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stude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提出一點不同意見,大家是否悲觀負面過了頭? 把想當醫生這件事類比的像是偏執甚至瘋狂? : "當年考完大學時我想重考醫, : 都是醫生的父母堅決不准,我想一方面是當時他們認為我沒有能力不要冒險 : (我不是念第一志願的高中,高中成績也很差)" : 這段話, 應該才是你想重考, 或去弄一個美國醫學院學歷的主因... : 你與許多想重考醫科的人, 理由又不盡相同 : 不介意請參考本版 #1EZRLkH9 R: [討論] 28歲,成大EE碩畢,要重考,想考醫學系! : 這篇舊作 : 基本上, 你對整個宇宙, 與那137億年歷史的認識, : 都只從某個白色巨塔與某個醫師家庭來... : 白色巨塔裡看起來最有能力的, 也確實是醫師 : 所以你想證明自己可以的方法, 就是去拿張醫師執照~ 人類追求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也不奇怪啊,家庭因素往往是選擇志願一大依據, 加上一些現實考量,也不用說的人家只是挑戰家庭之類的。 : 但~ 如果你這麼做, 你今後會非常後悔... : 因為醫療在台灣, 是個急速衰落中的產業, : 醫師執照不斷貶值, 等你念完書做一位醫師, 做到你爸媽目前這個年紀時, : 你會發現, 自己的成就與他們差很多, 更不用說和你那112 EE的姐姐比 台灣哪一行沒貶值,沒貶值的才是少數吧!同行業作不贏父母的很常見, 我同班同學112EE博士,現在TSMC年收入200,很多嗎? 大家捫心自問,拿到112EE博士需要的時間會比醫學系畢業短嗎? 他有可能比得上2-30年前他父母那一輩的112EE大學畢業的成就跟財富嗎? 隔壁班同學政大法律,國立法碩士,律師及格,月薪5萬,案件抽成。 你覺得他有可能賺取他父母那個年紀時的律師收入嗎? : 所以拿張醫師執照意義在哪, 你可以想一想 : 你家人在讀書方面都優秀得不得了, 但讀書以外就未必了~ : 所以如果你想證明自己可以, 建議你不要比讀書 :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能力夠, 又喜歡現在的工作, : 那你應該好好繼續做, 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來, 所有人都會給你肯定 :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 非換工作不可, 也不一定需要重考~ : 你可以想一想還有甚麼領域, 是適合你專長與興趣的, 一旦投入就好好去做, : 做出點樣子來, : 這比賭一口氣去拿張醫師執照, 對世界的貢獻多太多了... 人家是作了OT發覺自己之不足,覺得想多努力看能不能當醫師, 這也是具體的提升自我,貢獻所學啊! 要是有這種多了幾年實務經驗的醫師,我覺得是社會的福氣。 有誰讀醫學系之前的興趣是當醫生?唬爛。我們高中畢業會對當醫生這行業 有興趣?我高中畢業只對朱高正,阿扁,棒球跟少年快報有興趣。 作文寫的志願是想當軍人反攻大陸。現在還是邊幹瞧健保邊當醫生,ok啦。 有夢跟光榮還差不多。現在人家是學士後,對於醫療業有更深的認識跟體會, 結果我們這些高卒進醫學系的在這邊批判人家對於專長與興趣的選擇。 至於重考的得與失,計算C/P值,這就見仁見智。 我是覺得還ok,畢竟醫師薪水比OT好,工作時也比較有主導權。 許多人工作到中途, 想重考醫學系, 是工作不穩想求安穩, : 當個主治醫師, 月薪8~9萬, 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安穩了 這種論述看久了有點膩,到底哪位可憐的主治醫師月入8-9萬? 應該到處都有8-9萬x2以上的職缺吧?!版上也不少先進可幫忙介紹吧。 就算是我最喜歡安定的龜毛佬同學,去了衛生所選擇不分ppf的固定薪, 不分ppf就是指反正看多看少都一樣,所以不衝業績,有假就放,不應酬不收回扣。 這樣一個月固定有11萬。而且是公務員可以領月退(月退當然不是11萬,是本俸) 那個8-9萬的不是特例中的特例,就是他有特殊考量(因素:公費,合約等)吧。 : 但你的情形似乎不是這樣~ : 我相信聽你描述, 你應該比許多醫師夢寐以求的安穩還要更安穩... : 所以最後, 建議: : 1. 請先知足, 到目前為止, 沒有人欠你甚麼, : 要自我完成, 也希望你用健康的想法去實現... : 2. 打破 成就就是比讀書 這個一元化的思維, : 真正夠聰明夠有能力的人, 不該去鑽這個牛角尖... 這些太抽象,醫師只不過是個職業,一種執業。 是醫院裡面待遇跟奇蒙子比較好的職業罷了, 不用弄的那麼複雜,形而上的,反正有興趣,覺得值得,想做就做。 賣鹹酥雞需要考慮這麼多有的沒的嗎?去學炸鹹酥雞或作麵包也得好一段時間吧?! 還不保證一定能在夜市存活很久。考上醫學系至少有飯可吃,只要別太死腦筋, 遇到狀況該閃就閃,該回去當OT就去,該去做醫美或作直銷也去,不要硬撐。 若要把念醫學系跟當醫師說的很負面,至少我還是聽不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239.235 ※ 編輯: matsui55 來自: 220.130.239.235 (06/23 11:23) ※ 編輯: matsui55 來自: 220.130.239.235 (06/23 11:28) ※ 編輯: matsui55 來自: 220.130.239.235 (06/23 11:38)
