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說到擲筊到底靈不靈?說實在話,擲筊靈不靈是要看方法的。我以前也不是很了解這 一點,但讓我了解的,其實不是民間信仰的信眾,而是我研究所的一位老師。其實我算很 幸運的,從小到大還沒有需要太多去問神明的困擾。在我退伍前去考研究所,我其實有想 過要去東隆宮找溫府千歲問看看,但我大姑覺得我自己要先想好要不要念研究所再問神明 ,如果自己都不是很確定要不要念,那問王爺也是沒結果的。確實,我當時的想法就是覺 得考上就念,沒考上就工作,一切順其自然。說實在話,不用問神明,問朋友也都會有一 樣的答案,所以我沒去問。反倒是我幾個基督教的好友那陣子一直幫我跟上帝祈禱我能考 上。 不過話說回來,我那個研究所老師讓我真正明白這一點。我那老師叫潘英海,大概有 些人應該知道,是國內算有名的人類學學者。他在教授我們研究方法論的時刻,突然說: 其實研究方法就跟問神擲筊一樣,當場許多同學都哄堂大笑,以為老師在說笑話。雖然我 也笑了,不過是會心一笑。老師很認真的解釋:他曾經因為田野去過北港一段時間,那陣 子因為住在廟裡,所以他沒事就在觀察信眾擲筊的行為,大概半年之久,雖然他沒有把這 寫成論文,但他自有一套理解。其實許多人擲筊的時候不理解擲筊的方式,就像班上同學 那樣會覺得是機率問題,但其實不是,老師有一套很妙的詮釋方式。 老師說:你們不要笑,寫論文跟神明擲筊的方式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首先,你們在寫 論文前是不是要先找指導老師?擲筊也是一樣,你會因為你要問的事情去找你覺得有相關 的神明。但首先,面對你要找的指導教授,你一定會先自我介紹,讓他了解你。在擲筊做 法,就是先跟神明報上自我的姓名、生辰年月日、地址等資料。讓老師、神明大致了解你 的來歷。接下來研究生會說出自己的論文題目,而信徒則會說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提出 所謂的問題意識。 當然,擲筊不是只是因為聖杯就一切OK了?再擲出聖杯的的同時,可能前面會經過很 多許多疑問。陰杯、笑杯其實都是幫助自我在釐清這個過程...同樣,反應在論文上,老師 很少為因為你說出你的論文題目就願意擔任你的指導教授,他可能會提出質疑或提問。研 究生生會面對老師的質疑來修正自己的題目。其實聖筊只是最後的結果,老師願不願意幫 你。重要的是在面對神明笑杯或是陰杯,你如何修正你問題的核心,把自我的問題意識弄 得更明白些。在老師的看法中,寫論文找指導教授指導跟擲筊就是這樣的一回事,老師或 是神明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幫你把你自己的心中的想法整理得更清楚。但實際執行,還需要 自我的努力,老師或是神明就是幫你推上一把。 潘英海老師這一番話,再對照起我許多朋友擲筊的經驗,真的有其深刻之處,老師到 底信不信民間信仰我不知道,但他很清楚看出擲筊這行為對於自我的意義,當然,這也是 他人類學的訓練。以下就說個一個月前我親眼看到的例子吧: 這次主角還是我朋友,就是年輕就開神壇那個,人生都在神明事中度過,當過桌頭, 會起乩,現在努力再宣傳東港文化。故事是這樣的:其實他家中世代奉祀一尊李府千歲, 算是他們家的祖佛,家神。結果他喜歡舞弄,把它搞成神壇。其實,家神跟廟裡神明差別 就在於:家神只保佑他們家就算任務圓滿了,而廟裡神明就必須擴大成祂的信眾。所以, 家神要成為神壇,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跟玉皇上帝請旨,取得執業牌照才行。我朋友一 心想搞大,就真的去天公廟請旨,也獲得同意了。不過,他那時經濟不太好,所以縱然獲 得同意,他家李府千歲可以領旨濟事,但他一直沒遲遲掛上宮廟匾。這意思就像既然我取 得牌照了,照理就可以開設診所執業了。