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夫妻對於教養問題有些歧見有感而發,如果不適合放在婚姻版再請版主告知。 幾個月前讀了一本書 - 生個孩子吧:一個經濟學家的真誠建議 我這幾年一直對經濟學的科普書籍很有興趣, 而事實上相關主題在蘋果橘子經濟學與其作者的podcast中都討論過也都有類似的結論。 回到這本書的內容,重點大概是: 1. 作者舉了很多研究說明,在一般中產的正常範圍內, 父母的教養事實上對於兒女”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影響程度很低。 也就是天生的性格與基因影響其實遠大過後天的教養。 2. 現代養育孩子的環境事實上比過去都好,很多時候都是父母自己不必要的擔憂。 3. 養育孩子本身就帶來樂趣與滿足感,對於人生是加分不是扣分, 對於父母來說是一項利己又利人的選擇。 總之,作者所闡述的觀點很多我都很贊同, 基本上就是不用煩惱太多或是刻意要為孩子打造甚麼, 就好好地開心地陪著孩子長大就是了。 但我也要老實說,與其說我是被作者打動, 不如說我本來的觀念與想法就偏向如此,只是拿這本書來佐證而已。 好了重點不是書,而是我跟老婆對於教養一直有一些歧見, 而我讀完書跟他分享的心得也是被完全打槍了。 大兒子已經上中班了,是住家附近貴森森的河馬幼稚園, 再加上課後的一些活動,跆拳道、積木課、打擊樂與律動課等等, 一年的幼教開銷我算過大約要250k,不能說是一筆小錢。 我其實隱隱覺得不用花這麼多錢,但心想反正孩子看來也是很開心很喜歡這樣的生活, 那就放心交給媽媽安排我買單就好。 (我不是不想花錢,而是覺得錢可以用在更有效益的地方, 例如長大後出國見見世面之類的。) 但最近有個住附近的親戚,他們家女兒還比我兒子小一歲, 卻為了12年國教能夠上好的高中,把學區遷到師大附中那區。 我老婆知道以後也一直說要比照辦理,要挑學區遷戶口甚麼的。 (才四歲多就要搞這些喔拜託!) 但其實我們家走路五分鐘就有一間國小, 前兩年還因為少子化面臨招生不足的危機而上了報紙(今年新生竟然不滿80人)。 可是少子化一班才15人我覺得其實也不錯啊! 而且都是市立小學,是真的會差到哪裡去? 念小學離家近每天多睡一會不是很爽嗎? 然後我老婆就開始說我不關心小孩沒為小孩著想甚麼的, 然後怪我只會陪他打電動。(挖勒我就愛玩game找小孩一起玩ps3很愉快啊!) 又怪說小孩之前因為我覺得不用去念小班又沒在家教他英文只會講國台語, 所以導致現在在中班跟不上同學的英文很沒自信之類的。(again才四歲多耶拜託!) 關於老婆對我的這些指控,我就搬出我們夫妻的例子反駁他: 我也是10歲以後才會寫ABC現在英文也沒問題; 反而我老婆從小上貴族小學早早就教了英文,補習甚麼的也沒缺, 現在卻看到英文就怕。 又老婆是台北市區雙敦學區長大的但也不愛念書, 我讀郊區小學校但課業一直沒讓家長操心,到現在都還很愛閱讀。 但我這樣一說,老婆又說那是我天分之類的, 問題是扯到天分那不就更落實了我教養小孩隨遇而安即可的理念? 當然跟老婆有爭執的時候,邏輯與說理是沒有用的,現在還在為這問題僵持不下。 老婆很相信算命,之前兩個算命的都說我們孩子的教育問題要讓爸爸來主導比較好 (我絕對沒偷塞錢)。 所以之前老婆都還算尊重我的意見,而事實上我也不曾有過太多意見。 只是這次老婆就堅持說是關乎小孩一生不能輕忽一定要有行動。(是有那麼嚴重嗎?) 我看待這次的歧見,其實覺得背後又是更深層更結構性的夫妻差異。 我老婆的所作所為常讓我覺得,她就是在複製我岳母對待他們的一切模式, 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但這又跟前面提的教養無用論違背了我自打嘴巴!) 而她也覺得她被養育長大的方式,還有他所成長的市區環境才是好的。 在可預見的未來,這樣的差異我想都幾乎不可能達到共識。 只是小孩長大的速度很快,在我們夫妻的爭執都還理不出結論時, 就已經一去不回地告別童年了吧! (本文還真是沒重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88.200
