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stud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並不能這樣說耶 確實,你很難說把病患子女接進家裡住 是醫生醫德或者醫療行為的一部份 也就是,就算你不把病患子女接入家裡住,也沒人會說你醫德不好 但是難道所謂"好醫生"只能用醫德或醫術來評斷嗎? 好醫生只能侷限在職業道德的範疇裡去評價嗎? 換言之,除了醫德醫術以外,沒有其他加分的項目嗎? 與醫德無關的事物,就和好醫生無關? 事實上,"好醫生"這個概念很難用一定的客觀標準來評斷 你無法用一個指標,或一個量化的分數,說通過這一條線,就是好醫生 沒通過就是普通的甚至是壞醫生 好醫生就跟好學生,好老師,好律師甚至好人一樣 是一個抽象,籠統,涵括很多標準,客觀和主觀的指標在內的一個概念 簡言之,他是一個感覺的問題,無法完全客觀評價 醫德和醫術可以作為評斷好醫生的指標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指標,關心病人,看病態度,對窮人不收醫藥費,心理建設等等 我認為都可以是好醫生的指標之一 甚至有些事情,你根本無法明確的把它跟醫德做劃分 好醫生應該是一個比醫德和醫術總和更大的圈圈 他除了醫德和醫術以外,還包含了其他的東西在內 所以不能說這個行為和醫德醫術無關,所以和好醫生無關 (它可能落在醫德醫術的圈圈外,但仍在好醫生的圈圈內,請自行想像XD) 醫德醫術和好醫生不是完全相等的概念 或許,醫德醫術100分,你可以說他是個好醫生 但是除了醫德醫術以外,他還做了更多的事情,難道不能說他是個"更好"的醫生? 好醫生之中難道就無法再分高下了嗎? 以英文成績為例,假如這個英文考試只測讀寫 然後AB都考了100分,但是除了考試成績一樣好之外 A卻還有一口流利的口說能力,而B半句英文講不出來, 雖然口說能力從未計入評分標準 但是你難道不能說A的英文比B好嗎? 誰又敢說英文能力的評斷只能限於那一張考卷? 和那張考卷無關的都和英文能力無關? 我國中的時候,我的導師,教學認真嚴厲,我一直覺得他是位不錯的老師 有一次,我有個同學家裡出事,連家都沒了,住在補習班的閣樓,經濟陷入困難 我的導師竟然開口說願意接他到家裡住 我對老師的印象立刻從"不錯"變成"超好" 把同學接到家裡住也和教學和老師的職業道德沒關係 但是為何不能作為成為好老師的原因之一? 我覺得,沒有人規定好醫生一定只能限於醫德和醫術的框架之中 很多和醫德醫術無關但是令人感動的善行,都能成為好醫生的內涵之一 因為好醫生本來就是個感覺的問題,既然是感覺 那麼任何能影響感覺的事物都可以拿來評價 甚至醫德和醫術本身也無法清楚界定範圍在哪 誰又規定把人接到家裡住和醫德無關呢? 那麼到底哪些東西可以算在醫德裡面,誰說得清楚? 結論是,就算原po說得對,把小孩接入家裡住和醫德無關 但拿這件善行來評價所謂好醫生,絕對不是混為一談,反而相當正確 也許它可以和醫德做切割,但是恐怕無法和好醫生做切割 把和醫德無關說成和好醫生無關,也許才是混為一談? 如果把社會上一些"好XXX"都限在直接相關的特定範圍內 不僅不可能,而且對於善行的鼓勵,也許太過吝嗇? 一點淺見,獻醜了XD ※ 引述《NoInWar (我比較熟的幾個單字)》之銘言: : 大家都覺得怪 又說不出所以然 : 我來獻醜一下好了 : 這件事不協調的點 我覺得就是在於 : 這種行善應該是「個人行為」 : 而不是「職業道德」 更不是「醫療行為」 : 但看標題的「醫人醫心」就知道 : 社會的觀感 還有文章的走向 : 把這兩件事弄得糾纏不清了 : 就客觀的立場來看 : 幫非親非故的病患照顧家屬 : 可以說他是「善心人士」 但也僅止於此 : 並不能因為他個人的善行 就延伸到他的職業 : 說他是個「好醫生」 : 也就是說 : 不管這位主任 今天有沒有做這件善事 : 他身為醫生的評價 都不應該有所改變 : 就像A B兩個學生 英文都考100分 : 那在英文考試成績上 兩個人就是一樣的 : 不能因為A的國文也考100分 B的國文只考60分 : A就可以宣稱: : 「英文100分有什麼了不起 可以連國文都考100分 那才是真正的英文100分」 : 可是很顯然 : 這個社會 包括這位醫生自己 (根據記者的報導) : 都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了 : ------------------- : 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我們當醫生,不是只是一個醫生,大家都會醫 : 病,醫病有什麼了不起,可是醫病人的心,照顧他的家,那才是真正的一 : 個好醫師。」 : ------------------- : 這也就是不協調的地方了 : ※ 引述《AnAlias ( )》之銘言: : : 醫人醫心! 醫師全家與患者4女同住 : : TVBS 2010/08/23 辜士陞 : : 照顧病人,還提供自己宿舍房間,讓患者的4名女兒居住,嘉義大林慈濟 : : 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的做法,感動了許多人,自己也養育2歲的女 : : 兒,看著患者掛念孩子,放棄住院治療,陳品汎毅然決然,把女兒房間整 : : 理出來,接患者的女兒到家裡住,無私的精神讓患者忍不住落淚。 : : 糖尿病患者張先生:「晚上10點開著廂型車到我家去,說要把家人全帶到 : : 醫院去,我說那小孩怎麼辦,他說住我家啊,那我...我...這人情我怎麼 : : 還的起。」 : : 患者張先生坐在輪椅上,淚水止不住的掉,60歲的張先生說,這是感激的 : : 淚。 : : 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我們當醫生,不是只是一個醫生,大家都會醫 : : 病,醫病有什麼了不起,可是醫病人的心,照顧他的家,那才是真正的一 : : 個好醫師。」 : : 一樣淚流滿面,但對陳品汎來說,是心疼的表達,對待患者如同親人,38 : : 歲的陳品汎從醫10年,但對眼前這4位姊妹和眼盲的張爸爸來說,陳品汎的 : : 身分除了醫師外,有更多的情誼。 : : 像這樣帶著2歲的女兒,一起去患者張先生家中訪視,幾個月後,更因為張 : : 先生血糖值飆高,掛念4名女兒,不想就醫,陳品汎當晚開著廂型車,把這 : : 4位姊妹帶回宿舍。 : : 陳品汎:「那你們吃飯了沒?」患者家屬:「還沒。」陳品汎:「那你們先 : : 去買飯吃嗎?」患者家屬:「好。」陳品汎:「12點了嗎?」患者家屬: : : 「12點了。」 : : 患者的4位女兒,再加上自己的2歲女娃,陳品汎和老婆,過去一個星期,在 : : 34坪的宿舍中,共同使用2間房,小孩的教育、相處是個課題,當醫師還客串 : : 當大女孩的臨時爸爸,過程辛苦,但醫人醫心,陳品汎盡全力,希望達到目 : : 標。 : : ◎畫面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 :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yehmin201008232323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76
leontooq:問題是社會觀感的好醫生=醫德+醫術 把醫德範圍無限擴大後 08/26 01:17
uklin:http://ppt.cc/B7Bm 08/26 01:18
leontooq:再用同樣的超高標準要求其他醫師 08/26 01:18
Kusari:你的最後一段,對於善行的鼓勵,我們會稱他好人而非好醫生 08/26 01:19
Kusari:要變成好醫生只有一個條件:做到醫生該做的事情 08/26 01:20
joyful0605:那是你覺得好醫生只能限於這樣啦,但是我覺得不是阿 08/26 01:21
Kusari:當事者的做法成全了人道,所以我們可以說他是好人 08/26 01:21
joyful0605:我也覺得有醫德又有醫術了,可以算是好醫生 08/26 01:21
joyful0605:除此之外,我也沒有奢求,但是他做了更多,我難道不能說 08/26 01:22
Kusari:沒有人說他是個壞醫生啊? 08/26 01:22
joyful0605:他是"更好"的醫生?如果醫德+醫術是100分,那做了更多 08/26 01:22
joyful0605:善行難道不能加到120分? 08/26 01:22
joyful0605:事實上,好醫生是感覺的問題,大家要把哪些東西加入評斷 08/26 01:23
joyful0605:恐怕是見仁見智,而無法如科學般限定... 08/26 01:23
Kusari:的確,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個人是比較贊同上一篇的看法 08/26 01:27
joyful0605:所以uk不太喜歡這個醫生喔XD? 08/26 01:28
joyful0605:又,做得好不好,和別人喜不喜歡應該是兩回事 08/26 01:28
joyful0605:我想這個醫生應該不是要討人喜歡才這樣做的吧? 08/26 01:29
