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E大,請您先別傷心 我在這邊幫您簡單分成幾個重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這個狀況在執行面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1.希望孩子能有自主權 2.以及延伸出來有關宗教與吃素的問題 其實MAX大所提出的內容,我用下面的例子跟你解釋 (若有誤還請M大見諒) a.孩子想吃肉,我尊重他的自主權,所以我要爭取他吃肉 b.我希望捍衛他的自主權,只是剛好孩子想吃肉成為行使自主權之一的狀況 相信您有看出這兩者的差異了 a:事件的起因與責任在孩子身上,母親只是輔助角色 b:事件的主因在責任在母親身上,孩子只是提出需求 MAX大想提醒您的,或許就是希望您可以注意到這兩者的差異 為什麼這個部分這麼重要呢? 原因就在於,當孩子有提出選擇時, 通常這年紀也代表著,他已經懂得察言觀色。 所以MAX提到別讓孩子承擔這個責任的原因就在這裡 當孩子懂得察言觀色, 而他知道環境大原則與自己的需求是擺明相違背(全家都吃素而自己想吃肉) 孩子自然不敢提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甚至害怕自己的想法可能造成爭端 如此一來,E大即便想尊重孩子意願,孩子可能也不敢提 因此,這部份的建議是 您會辛苦一些,承擔起:是您希望孩子有自主權的這個責任 因為,a的狀況可以代入在好多個別事情上 然而,相信b的走向才是您所期望的, 而b解決了,孩子在有安全感下的環境自然會嘗試去說自己的需求 這對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有相當的助益 然後,提供一個讓孩子有安全感的發言環境,或許是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如此,您希望孩子有自主權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部分 才得以培養與發揮 另外,有關2信仰與吃素的部分 其實就是1的延伸議題, 已經很多版有針對這部分回應,我就不再贅述 E大,請您別太傷心了 大家也是關心您才會回文 工具說或許沉重了些, 但M大想強調的很可能是希望您不要落入a的情境,將責任推給孩子 但以您後來的回文,相信您不會想這樣子 因此,提供你這個簡單分析,希望您在與夫家溝通時 要記得這兩者給聽者感受的差異唷 表達的方式,也會影響溝通成效 祝福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0.40 ※ 編輯: isis288 來自: 61.228.10.40 (03/12 17:42)
ttttttd:大推這篇,兩者看似一樣其實差別很大!!! 03/12 18:08
kirchize:這篇比較婉轉 03/12 18:37
Agneta:推 03/12 18:37
jasmine0902:推,分析清楚 03/12 19:59
TWkid:推推 03/12 21:14
QBby:推翻譯米糕 03/12 23:18
marke18:超有感 03/13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