Ai:上次聽朋友說她的日籍友人 小孩才2歲8個月 已經在準備考名牌 10/23 12:28
Ai:幼稚園 老師找家長面談 還說這孩子感覺太嫩 不夠成熟 10/23 12:28
Ai:我聽得快吐了 媽的 才2歲多的孩子 是要多成熟?!?! 10/23 12:29
Ai:那間幼稚園的錄取率還只有1% . . . .  有的人就是吃這套吧 10/23 12:30
rattenn:如果是我我會拖到大班再解決學區問題 然後趁現在溝通 10/23 12:30
Ai:看了你的文 一時心有所感 扯遠了 很抱歉. . . > < 10/23 12:32
你說的在日本恐怕很普遍, 之前日本有件兇殺案就是忌妒鄰居小孩錄取了了貴族幼稚園而起。
dental:想法跟你一樣,我不會幹遷學區這種事.... 10/23 12:48
cedric2000:我同意你說"好好陪伴就很好" 但顯然你太太希望小孩做 10/23 12:50
hermanwing:結果有人偷偷在遷學區 10/23 12:51
cedric2000: 些玩電動以外的事情 你如果願意陪他玩積木 運動 讀書 10/23 12:51
cedric2000:等 然後再和她討論不用花錢去做這些 應該比較容易找到 10/23 12:51
冤枉啦!"只"陪他打電動是老婆的氣話,我也常帶小孩去公園玩啊!
cedric2000:你們的共識 10/23 12:52
djboy:父母的教養對兒女的影響仍然很大;不要看一本書就認為是那樣 10/23 12:52
djboy:教養方式的話,重要的是「量力而為」。以自己所得多少為優先 10/23 12:53
其實不是說教養真的不重要,而是在一定的社經程度的範圍內, 也就是說除非你超急窮或超級有錢可以跳出框框,不然差異很小。 所以我也很同意你說的量力而為。
moonpaper:挖挖哇某集有提到,天龍國某些學校要在學區內戶籍滿6年 10/23 13:00
moonpaper:才有就讀的資格,可以看這個月11號的WTO姊妹會 後段阿福 10/23 13:02
moonpaper:有段關於教育的感想,讓我有一點小小地哀傷 XD 10/23 13:04
其實關於這點我們夫妻今天上班才爭執過, 老婆說這個環境就是這麼畸形的競爭你不讓小孩去適應不然還能怎樣? 我就說環境畸形,不見得也要把小孩搞到畸形去適應它吧!
duinal:你是個好爸爸耶 其實你都有想過小孩該怎麼成長:) 10/23 13:06
其實沒有,我只希望他不要近視,身體健康,個性勇敢一點。
rochelle:師大附中國中部要有權狀,光遷學區沒用。 10/23 13:21
我那親戚是戶口遷回娘家。另外他們的說法是不知到時會怎麼搞,先遷無妨。
MarcusWright:在孩子還小時就盲目狂砸錢的父母 到了孩子青春叛逆時 10/23 13:27
MarcusWright:未必還能和平共處 說不定還會變成怪物家長呢...... 10/23 13:27
dorakao:孩子有他們的人生 如果所有的重心都在打造孩子的人生 10/23 13:33
dorakao:等他們獨立有自我意志的時候不受父母擺佈 太座會不會崩潰 10/23 13:34
dorakao:肯陪孩子打電動比花錢丟給安親班補習班好太多 10/23 13:35
dorakao:小孩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不是補習填鴨 10/23 13:35