aimlin:200萬很多阿,很多vs也都沒有那多麼錢,唸醫學系加住院醫師 06/23 12:08
1. 我舉這個TSMC200萬的例子並不是跟醫師比,是凸顯出台灣這一代幾乎每個行業 都衰退的現狀。 2. 就算硬要比,主治醫師200萬真的算多嗎?不要拿最爛來比,用自己的經驗 對照一下就知道。在台灣哭窮是沒用的,與其哭窮,不如團結年輕一代, 一起爭取更好的未來。
aimlin:花的時間會比台大EE博士短嗎 06/23 12:08
aimlin:皮皮家醫是很爽拉,如果選到爛科就知道慘羅 06/23 12:10
爛科是多爛?北市醫內科的前同事(北市醫,又是內科,在台北待遇不算好吧?) 也絕大多數遠大於8-9萬。我不知道你舉的署醫榮院有什麼魅力,如果一個月只有 8-9萬,甚至你說的4-5萬,那留著的意義是?還是個人考量吧? 我離開教學醫院以後,慢慢感覺到哭窮真的沒用,因為台灣的大眾更慘。 與其哭窮,不如面對苦難,大家凝聚起來,給政府壓力改善勞動條件跟待遇。 雖然這路很長,但總比哭窮+唱衰有效。
aimlin:不到八九萬的醫院很多,打去署醫問阿 06/23 12:27
aimlin:不然就是你同學都很成功會賺錢 06/23 12:28
matsui55:我從公家的北市醫出來的 8-9萬還是太扯 06/23 12:30
matsui55:我不敢說沒有 但是你想 明明有2倍以上的缺 不走一定 06/23 12:30
aimlin:榮院底薪也四五萬,不一定有獎勵金 06/23 12:30
matsui55:有我說的特殊理由嘛~對吧! 署醫地點有比北市醫好嗎? 06/23 12:30
matsui55:醫學系+內科次專=12-13年 EE博士畢業有比較短嗎?哈哈 06/23 12:32
matsui55:不過這不是重點啦 我只是要說選擇自己喜歡的 不用太負面 06/23 12:32
matsui55:aimlin兄 我沒有否認有些爛缺待遇差 不用列舉 重點是 06/23 12:33
matsui55:待遇差還不換個地方那就不是環境因素而是個人考量了吧 06/23 12:34
※ 編輯: matsui55 來自: 220.130.239.235 (06/23 12:47)
aimlin:唉 反正覺得當醫生超倒楣,連我家人覺得我112畢業過很好 06/23 12:37
aimlin:不應該在抱怨,如果十幾年前知道現在的生活一定去唸ee或牙 06/23 12:38
giveUstars:我覺得人家家裡都幹到這麼高了 該知道的不會不知道. 06/23 12:44
giveUstars:結果底下變成抱怨推文海 有點囧 06/23 12:44
aimlin:這個行業的薪資真的令人很失望 06/23 12:49
aimlin:榮院是下鄉的地方阿,想走? 06/23 12:50
matsui55:還公費這不能比吧...這也就是我說的個人考量(因素)ㄇㄟ 06/23 12:56
matsui55:給你星星說的對啊 請教文變成抱怨推文海 這有失前輩風采 06/23 12:58
※ 編輯: matsui55 來自: 220.130.239.235 (06/23 13:10)
wanderful:不要戰醫師賺多少啦~ 這種數字, 拿出來都是被看笑話而已 06/23 16:13
SunCream:醫師已經是受薪階級最高了,社會地位又高 06/23 21:10
SunCream:只是有可能要賠三四千萬還有光環漸漸褪色 06/23 21:11
marisaac:同意我們年輕一代是整體被打壓這一點 06/24 01:06
matsui55:真的不要戰薪水啦 不過高薪低新都是辛苦錢 也不丟臉啦 06/24 09:22
wanderful:matsui有點誤解我的意思~ 我是認為, 就算原原po當了醫師 06/24 11:40
wanderful:也未必會得到他想要的... 因為沒有跳脫同一個邏輯 06/24 11:41
matsui55:當然啦 追夢最後可能是一場空 不過原po顯然不是單單做 06/24 15:40
matsui55:OT就滿足且看似充滿動機的人才 我只是覺得不必謹慎過頭 06/24 15:41
matsui55:從善意提醒到了近似於唱衰恐嚇 畢竟他是有思考過的大人 06/24 15:42
matsui55:不是當年你我聯考考完就準備念醫科當醫生那樣懵懵懂懂 06/24 15:43
matsui55:我很能體會wanderful的用心 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06/24 15:45
matsui55:難得能有一件事情其使命感盈滿心頭 我還是選擇祝福原PO啦 06/24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