽現在先陪你玩,五分鐘後哥哥 下來再換你玩;如果你繼續吵,那媽媽就都不讓你玩了。”或“看你是要乖乖地等五分鐘 再玩,還是繼續吵,那媽媽就罰你今天都不能玩。” 當孩子稍微安靜下來時,馬上鼓勵他:“寶寶好乖,好有耐心地等哥哥玩,等一下就輪到 寶寶了,現自愛媽媽先陪你玩球。” 當孩子們開始輪流玩時,你必須嚴格控制你訂下的規定,讓每個人都玩五分鐘;千萬別只 顧著聊天或發呆就忘了時間,要記住!對在等候遊戲的孩子而言,時間可是相當重要的。 ⊙你不應該做的事 ◆當孩子把“我”“我的”時常掛在嘴巴上,別責備他 這時期的孩子本來就當把“我”。“我的”掛在嘴巴上,這並不表示他自私或主觀意識強 ,別因此責怪自己的孩子,若有其他大人嘲弄或斥責他這種表現,你必須為孩子解釋,說 明孩子在培養自我意識的過程。 ◆即使孩子哭鬧,也別給他不屬於他的東西 當孩子哭鬧時就對他妥協,這是完全錯誤的示範,你是在教他,只要哭鬧,你可以得到任 何你想要的東西。下次,你將更難說服他。 ◆別強迫孩子去分享 有時,你的疾言厲色會迫使孩子去做分享的動作,但他心理並不認同這項作法,所以你不 在場時,他便不會主動如此去做。 過早強迫孩子去分享,無異於揠苗助長,你將阻礙他成人後主動去分享的意願。 ◆別為孩子的佔有欲強擔心 須知,孩子的佔有欲強代表他自我認同感提升,所以,這是個相當好的現象;過了這個階 段,當他建立了良好的自我認同後,他自然樂於主動與人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79.225
yuusetaniten:已成人,不知該如何挽救佔有慾強的情況QQ 01/25 13:23
ToMoveJizz:錯字:沒人要的小毛毯 01/26 14:03
感謝T大 已修正 ^^
lighthearted:就察覺情緒及練習理性看待 成人更有利呀 01/28 07:18
encina:其實這篇真的是很棒的分享文 收藏先XD 01/28 18:14
※ 編輯: lighthearted 來自: 203.73.170.111 (02/17 00:08)
windtin:成人多半是對另一半的占有慾比較強吧~~ 02/24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