dorakao:名校就那幾所 明星高中考上私立大學後崩潰的人你看過嗎... 10/23 13:36
呃...我就是建中畢業念私大~~不過我也活得很好
dorakao:上明星學校對你太太來講很重要 因為可以證明他是好媽媽 10/23 13:36
dorakao:但不見得是小孩要的 10/23 13:36
MarcusWright:樓上說的極是 但時下教養主流卻似乎是砸錢打造那一派 10/23 13:36
rattenn:不過12年國教以後 據說私校會比公立受歡迎 到時候說不定 10/23 13:45
rattenn:你們會後悔沒聽老婆的話也不一定 10/23 13:45
amberyen:像一樓說的故事,也是一樣,是媽媽想證明自己是成功的 10/23 13:48
amberyen:好媽媽勝於小孩的需求。不過日本的教育環境和我們不同就 10/23 13:49
amberyen:是了 10/23 13:49
Filippo:我支持你的理念!!! 我就是從小沒人逼我讀書也沒補過習 10/23 14:02
Filippo:但是我到現在還是很喜歡閱讀 也一樣考上最好的高中跟大學 10/23 14:02
chinhsuan:既然老婆相信算命,算命又傾向聽你的,不如這次也去算算 10/23 14:03
Filippo:當然我也想過如果有可以送我出去喝洋水的父母我現在人生 10/23 14:03
Filippo:也許會不同 但是我覺得快樂的長大還有勇氣是最重要的 10/23 14:03
不過我覺得這裡有個盲點,這種"我小時候也沒XX,我現在還不是YYY"的想法, 也許是另一種想要複製自己成長模式的心態吧!(又打自己嘴巴)
Filippo:XDD 是啊 我也有想過這問題 但是說實在包括老師誰不是 10/23 14:11
Filippo:在嘗試教導並複製自己好的人生經驗, 修正自己覺得不好的 10/23 14:11
Filippo:部分, 這就是經驗傳承的真諦不是嗎!? :P 10/23 14:12
Filippo:有時候看別人走的捷徑看多了甚至覺得可以學起來參考XDD 10/23 14:13
MRBLUELAN:其實原PO與老婆都忽略掉其實念技職也是一條不錯的路 10/23 14:14
MRBLUELAN:我小時候也是被家人狂洗腦技職是只有爛學生才會去念 10/23 14:16
MRBLUELAN:長大後就完全改觀了 大學研所出來的也沒啥用 錢一樣少 10/23 14:17
Filippo:大學喔, 就是父母拿來自嗨+炫耀 還有要出國當高級台勞的 10/23 14:23
Filippo:話還是名校比較有幫助這樣... 10/23 14:23
isaacc:師大附中來不及了吧。出生就在那邊有產權才有希望啦...Y 10/23 14:27
dorakao:妳老婆恐怕只是愛跟鄰居比較吧.......... 10/23 14:47
I'm afraid so~
yingrain:要看小孩個性吧 我個性彆扭 父母要求反而會唱反調 不理我 10/23 14:55
yingrain:反而自己看書學習有的沒的 不過才四歲 是不是等上學後再 10/23 14:55
yingrain:來思考教育方式 10/23 14:56
fredjedi:你知道的女人 就是認為自己都對 10/23 14:56
bigfire:4歲多就一起玩電動喔? 如果我是你老婆也會不高興 10/23 15:02
嗯...其實是三歲多就開始玩Wii了,四歲以後進階到PS3~ 之前看Fami通的編輯長說,他小時候陪小孩一起玩game。 小孩稍大後,就在房間擺了兩台電視,讓父子可以在同一間各玩各的又能互相聊天。 我看要是我兒子以後還喜歡玩game,大概會變成這樣吧!
