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a-chao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自 http://www3.nccu.edu.tw/~jsfeng/2006bookd.doc 【記者的勞動:另一種「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七月是考季,高中、大學本科入學考之外,碩博士準畢業生,同樣考得 團團轉。單是七月中下旬,我就參加了九場碩士班口試。奇特的是,其 中有六位的題目,居然不約而同,以記者為主,撰寫傳媒人員的勞動條 件與過程。 在以前,勞動是冷門的題目,搭裡者不多。晚近,情況有些變化。 這是指,過去10年,傳播工作者的勞動條件,不升反降,薪資相對減少、 工作時數增加;傳媒用於編採與製作裨益人心的資訊及娛樂之空間,亦見 萎縮。也許,出於這些背景因素,致而有更多的學子,選取了記者作為研      究對象,記錄了、分析了他們的工作。學子可能自忖,來日是否要投入這      個工作?或者,他們在想,怎麼作才能為改變這個環境,盡一份心力? 但是,熟稔始於登堂入室,學子未入行之前,不見得理解傳媒工作的實際      境遇,並且經常因為傳媒日夜與我們接觸,以致新聞傳播科系成為人文社      會學科當中,具有相當明顯的職業導向。反映在大學本科或碩士班入學考      試,新聞傳播科系的入學考試分數,還是不低,報考人數,還是相當多。      入學之前,總是憧憬多,總是初生之犢不畏、不知畏虎(傳播業勞動條件      的變化)。或者,應該這麼說,即便環境惡劣,新聞總讓人憧憬,而究其      實,這也正是新聞事業永恆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還有哪一種行業,能夠讓勞動者,在歷練後,有朝一日,得到機會,真 正演習不卑不亢的態度、試行說大人則藐之的經驗?還有哪一種行業, 能夠讓勞動者,每天每日或至少定期都能看到自己與他人合作的集體 勞動成果,呈現為宜家宜室的娛樂、乃至比例合適的捉狹或「不入流」 的娛樂?呈現為監督經濟與黨政權勢者的新聞資訊,以致傳媒事業的表      現良窳,直接關係到了民主政治的品質與民主社會的內涵?呈現為具有      潛移默化、移風易俗的影音與文字,如同陽光與空氣,人們可以不察覺 或不理會傳媒的存在,卻已經、必然盡受傳媒所參與設定的環境之影響。 不過,憧憬只能是師父,引進門之後,各人會有什麼發展,還得取決於 兩個因素。一在個人的資質與機運,一在個人以外的傳媒環境。 先說傳媒環境。1949年以後的台灣國家機器,一般稱之為發展型國家, 也就是通過政治手段導引市場經濟,取得相對的「均而富」成績。但怪 異的是,這個主導能力卻在傳媒領域,失靈至今。曾與台灣並列,共有 四小龍稱號的香港、新加坡,而特別是南韓,其傳媒表現,比台灣好很 多,至少,其傳媒出現光怪陸離的現象,遠遠不及台灣的荒唐。造成這 個差異的原因,還待探索。但是,國家難辭其咎,由於欠缺有效與積極的 傳播政策,造成了對於市場機制的誤解,表現為欠缺宏觀調節的政策工 具,後果就是記者等從業人員工作條件的不合理,從而整體表現無法符 合民主的要求。 考進新聞傳播科系的人,入門之後,有些人很快就察覺了環境的問題, 打了退堂鼓。有些如同其他科系的人,不須或說也無法多想,於是就先     跟定課程演進,時間一到,走出校門,另謀前程。有些不肯放棄,初衷 不變,只是調整腳步與認知,總想來日仍然可以一伸拳腳;他們不可能 以無冕王自居,卻還是願意如同冬日飲水,出校門入業界、自探冷暖。 這裡,新聞傳播教育即便無法為有效傳播政策催生,至少應該讓第三種 人,包括並非相關科系但有志進入本行業的人,得到充份的滋潤。 於是,傳播教育的內涵,除了影音文字的編採寫作技藝,及相關機器的 運用,還得強化俗稱媒介素養或媒體識讀(前者是陳世敏、吳翠珍教授 建議的用語;後者是成露茜、羅曉南教授的偏好),藉此,遍及所有人文 與社會學科的知識,才能有效地結合於傳播環境的改良。