不過我朋友遲遲沒幫李王爺開設診所,直到今年 ,他才決定為李王開設診所。 他很低調得找了幾個朋友自己把宮廟牌匾掛上,儀式很簡單。但當儀式大致完成的時 候,他擲筊請示李王是否一切圓滿,可以燒化天庫的時候,卻一直遲遲未得聖杯。當時我 在旁邊看他擲筊,說玄也真得很玄,他在前面擲了九次杯。除了中間一杯笑杯,其他全部 是陰杯。事實上,其實他心中還掛念一件事,所謂請旨,上蒼所給的證書就是印信以及寶 劍。掛牌的同時,其實這兩樣物品也要一起獻上,但我朋友因為覺得沒有合適的容器來裝 印信跟寶劍,所以就先擱下。 所以當他連續擲出四個陰杯的時候,經驗告訴他,他該想想他有沒有問到問題核心了 。旁邊有經驗的朋友就說了,會不會是今天也是祂生日,要招呼賓客,現在沒空理你?所 以他也問了,不過依舊是陰杯。這下他心中大致有譜,他問了:是不是你覺得掛宮廟匾, 要設置天台稟告上蒼,但我沒做?這下就出現一個笑杯了。 當出現笑杯,我朋友大致心中有譜了。這程序本就應該做,不過他當初就很直接說: 我沒錢,所以會簡化很多儀式,這部分請李王您自己處理,也獲得李王同意。所以沒設置 天台本來就是共識,笑杯的意思就是說:你知道你缺的是什麼?但他不信邪,繼續問了其 他問題,大致就是會不會是哪個環節沒弄好?結果都是陰杯。他很明白就是印跟劍沒擺上 ,但他故意裝傻。所以遲遲擲不出聖筊後,他才老實說:是不是上蒼給你的劍印沒擺上, 你覺得不滿意? 扣的一聲就擲出聖筊,他繼續祝禱了一下然後站起來說:唉,李王畢竟年紀大了,脾 氣不太好,愛生氣(陰杯)。其實在擲筊前,他也一直惦記那附劍印該怎麼放最好,但因為 沒想出好的方式,所以他故意裝傻。結果,神明很清楚這問題。 感覺不太神?那最後我再補充隔天的故事吧。隔天,我去幫忙燒天庫,結果我朋友整 理出他們李王的冠袍打算火化。那冠袍都是當初去台南找名師做的,我拿著覺得很可惜。 我朋友看出我的心思,他說:你就跟李王乞看看,不要說收藏,就說要乞回家求平安吧, 你拿回家再呼請他的名號,讓祂沒事去你家巡巡。 我照他的話做了,報上我的自我資料,跟祂說明我想乞求他的冠袍回家供奉。結果杯 才一落地,我朋友正走下樓梯連看都沒看到就說:李王愛笑是吧。 真的就是一笑杯,李王對我的答覆就是笑笑。我問我朋友,你怎麼沒看杯就知道是笑 杯。他笑笑的回答:我知道你不是很真心想請回家拜,你想收藏,而且我看你對於要不要 請回家其實很猶豫。這種情況,李王不會准的,我跟祂很多年,我知道祂的脾氣,你真正 夠誠心祂會應杯的。這完全命中我的心態,當然我表現或許很明顯。但神奇的是,以我朋 友多年擲筊跟李王打交道的經驗,他完全可以知道李王給我什麼回答。 其實這跟我那時要考研究所的心態很像,我對於乞神衣就是抱著有應杯就帶回家,沒 應杯就算了。說實在,不要說神明,問板上網友?你該怎麼應我的杯呢? 擲筊其實很簡單,除了基本的禮貌,最重要是自己要拿定對於問題的態度。我的經驗 就是很模擬兩可,有也好,沒也算。其實神明也很清楚,你如果自己對問題都不在意,那 我要怎麼回應你呢?所以一笑置之。陰杯或是笑杯就是這樣過程,我朋友說:其實你一定 乞得到的,如果你能好好想想祂為什麼給妳笑杯,想想再誠心祈求,以我跟祂這麼多年的 交情,他會給你聖杯的。這點後來想想當初老潘(潘英海)的話,其實蠻吻合的。在寫完論 文後,突然不會覺得指導老師都沒指導,其實反而自己方向沒抓穩,老師也很難給你明確 的方向。老潘說的論文跟擲筊,其實就在指這樣一件事:不論是擲筊獲是寫論文,其實中 間都是一種自我辯證的過程。 回到我大姑,她算老輩人,在她的看法以及觀念中,會去到廟裡擲筊往往都是做為一 個人已經無法決斷的時刻才會去尋求神意。因為事情的好與壞已經超出人的掌握了,所以 必須尋求神的幫助。清楚一點的例子就如同生死,這完全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但像考試, 若你自己不打算努力,神明也莫可奈何。但如果是兩份工作或是學校,自我無法真正評斷 ,那不彷交給神明(有些人口中的機率)。但像我的例子,我對於結果其實不在乎,那不論 求助什麼神明都是一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27.55 ※ 編輯: kokone 來自: 61.62.127.55 (01/11 01:52)