joyceching:我跟您一樣的想法,孩子快樂就好,但我是因為小時候被 10/23 15:16
joyceching:逼,長大要求自己不能這樣對小孩 10/23 15:17
joyceching:我老公也一樣,所以婆婆常被老公吼:不要跟人比了 10/23 15:19
joyceching:不過我也想換學區,離家近的國小跟幼稚園風評不好 10/23 15:20
color821:我家是南部鄉下地方,我爸媽曾經想把我妹送進義大國際中 10/23 15:26
color821:小學,都跑去參觀了後來作罷。我妹最後沒補習都是第一 10/23 15:28
color821:志願。 10/23 15:29
gytrry: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原po的心情我瞭 10/23 15:35
roxanne0410:原PO麻煩改一下注音文!謝謝 ^^ 10/23 15:41
isaacc:我實在不太能接受前兩點。請問這位經濟學家做過甚麼研究來 10/23 15:48
isaacc:支持這麼違反傳統理念的論點?又在那些國家做過實驗? 10/23 15:49
書中有三分之一大概都在講這些實驗,主要是雙胞胎實驗,背景都是英國或美國。 作者自己也有說背景多集中在英美的中產階級確實可能是研究限制, 但是反過來說,這也表示在"英美中產階級"這樣的條件下,想得到的研究都有人作了。 另外,作者並不是說沒影響,而是說"對於成為甚麼樣的大人"影響微乎其微; 反過來說,教養對小孩還是有影響,只不過小孩成年後還是會回歸本性, 大人曾給的教養看不出影響。
isaacc:現在的環境家長不用太擔心教育問題(那麼是丟給學校嗎)? 10/23 15:50
第二點可能我寫太簡略誤導了,作者的論點是以"孩童人身安全/環境友善程度"來考量, 現在比過去都好。
isaacc:我非常好奇這些。但原PO知道目前國小國中已經大不同了嗎? 10/23 15:50
isaacc:教師缺乏淘汰機制,怪物家長把好老師折磨到謹言慎行怕出事? 10/23 15:51
isaacc:我個人其實是很悲觀的;我覺得目前摧毀明星學校的勢力很大 10/23 15:52
isaacc:這樣下去只會促成更多"優秀?"的私立學校並毀掉公立學校 10/23 15:52
我確實對教改很沒信心,但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失敗原因就是改不掉家長的腦袋。 我也不贊成消滅公立明星學校,我自己就是南海路畢業的,那三年很有趣。 但是我更不贊成北北基這幾年走回頭路的作法就是,這就扯遠了~~
doubleear:原PO的ID好面熟,我記得你們是登對漂亮的夫妻,不過你 10/23 16:03
doubleear:們的歧見不只在孩子的教養吧,一些基本的消費觀念和價值 10/23 16:04
IAMBB:我看過一個大班的弟弟因為跟爸爸一起打電動打到近視@@ 10/23 16:05
doubleear:觀也有很多不同不是嗎?你愛上的這個漂亮體面的女孩,就 10/23 16:05
doubleear:是貴族小學滋養出來的呀,如果她也在鄉下長大,或許整 10/23 16:06
doubleear:個人的氣質就不是你愛的那個樣子了(或許是更有親和力) 10/23 16:06
chataulait:哈哈我真的就是我一直喜歡念書然後我爹一直問我"妳確定 10/23 16:44
chataulait:還要往上念嗎?生命這麼多時間花在念書不會很沒意義嗎 10/23 16:45
chataulait:?" 這樣一直唸到我念博士班為止,他真的從沒逼我成績好 10/23 16:46
chataulait:也從沒逼我念書,看起來確實是天性使然,據說我從小就 10/23 16:46
chataulait:只要抓到一本書就很開心。然後我爹每次勸親友說不要逼 10/23 16:47
chataulait:小孩成績的時候人家都說那是因為我會念,但我爸也是真 10/23 16:48
chataulait:的一直擔心我變書呆子。話說回來,若是我爹的教育有什 10/23 16:49
atten:師大附中如果沒有用考試篩選學生,身為校友的我真的不建議去 10/23 16:49
chataulait:麼促使我愛看書的,大概就是他不要家裡有電視(所以小 10/23 16:49
chataulait:時候老師問誰家沒電視,全班都以為我家很窮XD) 10/23 16:50
blacksswan:經濟學家講育兒講的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10/23 16:50
atten:自由帶點惡搞的風氣配上一般的學生...感覺只會向下.... 10/23 16:51
blacksswan:人口增加消費力增加對經濟學來說才是好處所在吧! 10/23 16:52
drama:就我的感覺,現在如果你想選學校,要擔心的不是教學品質而是 10/23 16:57
