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esbi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不說這個了,你有聽過預先選擇效應嗎? 就是那個外在效度指標的同時效度, 常常會聽到的那件事情。 抽取某班同一時間的學校數學月考成績和數學性向測驗。 比起,學校數學月考成績和會考的數學成績相比, 未來效度會比預測效度來得高。 因為,同時效度的抽樣內容,使群體變異數變小, 所以相關會降低,效度也會產生較低的相關。 不過。 這好像跟刻板印象沒關。 比較有關的是,另一個測驗史上有名的測驗,關於智力和種族結構。 The Bell Curve 《鐘型曲線》 哈佛大學教授 Herrnstein與AEI的政治學者 Murray,一同撰寫。 本書的核心重點有二: (1) 智力 對 個人的經濟收入、工作表現、未婚懷孕、和犯罪問題 有較好的預測 (2) 而智力與種族有關:黑人的智商比白人和亞裔少15分 所以本書建議,應當刪除對於黑人社會福利與救濟計畫,以免助長黑人的不良行為。 鐘型曲線運用了SAT智力測驗作為評鑑的手段,在鐘型曲線的後半部, 那絕大多數的笨蛋,都是黑人。所以,如果再給予救助,那就會養出更多笨蛋, 政府應該把錢投注在尖端培養優秀的人才。 Spencer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反駁者說,這測驗忽略了多元智力、忽略了環境、錯把環境當基因, 甚至故意彌平社會歷史上的不公平性,以白人強勢文化的再現。 Popper說,你找了幾千幾萬隻的烏鴉來證明烏鴉是黑的, 都還是不能說烏鴉是黑的。但你只要找一隻烏鴉是白的, 你就可以推翻所有烏鴉都是黑的這一假設。 『科學是否能夠證明真正的真實』? 運用統計,使用科學,架構邏輯,試圖解釋脈絡, 都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於是,剃除不真實,說著那些有相關, 而非影響,比起,說那是真的,妄下結論,絕對是這樣,來得心安理得一些。 而,那還是在科學的範疇,但一但跨入人文。 就如同借了上帝的口,講出模糊的囈語, 一落下巴別塔,詮釋說明都成了,災難。 心理學老師說,刻板印象是一種認知, 而歧視是一種行為,偏見是一種態度。 而個體的選擇是限量通徑,你會關注你所想要關注的, 於是,一個歧視行為的產生,會帶動下一個刻板印象的出現, 並成為一個動態的回饋,加大訊息的拒絕區,拒絕去除刻板印象。 只要是人。就難以避免。 只要是人,就受到成熟、環境、學習、發展的影響。 而集體的從眾現象、團體的極化與順從權威的破壞性服從假說, 更加速環境的催化,且懶惰的腦袋,還不時用捷徑是思考法, 提取與自身有關、忽略基本律、具代表性、戲劇化的線索, 像是,情殺,像是轟趴,像是殉情,像是瞌藥,像是巴掌。 這是人,自然而然擷取運思最快的線索。 那是刻板印象的好朋友,像是尖角或月暈效應,還有表面效度。 觀察行為、模仿她人、尋求認可是自我認同無法避免的過程。 但,如果,相信個體的能動性,把許許多多的事情,觀察到的事情, 放在現象場裡,先不要去論述她,而是直接去體驗她的本質, 探究她的脈絡。 不是刻板、隨意歸類的、只做二分動作的,好/壞,百合/非百合, 我族類/非我族類,抽菸/不抽菸,瞌藥/不瞌樂....生/死? 意義的產生是一而再再而三從你與所關注的對象,重覆循環的過程。 人生不是一場被他人假定好的假設,因為是每個個體,你,是你。 不去探究自己存在的意義,那是對自己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每每看到同志研究,就覺得被做為研究客體的自己, 似乎,一定要,履行那研究結論一般。 不過,還好,我仍舊是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25.251
sweety90320:天啊!是可怕的統計 06/16 21:38
ancat0922:統計阿... 06/16 21:56
tanwan: 06/17 00:00
eere:!! 06/17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