從傳播法規, 至具有前瞻意義的傳播政策;從消極的個人應對,至積極的理解從業人 員專業工會的組織問題;從耳聰目明的閱聽人養成,至具備參與媒體變 革之認知與能力。這些都是素養或識讀所應該納進的課題。 在這方面,學界做了一些,但當然遠不足夠,而榮幸這本書,用另一種 方式,作了示範。 作者的寫作態度誠懇、立場中道,寓建言於批評之間,通篇都在展現,在惡 劣傳播環境之中,個人可以做些什麼。筆者衷心希望,榮幸的認知與努力, 既不諉過於結構,也不浮誇於個人,能夠成全一種效果,讓關注傳媒民主潛 能的人(特別是前面提及的第三種人),從閱讀中,意會了一種培力、增勇 的情境,堅持了勤於面對與承擔的執著,領略了迂迴前進的游擊應對與來日 終得正規達陣之間,如何智慧地隨遇而安,以及無畏地挺身而出。 假使放在記者的書寫,這本書具備了一個很大的特色。這是說,就我有限的 閱讀範圍,記者總是報導別人居多,對於自己,記者似乎有三種反應。一 是守口如瓶、絕筆不寫。二是退休後的回憶,如十年前的<<陸鏗回憶與懺悔 錄>>。三是仍在職,但曝露本行業的黑暗面,從三十多年前的<<醜陋的新聞 界>>,至兩年前的<<無冕王8 蛋>>。 相比於英語世界,本地記者的後兩類反應,實在太少。榮幸這本書,可能 創下記錄,為台灣新聞界扳回一城。作者選擇三個系列的調查報導,以 及一個系列評論,從題目的發想規劃、與報社同儕及主管的協商、實際 採訪的奔波勞頓與趣味、反覆修改至刊出後的反響與檢討,和盤詳細托 出。在台灣、在世界新聞同業之間,榮幸可能已經自成一格,以第四種 模式,記錄了在例行事務之外,記者的部份勞動過程與條件。 讀了之後,人們會發現,在有限時間裡,原來「外行人」努力後,也能 成就動人的「體檢公共建設」、「休耕啟示錄」與「全台飆節慶」,成 為外行中的內行,連結專業、喚起注意與敦促變革。 1995年,當時的主流傳媒還很穩健,惟邊陲已經事端頻仍。如自立報系 產業工會袁孔琪常務理事,遭致不合理調職,榮幸當時是台灣記者協會 會長,讓我前往參加記者會,參與討論、表達意見。11年已經流逝,徐 佳士老師念茲在茲的跨傳媒記者專業工會,雖然曾經有個雛型(大眾      傳播事業工會聯合會),卻礙於各種因素,還不能有效運行。脈絡如此 ,榮幸這本書的經驗就有了更豐富的意義:假使沒有工會奧援,個人仍 有空間,工會的意義何在?工會一定比較進步嗎?除了薪資與工時,工 會對於編採題材、空間與言論政策的參與,會有什麼看法,等同看待, 或當作是更重要的工作條件之一?簡而言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個別 努力,相對於工會,各自的意義是些什麼?假使台灣的傳媒有一天得思 考這些問題,那就表示,我們的社會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大步還得期待,但請容許筆者藉此篇幅,先向作者貢獻一小步。書中,作 者表示,他希望「在立法院每年兩個會期之間」的企劃編輯與深度採訪, 能夠成為「慣例」。想必這也是所有讀者的希望。但採訪什麼題目呢?很多。 惟去年底施行的<<政府資訊公開法>>可能值得作為下個目標。一來題材新; 二是這向來是記協推動的重要工作項目,同時也攸關傳媒的工作;三是社 會與政府都還不熟悉,這才出現榮幸書中提及,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竟然 將單純的一份評鑑報告,當作機密,不但不提供給傳媒,也不理會其前任 主管的交代,硬是不肯示人。 期盼榮幸或其他記者朋友以此為題,帶動認知,促使相關人員體會責任, 在最大範圍內,公開各色報告於網路,讓台灣朝向「開放的社會」,再進 一步。 馮建三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2006年8月12日 明道公園啤酒節英仙座流星雨之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7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