drama:學生素質,我自己因為是在環境複雜的地區長大,同學們有各 10/23 16:57
drama:種背景,是好處也是壞處,學校也發生過霸凌性侵等案件,明星 10/23 16:58
drama:學校未必不會發生,但是因為通常這些學生的家境和家長想法 10/23 16:59
drama:較接近,頂多就是學業壓力大而已.... 10/23 16:59
klll:(離題)drama大的推文讓我想起,我曾經好羨慕一些在環境複雜地 10/23 17:00
klll:區長大的朋友,因為他們常常有童年玩伴是老大...有時很方便.. 10/23 17:01
drama:如果根據我個人想法,那就是量力而為,不特意但有機會也可以 10/23 17:01
drama:選擇,我比較在意學校本身的學風、環境和活動多寡,非升學率 10/23 17:01
drama:(是老大未必...但是現在在監獄裡的是有...) 10/23 17:02
klll: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很有趣啊 10/23 17:05
monkeywife:別傻了 12年國教後 一堆阿力不達的都可以進前三志願 10/23 17:15
monkeywife:以後恐怕再也沒有所謂的明星高中了 所以別作夢了 10/23 17:15
monkeywife:好好地培養小孩「讀書習慣」對他以後發展比較有用 10/23 17:16
fengaujiun:還是會有明星高中啊 只是可能變成薇閣 康橋 10/23 17:16
monkeywife:不管到怎樣的高中去都能夠自己讀書 才能有好發展 10/23 17:16
monkeywife:當然 私立高中就取代原本的公立高中了 但你有錢嗎? 10/23 17:16
monkeywife:就像你說的 錢可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例如留學 10/23 17:17
monkeywife:另外 教育類的書很多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就徹底 10/23 17:18
monkeywife:打翻你看的這本書的論點 10/23 17:18
monkeywife:我自己是教育人員 我的感想是 家庭教育影響一個孩子 10/23 17:19
monkeywife:最為深遠 老師一人要管30幾個 你覺得影響力有多少? 10/23 17:19
monkeywife:爸媽頂多只要管1~3個 最多5個就超厲害了吧 10/23 17:20
fengaujiun:而且北市獨招辦了幾年 12國教又能撐幾年 我是不看好啦 10/23 17:21
Guamvacation:用自己小時候的經驗真能套用在現在的時代嗎? 10/23 17:49
Guamvacation: 不覺得世界變得好快,當年考聯考的,會寫推甄資料 10/23 17:51
Guamvacation: 嗎?而且地球是平的,今日我們面對的競爭強度其實是 10/23 17:52
Guamvacation: 更大的。 10/23 17:53
Guamvacation:不過每個人理念不同,孩子的命和造化也不同。做自己 10/23 17:54
Guamvacation: 不要後悔的決定就好了,祝福你 10/23 17:55
ines1969:才4歲而已也! 有到"關乎小孩一生"的地步嗎 10/23 18:01
ines1969:倒不如有個快樂的童年 10/23 18:01
mtyc:....地球不是圓的嗎= = 10/23 18:03
aramaram:有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 真的要拼 等考高中再拼也不遲 10/23 18:03
aramaram:不要讓小孩最後只剩下念書的童年記憶 10/23 18:03
melodypiano:明朝的劍不宜拿來清朝用 最多在清明節用來切拜拜用 10/23 18:05
melodypiano:的食物 10/23 18:05
fionmsh:看了一下這熱烈的討論串以後,想起我弟是拼命想讓小孩拿到 10/23 20:19
fionmsh:外國人身分(因為弟妹身分的關係),甚至不惜小孩兩三歲就 10/23 20:20
fionmsh:跟父母親分離,去住國外的外婆家,然後打算讓他們在那邊求 10/23 20:20
fionmsh:學,我問,唸台灣的學校不好嗎?他只回答我,就算唸了好學 10/23 20:21
fionmsh:校,國際都未必承認,乾脆就去當外國人唸國外學校對他們以 10/23 20:22
fionmsh:後才是更有保障的。 10/23 20:22
fionmsh:這是更走火入魔的做法吧,本人未置可否,但似乎多少也反應 10/23 20:26
fionmsh:了台灣社會與教育環境更大的瓶頸,當許多家長汲汲營營要把 10/23 20:28
