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ri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跟你的情況有點像,我也是跟我老婆在美國結婚,也差點在美國工作長期居留下來, 這邊只是個人經驗跟你分享,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實際狀況 先說我的建議,我還是建議你留在美國長期發展 有一點核心認知你一定要先有所覺悟 在美國發展的第一代,永遠是最辛苦的,不可能享福 享福的都是你的後代…如果你當初沒把這個覺醒帶去美國,很容易就會有你現在的疑慮 我所在的州可能跟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底特律 每天都會有槍聲,但種族歧視會比你緩解一點 所以,你不要把你自己鎖在現在的城市 找工作去美國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你本身就不是美國人,沒有必要考慮“根”的問題 ,加上小孩還小,隨時可以變換環境 其次朋友的問題,你一定沒有去教會,也不用擔心教會一定要你有信仰,多去幾個教會 ,找到你覺得最舒服的,經常去,自然就會有朋友,沒有朋友這點真的很奇怪,是你自 己不夠外向吧? 你可能會擔心疫情的問題,但這反而更加體現了,美國人其實不那麼在乎這種病 其實你只是去了美國,但並沒有融入當地環境/文化,所以你會覺得很多不適應 老實說,你如果真的回到台灣,你會有更多的不適應,這只是你想要回到舒適圈的一個 理由而已,我當年也是 久了以後,你還是會懷念美國的生活,得不到的最美好 但現在我自己有小孩以後,我會想,到底什麼養的環境,才是對小孩最好的,結論還是 美國。你希望小孩長大以後會覺得鄰居中國不斷打壓你?你希望小孩以後所接觸到的社 會環境多元化比美國低?你難道不希望小孩未來天生就能夠雙語(回台灣一定講中文) ?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去美國?好好的想想看吧!為什麼美國在國際上那麼強勢?不就是整 個文化跟教育嗎? 當然,如果你的考量點跟我不一樣,當然會有不同的結論! 最後就是…一定要跟老婆、小孩好好的溝通,結婚以後你就不能以自己為優先,一定要 跟全家一同討論,不論小孩子多小,也要參與其中…這才是家庭 忘記遺漏了,你說家裡經濟有問題這點,不是只有你,美國絕大部分的人也都是沒有存 款的,別把自己當作例外,多去社會局尋找援助吧!川普不是發錢了嗎?你還沒拿到? 要的話就是有人出去工作,可能有感染可能,另一人全職在家照顧小孩,炒股票…無限 QE就是為了你們這種人準備的。 ※ 引述《cwj1213 (Wei)》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不知道算不算是婚姻版的問題 : 但因為我們夫妻兩人很難做出決定 : 我們已經在一起超過超過10年 大約在8年前一起到美國UIUC念商學院研究所 : 我們念不同科系也都順利畢業 : 因為本身有身分所以畢業後就結婚並且留在美國工作 : 三年前也生了一隻小屁孩 : 原本一切都很好也打算也在這邊久居 但因為這次疫情的關係讓一切變了調 : 有一方想法想法也稍微改變 想要回台灣發展 : 我們所待的州是美國較為保守的路易斯安那州 所以觀念並不像加州或是紐約那樣開放 : 基本上種族跟性別歧視還是多多少少感覺的到 : 當初為了留下來 就找了一份跟當初學的沒有相關的工作 然後就默默地做到了現在 : 可以算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但很大的缺點就是這工作是傳統產業 要升上去多少有種族 問題 : 身為亞裔的臉孔等於待在這公司就必須一輩子做這種不上不下的工作 : 原本去年開始為了想要重回原來的專業 開始慢慢重新找工作 並且準備相關的考試 : 希望能盡快重回本業 但所有報名的考試都因為疫情直接延期 : 另外加上現在美國經濟已經垮了...