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azz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位來自波蘭的音樂家,出身自蕭邦音樂學院,他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樣貌的爵 士? 16歲的某一個夏天,偶然的從美國的廣播聽到Art Tatum的鋼琴,他下定決心, 要做一位爵士鋼琴家。 Art Tatum,一位不可多的的曠世奇才。有太多古典音樂殿堂的大師不遠千里就為 一賭他的風采,George Gershwin、Vladimir Horowitz、David Oistrakh、Sergei Rachmaninov,這些在自己的領域有著重大成就的巨擘,接醉心於Tatum精湛的 技藝。他那種從內心覺醒的音樂力量,撼動了當時的樂壇。甚至,到了廿一世紀 的今天,我們仍瘋狂地拜倒在他偉大的陰影之下。 Makowicz也環繞在這種氛圍裡,他以Tatum作為他自己的標準,並且加入許多 歐式的技法,讓整體的音樂性更加的明顯。要說Tatum是夜裡的精靈,當黑幕低 垂,他就現身於各煙嵐繚繞的空間,解離著人們的思緒,並將投諸於快速且繁複 的音符當中。而Makowicz則是另一種形貌的天使,朝陽升起,燦爛炫目的光線 透過布幕穿灑在Maybeck大廳的鋼琴上,流暢的觸鍵與透明的曲式讓所有人沈 浸在美妙的樂聲中。 就像Tatum一樣,精闢的表演多半在舊有的標準曲目中灌入自己獨特的味到, Makoeicz本次的演出幾乎是在向Cole Poter致敬,Easy to Love、Night and Day、 Love for Sale、Just One of Those Things等等,都是被無數前輩大師演繹過的當代 經典。但,厲害的鋼琴家就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淬練中,搾取出更精釀的麥汁。 Tatum太過沈重了!背負的身體的障礙以及民族的壓抑,在快速的音符轉換我們 彷彿可以聽到那種很深很沈的自我抑制,他的音樂是不帶笑容的。反之, Makowicz的音樂卻是很愉悅的,很光明的感覺。同樣是黑白鍵的組合,文化背 景的差異造就各種不同的音樂元素,歷史背景的張力,也影響著創作著的表現, 交互影響之下,激盪出時代的巨流。 這張Adam Makowicz的Maybeck Recital Series實在是一張很正點的專輯! 魚鰭 2003.10.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21.106
gabrieltan:介紹有什麼用呢?又買不到 推 61.70.185.184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