fionmsh:小孩往私校名校送,是否又真的知道什麼樣的環境才是對小孩 10/23 20:30
fionmsh:真的有幫住的呢 10/23 20:30
fionmsh: 助 10/23 20:30
fengaujiun:不過樓上的也不見得不好啊 我認識一個四個小孩都生美國 10/23 20:44
fengaujiun:人 小時候在台念 現在也都陸續申請到TOP20 也沒什麼家 10/23 20:44
fengaujiun:庭問題.... 10/23 20:44
fengaujiun:只能說人生只有一次 而且人人不同 複製別人的不見得會 10/23 20:47
fengaujiun:得到相同的答案 但也不用一味用自己例子去反駁他人人生 10/23 20:47
ladyluck:先天和後天老實講我也不知道怎樣比較重要XDDDDD 10/23 22:01
ladyluck:我家老公從小家裡沒錢給他補習,上的是公立學校, 10/23 22:03
ladyluck:書念得比我這個老爸砸了大錢的好太多。 10/23 22:04
ladyluck:但是我在吃喝玩樂這種沒用的事情上倒是領先我老公很多 10/23 22:05
ladyluck:我自己是覺得小時候要什麼都太容易就不懂珍惜,像是我要 10/23 22:06
ladyluck:學鋼琴鋼琴就馬上送到家,放棄也是很容易的。 10/23 22:07
ladyluck:相對我老公就想學樂器要自己省零用錢買吉他,他就會很 10/23 22:07
ladyluck:珍惜學吉他的機會好好學習。 10/23 22:08
doubleear:其實父母能給的,是正確的價值觀,這樣不管書讀得好不好 10/23 22:09
doubleear:,人生都不會過得太糟 10/23 22:09
ladyluck:推重耳 10/23 22:10
neko418:看了版上好多爸爸媽媽不同的意見,我倒是覺得讀甚麼學校都 10/23 22:35
neko418:好,不要小孩的教育外包給學校就好XD 10/23 22:35
flypeach:請問原PO自己你也是3歲就開始打GAME嗎? 10/23 23:42
七歲才開始...SEGA阿羅士
flypeach:你希望孩子多閱讀 但他現在都還沒開始體會閱讀的好 10/23 23:42
flypeach:就被爸爸帶著打GAME 他以後還會有心想靜下來閱讀嗎? 10/23 23:43
我愛玩game,也愛閱讀與電影,有甚麼衝突嗎? 從小我也陪孩子讀故事書,但我就不贊成背誦三字經、弟子規這種死人骨頭。
isaacc:我有兩個疑問:1.您拿英美中產階級研究的結論來台灣用? 10/24 00:19
台灣環境不比英美我同意,但我認同的是作者的理念, 家長應該放輕鬆(但不是說該擺爛),對自己好對孩子也沒有不好。
isaacc:2.美國的公立學校有很大的問題,大家想辦法念私立學校 10/24 00:20
所以才說台灣教改在走回頭路,美國現在反而是想盡辦法把選校權放回給家長。
isaacc:因此,我實在是覺得這研究有點脫離現實耶?經濟學家主導? 10/24 00:20
那些研究大多不是經濟學論文,多是其他社科的產物,作者只是引用研究結果而已。 其實你的疑問大部分在amazon網站的讀者review就有debate了,可以參考置頂的那一篇。 http://goo.gl/EpJSV
orzmm:我覺得你說的對.也不對.我也是很愛閱讀看書的人.這是我天性 10/24 01:25
orzmm:使然.我媽沒有給過我壓力.從小也是放牛吃草.後來上了高中 10/24 01:26
orzmm:會稍微羨慕從小就被送去學鋼琴等等的同學.那是我媽沒給過我 10/24 01:27
orzmm:的東西.所以我認為給小孩學些東西對她沒有很大的壞處 10/24 01:27
orzmm:小時候時間很多的時候沒有學些東西.長大之後就再也不會去碰 10/24 01:28
orzmm:有些教育是真的有必要.小孩長到國高中之後就會看出差別 10/24 01:30
orzmm:我是認同你說的讓小孩快樂長大.但是要知道.快樂過頭就會變成 10/24 01:32
orzmm:白吃..頭腦空空的裝不下東西.只會看電視跟打電動而已 10/24 01:33
不要腦補過頭,我沒有"只"陪小孩看電視跟打電動。
piyopele:才四歲而已... 10/24 06:23
megaboost:1F說的是真的...我一直覺得這根本有病 10/24 06:35
megaboost:這邊號稱名門的某私立國小,單學費一年要70萬日幣! 10/24 06:46
megaboost:比我碩博班的學費還貴 (翻桌) 10/24 06:46
uwmtsa:養成閱讀的習慣比什麼都重要,小孩有童年也很重要 10/24 07:31
ethanol:你的理念我都同意,只不同意陪小孩打電動…對視力很傷 10/24 09:34
我覺得對視力最傷的是給小孩玩smart phone...