使找新工作的打算變成難上加難 : 大部分的公司都在裁員 : 接著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 小孩原本送到幼稚園開始取消上課 因為我們也開始在家工 : 所以這幾個禮拜算是還順利度過 但美國因為經濟的衝擊 我們的州已經要重新開放了 ... : 即使每天確診跟死亡人數還是不斷創新高 光我們的州每天就上百人"死亡" : 所以我們馬上要被迫回公司上班 小孩等於要被迫送回幼稚園 : 但依我們較保守的心態 現在的疫情是完全不可能送小孩回去增加感染風險的 : 畢竟小孩子更不懂得避免接觸 : 而且如果回去上班 : 所有美國人同事 是完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 : 前幾天他們已經在聊這周末要一起去哪間酒吧喝酒 : 所以現在很可能的狀況是我們其中一個人得離職暫時在家帶小孩 : 這邊就剛好講到另一半的的工作則是較為專業且有前途的工作 她也成功考過會計師考 : 所以要請辭一定是我留在家 雖然不排斥帶小孩 但本來想要回去本業的規劃甚至 : 要更延期了 : 還有一個點是我們在美國是完全沒有後援跟家人 就連朋友也幾乎沒有 : 一直有想要規劃第二胎的打算 不過以我們的經濟條件 : 只有回台灣才有機會生第二個 這邊的光生小孩的醫療費可能就好幾個月的薪水 : 所以要請辭一定是我留在家 雖然不排斥帶小孩 但本來想要回去本業的規劃甚至 : 要更延期了 : 還有一個點是我們在美國是完全沒有後援跟家人 就連朋友也幾乎沒有 : 一直有想要規劃第二胎的打算 不過以我們的經濟條件 : 只有回台灣才有機會生第二個 這邊的光生小孩的醫療費可能就好幾個月的薪水 ※ 編輯: kevinmeng2 (180.217.177.8 臺灣), 04/23/2020 11:52:57 ※ 編輯: kevinmeng2 (180.217.177.8 臺灣), 04/23/2020 11:52:57 靠北…第一次用手機打字好像刪到推文了… 抱歉大家…手機排版好難使用 ※ 編輯: kevinmeng2 (180.217.177.8 臺灣), 04/23/2020 11:56:36
abc70340 : 免擔心,我也猜你應該是誤刪了XD 原原PO真的要好好想 04/23 12:00
abc70340 : 為什麼移民歐美辛酸很多,卻還是有許多人拚了命想移 04/23 12:00
abc70340 : 民? 或者是你時間拉到三百多年前,想想老祖宗幹嘛從 04/23 12:01
abc70340 : 中國渡過黑水溝移民到台灣就能理解了吧? 04/23 12:01
abc70340 : 因為一時的挫折回到台灣,恐怕原原PO會後悔 04/23 12:02
abc70340 : 因為台灣景況真的沒有比較好 04/23 12:02
bb101 : 小孩上了學 送中文學校自然就一堆同學父母可以當朋 04/23 12:07
bb101 : 友 看自己有沒有意願 04/23 12:07
wn7158 : 為什麼一定要去教會?強迫推銷宗教信仰? 04/23 13:03
artclove : 他只是建議一個容易交朋友的管道...沒朋友雖然不代 04/23 13:11
artclove : 表工作無法升職,但把無法升職全怪到種族歧視很像 04/23 13:11
artclove : 替自己找藉口 04/23 13:11
Ipadhotwater: 美國籍比其他更重要啊 04/23 13:14
abc70340 : 有甚麼好噓的...外國就是教會人比較多啊,也方便交朋 04/23 13:15
abc70340 : 友,不然要去宮廟嗎(誤) 04/23 13:15
fivemonkey : 推這篇,美國那麼大本來就不一定要一直待在同一州啊 04/23 13:32
fivemonkey : ,我幾個在紐約的朋友也不覺得一定要一輩子在紐約, 04/23 13:32
fivemonkey : 如果未來哪一州工作條件好就會考慮過去。去教會真的 04/23 13:32
fivemonkey : 是交朋友的一個機會之一,不過現在這時期不要上教會 04/23 13:32
fivemonkey : 比較好,線上找看看有沒有什麼同樣興趣專業喜好的交 04/23 13:32
fivemonkey : 流群聊聊也不錯吧。都已經在美國待那麼久結婚生子有 04/23 13:32
fivemonkey : 車房了,想法不要那麼狹隘。 04/23 13:32
djboy : 推 04/23 13:37
cck525 : 推要有覺悟 不要給自己退路 04/23 13:49
mark0204 : 才雙語,應該要千言萬語...zzz... 04/23 14:50
YiYaochAng : 難怪密西根人死這麼多 我在DC大家都怕死了 04/24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