imagiiie:大推 01/11 01:55
ffmuteki9:推 01/11 02:00
loeawei:決定好目的目標 神才會幫你指引方向 01/11 02:06
loeawei:東隆宮是台灣少數氣場強度極高的地方之一 01/11 02:08
scottlsw:這個辯證的理論很棒! 01/11 07:53
meegan:沒錯 擲杯中最難得是如何解讀杯中所傳達的意思 01/11 08:48
meegan:並不是外表看到的沒杯或聖杯 這麼簡單 01/11 08:49
elegancy:所以妳/你是暨南人類所的?做漢人宗教不找梅慧玉? 01/11 09:07
cys:老師的觀點好棒! 推~~ (但我還是認為擲筊是機率問題 XD) 01/11 09:22
lance70176:同意妳大姑的說法 01/11 11:57
PY25:K大這篇很棒! 擊中很多人擲杯的迷思呀(包括我) 01/11 12:05
skillz123:條理分明,講的很好 01/11 13:35
alexYu:同意~原來我駁杯能聖杯,就是我的問題不斷地修正~ 01/11 14:22
PHDavid:寫的超棒的! 01/11 14:31
bigbear2007:推.. 01/11 14:35
bandoll:不推不可 01/11 16:43
trustmyself:推這篇~~~ 01/11 17:07
clone29:大推 01/11 18:59
locjames:大推 台灣宗教之謎解開了XD 01/11 20:38
obafgkm:推 01/11 20:44
ann7773631:推!!! 01/11 20:49
todaybear:有趣的觀點~推~ 01/11 21:23
stupidcat:終於解開我之前為什麼都只有笑杯跟陰杯的緣故了:) 謝謝 01/11 22:44
stupidcat:K大的說明,我必須修正我的問題才能得到答案啊!! 01/11 22:44
jhoc:推,應該m起來 01/11 23:38
clowve:我也是這麼覺得XDDDD 沒想到有人也是這麼想~~~~ 01/12 00:10
poppy6868:推不斷修正方向的"聖杯王"XDDD 01/12 00:42
dacapo:好文 厲害!! 問題真的很難問 01/12 01:58
pttstupid: 01/12 06:22
laluz:推,真的和寫論文很像耶XD 01/12 08:05
Whitelighter:非常同意這樣的見解,推K大也推潘老師 01/12 15:39
careone:推 01/12 16:13
momama:讚!!! 01/12 17:30
Lydia66:很妙 01/12 20:24
shanlin:推 01/13 15:00
artery:推! 01/13 15:06
luciya:推~心誠則靈,態度決定一切! 01/13 23:43
burbun:推一個 01/15 20:27
JUSTNONE:擲那麼多次出現一次聖杯就算數 這是我不懂的地方 01/19 15:25
sendoh07:有趣 01/22 21:18
std7912:推 01/23 16:32
konwm:很不錯的理論,大推~ 01/27 10:31
matthewchen:推~~ 03/14 22:02
beason:推 K大姑的說法 04/16 13:16
bhtaer2645: 推 10/05 01:17
tmac0704: K大原來是暨大的學長 10/11 18:24
beastwolf: 推 10/30 15:22
Gnaug77: 人正在學海浮沉,有幸看到這一篇頗有感觸 10/31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