ethanol: 10/24 10:23
ethanol:手機遊戲我也歸類電動裡面 10/24 10:23
就像閱讀也有很多種,租書店一堆封面粉粉的言情小說也是書啊! 而且我看了這串討論才發現,這一輩家長還把電玩當成洪水猛獸的還真不少。
gomars:沒必要 我小時候根本沒讀幼稚園 英文也是國中才唸 10/24 10:27
hsuehhm:看板上抱怨配偶對電玩無自制力的文章就知道真是洪水猛獸 10/24 10:28
masayori:我雖然抱怨老公玩電玩, 但是我不反對適度的玩就是了 10/24 10:45
applephilic:那個,原po爸爸,我不識質疑你看的書喔,但是你提到的 10/24 12:18
applephilic:那3點,其實發展心理學界的研究已經行之有年了,不過 10/24 12:19
applephilic:還沒有人可以非常有自信"趴胸砍"說哪個因素的影響比較 10/24 12:20
applephilic:小,目前可以知道的是環境、基因兩者交互影響的。 10/24 12:24
applephilic:關於兒童發展,建議可以看這本較好http://ppt.cc/9cdL 10/24 12:26
applephilic:不過我贊成你的論點,孩子其實最需要的是父母有品質的 10/24 12:28
applephilic:陪伴他們。長存好奇心有好品格也很難輸別人到哪裡去啦 10/24 12:29
orzmm:我並沒有腦補你"只"陪小孩看電視跟打電動好嗎?我有看到你有 10/24 15:43
orzmm:強調你還有陪小孩運動.我的意思是說:小孩童年的時候多少還是 10/24 15:43
orzmm:學些東西比較好.不然快樂過頭長大會頭腦空空變白吃 10/24 15:44
orzmm:我這樣解釋.您可以理解.看的懂了嗎? 10/24 15:44
我了解你意思。我想起那首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orzmm:我能理解你太太那種心切希望孩子有所成就的感覺.當然是太過 10/24 15:45
orzmm:頭了.但也不是完全像你這樣的態度對孩子完全是好.你們兩個人 10/24 15:46
orzmm:如果攪一起再分開.這樣不鬆不緊的態度大約才會是剛好 10/24 15:47
orzmm:我並不反對小孩打電動.但是打超過一個時間我就會生氣 10/24 15:49
megaboost:大人上網看電視的時間搞不好都超過小孩打電動的時間了 10/24 16:49
megaboost:而且腦袋空空就是白吃?書只要念到有必要的程度即可 10/24 16:53
megaboost:反而是能讓他自己有自己喜歡,又能謀生的能力才是重點 10/24 16:53
megaboost:書念一堆,連自己跟家都養不起的話,那有個屁用 10/24 16:55
※ 編輯: tn 來自: 220.128.88.200 (10/24 17:11)
dine4:教養的迷思裡面的觀點也有點類似這樣。 10/24 19:00
LiebeRose:我從小到大教育資源跟你老婆一樣,今年台大研究所畢業 10/25 15:35
hydest:基本同意你的觀點 家庭教育遠比學區及外在條件重要太多太多 10/25 23:03
shereenwu:我從小到大教育資源跟你差不多,幾年前台大研究所畢業 10/26 00:14
bigapple:所以以上兩位證明不論教育資源如何,都可以台大研究所畢 10/26 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