uklin:那新聞連結內文在我看來只是和一樓講的相呼應而已 08/26 01:55
uklin:當然對於善行我是認為應該多鼓勵 08/26 01:55
uklin:但近乎無私的奉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因為不太合常理 08/26 01:58
DrBear:這個板為什麼會對醫德這麼敏感,主要就是社會普遍會把一個 08/26 07:52
DrBear:個人的行為拿來要求其他醫生一體適用,然後一再把醫德掛在 08/26 07:53
DrBear:嘴邊,一直把標準提高還要求大家都要一樣,才會引起反彈 08/26 07:54
pylin:這種事從醫生自己嘴巴講出來,也許就不是純粹善行或道德 08/26 12:39
yffurdyeknom:好人跟好醫師是不一樣的 擴大解釋邏輯上是不通的 08/26 13:00
sunkenmore:我總覺得要看大家對"醫師工作"這個範圍先做定義,不然 08/26 13:01
sunkenmore:解釋感覺會不同 08/26 13:02
sunkenmore:像是做生意的,對客人微笑到底是不是必備?那是屬於個人 08/26 13:03
sunkenmore:行為,還是屬於他的工作範疇?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 08/26 13:03
sunkenmore:不知道賣麵的人心裡會不會想:"我只是賣麵的,為什麼要 08/26 13:04
Kusari:題外話,樓上說的微笑我覺得不是XD 08/26 13:04
sunkenmore:我笑,不要把服務業的服務兩個字無限上綱" XDD 08/26 13:04
Kusari:以餐廳來說,只要夠好吃,就算服務生晚娘臉我也會去XDDD 08/26 13:05
Kusari:不過台灣服務業真的也被無限上綱得很嚴重....(嘆) 08/26 13:05
sunkenmore:哇真的喔XDD哈哈我倒是很怕老闆臉很臭,吃起來很有壓力 08/26 13:06
sunkenmore:所以結論是每個行業都怕/會被無限上綱?!(大誤)XD 08/26 13:07
Kusari:去餐廳就是去追求美食啊,服務生是林志玲我也不管XDDD 08/26 13:07
yffurdyeknom:醫療不該只是商業行為 拿商業來比喻有失準確 08/26 13:07
Kusari:Y應該沒有人不怕被無限上綱的吧.... 08/26 13:08
Kusari:^贅字 08/26 13:08
sunkenmore:我記得以前讀過一個邏輯,他說過只要用例子來比喻的,全 08/26 13:10
sunkenmore:都不是用邏輯在解釋 不過我看前面的人也都是用例子比 08/26 13:10
sunkenmore:喻...我想說就算了,不用這麼嚴謹,我又不是來辯論的XDD 08/26 13:10
sunkenmore:呃不過我想請問Y大,那個比喻失準的點在哪啊?我自己會有 08/26 13:12
sunkenmore:盲點...所以想請問一下Y大,這樣下次我可以再更修正^^" 08/26 13:12
sunkenmore:如果改成底下這樣有比較好嗎囧(我總覺得沒什麼差,可能 08/26 13:18
sunkenmore:盲點我還是找不出來囧) 08/26 13:18
sunkenmore:像是醫師,關懷病人的家庭狀況是不是必備?那是屬於個人 08/26 13:19
sunkenmore:行為,還是屬於他的工作範疇?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 08/26 13:19
sunkenmore:不知道醫師心理會不會想:"我只是個醫生,為什麼要我去 08/26 13:19
sunkenmore:關心病人的家庭狀況?" 08/26 13:19
yffurdyeknom:醫療契約之成立不受報酬有無之限制 08/26 13:28
yffurdyeknom:成立之後不管是奧客罪犯還是沒錢虧損的都要醫 08/26 13:29
yffurdyeknom:這點就跟單純商業行為很不一樣 算是前提有問題啦~ 08/26 13:30
sunkenmore:阿對耶,我倒忘了這點,謝謝Y大!^^ 08/26 13:31
HoterLin:整篇大絕招 看來只能噓了 08/26 20:07
castlen4:原po是低年級醫學生嗎? 08/27 07:56
sunkenmore:他有整篇大絕招嗎?@@大絕招的點在哪啊? 08/27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