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stud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你到底行不行?」:學術摸底系統Web of Science介紹 作者:I-Chen Tsai, MD 完稿日:2010/11/20 緒論 為了國家科研資源分配公平,國科會廣泛 應用 RPI(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來評 估一個科學研究者的成果表現。風行草偃,近 幾年幾乎全台研究機構全數沿用,由於取得高 分 RPI實在有其難度,對於將青春奉獻給全民 健保且工時超長的醫護人員尤其如此,著實使 多數研究者心中自卑且遺憾,現在問人「你RPI 多少?」就有如問人「你三圍多少?」一樣, 很不禮貌、沒文化,根本是把人往恥辱裡問。 反對者自然視RPI如洪水猛獸,認為其評估標準 過於單向,且標準一變再變,無法全面評價一 個研究者「在國際學界的地位」。 但是,RPI能夠屹立不搖是有其道理的。「 在國際學界的地位」這種東西基本上跟「你到 底行不行?」一樣虛無飄渺,嘴巴說的跟實際 上的通常有顯著差異(p < 0.05)。公開的部落 格少講黃色的,我們以「網路上的地位」說明 好了。對不會上網的阿公阿媽來說,孫子說自 己在網路發言都會有很多人看,但實際上可能 只是個新警察成天貼文被炮而已;而像PCMAN 這種華人傳奇,自己愛搞低調,當實習醫師時 連被邀去華碩演講也不敢跟總醫師請假,弄得 自己跟風中蟾蜍一般。可見,「在國際學界的 地位」這回事,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怎麼 辦呢? 我們評價一個研究者,大概會看的有幾項 :他在這個領域發表的數量?被引用次數的多 寡?是否具有足夠能見度或市佔率?年復一年 ,其關注的議題是如何的變化,是往廣度走、 往深度走、還是往有趣走?而要摸這些底, Web of Science就是我們的好幫手,才不會把 低調的假蟾蜍當成真蟾蜍了。 如果你所在的機構有訂閱Web of Science ,則直接點選連結,應該就可以使用了。如果 不行的話,表示你所在的IP是沒付錢的,無權 使用,只好廣結善緣,請親戚朋友幫你查吧。 全文附圖片、影音,請見以下連結: http://i-chentsai.blogspot.com/2010/11/web-of-scienc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153.200 ※ 編輯: sillyduck 來自: 140.128.153.200 (11/20 19:48)
CHAPERONIN:未看先推 11/20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