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危險的偏鋒 因為本文的寫作時間點已經是標準的後知後覺,單提及張藝謀武俠三部曲的成敗是毫 無任何創見價值的,這裡我比較想要更深入的去探索造成這個失敗的原因究竟為何。 台灣有一種常見的批評,將影片的失敗歸責於張藝謀政治意識型態的轉向。當初《英 雄》上映之後,由於影片裡大喇喇的談「天下」,配上秦王帝國主義式的嘴臉,立刻就牽 動後殖民時代台灣人的敏感神經。這種說法用於閱讀甚至評價電影都並無不可,然而據以 論斷電影的失敗就會出現邏輯的跳躍。的確,張藝謀在這三部裡展現對於色彩美學的好大 喜功,某些層面上也象徵著中共政治立場上的霸道心態。然而這僅僅是屬於象徵層次,並 不一定能將這兩種意識型態視為緊密結合。若要政治輸誠在劇情裡表演就已足夠,抽象的 美學設計拿來歌功頌德,莫說屈就現實但會獨立思考藝術家不屑做,就是逢迎拍馬的藝匠 也不會浪費力氣為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大官哪裡有素養去看懂? 另一種批評則認為媚俗媚外、意圖迎合外國(尤其美國)電影觀眾胃口的考量,才是 電影失敗之因。這種說法我也並不贊成。首先是意識型態的理由,電影藝術自發展開始就 與普羅大眾的審美觀念和商業經營有所糾葛,然而這些東西從來也沒有妨礙許多典律的生 成,媚俗就會讓電影藝術價值低落的講法根本有菁英文化的傲慢心態,這點已經讓台灣電 影走入死胡同多年,所以我個人主觀地討厭以市場口味來論斷電影。第二點理由稍微理智 一點,記得《臥虎藏龍》上映時同樣也有人說這部片子是拍給「外國人」(本意應該還是 只指美國人)看的,因為他們對這樣的武俠片美學和節奏不熟悉,而片子本身又背負美國 佳評不斷與是由外資籌拍的原罪。然而這部合乎「外國人」口味的片子畢竟也成功打開武 俠電影的新境界,可見媚不媚外與失不失敗之間也沒什麼關聯性可言。 我比較傾向於一個較存在於電影本身內緣的理由,也就是說,縱然前文認可「色彩」 元素的應用是張藝謀得以突破前人的一個出口,但這個出口本身就暗藏有導致電影本身崩 盤的因子,並且在影響的焦慮催化之下顯現出來。 最基本的電影理論中都會提及,電影最小的單位就是「鏡頭」,透過鏡頭與鏡頭之間 的剪接,觀眾得以接收到較有意義的訊息。而每個鏡頭的組成,我們都會很直覺地感受到 幾項東西:空間的遠近和疏密、色彩的濃淡或雜素、時間的長短與緩急……,這些單位多 半是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參與形成觀眾感受的過程,但某些時候導演會特別地突出某些層次 以便造成特殊的觀賞經驗,如此一來就能傳達到導演創作時的部份意志。 然而,色彩這項成份其實有些不同於其他成份的地方,就是觀眾對其感受能力最為敏 銳而且直覺。我相信要看過《辛德勒的名單》的人描述史蒂芬史匹柏鏡下「空間的平衡」 如何,答得出來的大概都是影評寫起來咬文嚼字,大掉書袋而惹人生厭的專業人士;但是 題目換成討論色彩的經營,沒在戲院睡著的人都可以立刻想到黑白畫面上突兀的紅衣小女 孩。同樣地,像《英雄》怎樣利用鏡位的不同來表達張藝謀對殘劍、無名、秦王的看法, 幾乎不太會有人以這樣的命題切入來談這部電影,所有的批評都很自然地聚焦到五色意義 和羅生門式的故事線上去。 正由於色彩的力量過於龐大,也容易在營造的過程裡產生額外的副作用。張藝謀在影 響的焦慮下,過份地期待他所擅長的攝影美學,因此賦予色彩承擔過量的表演責任,結果 這臃腫的演員異化成一頭不受控制的巨獸,反而噬去了其他苦心經營的成果。除去劇情不 知所云的《黃金甲》不提,《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故事都並不單純,然而看完電影之 後,固然某些批評會認為有些情節牽強,但至少故事本身的來龍去脈是交代相當清楚的, 可見張藝謀在投注心力於色彩的同時,並沒有忽略了其說故事的技巧。很不幸的是,觀眾 反而因為被色彩迷眩了眼睛,反而未能深入玩味敘事中造成的樂趣。好比《英雄》的故事 為什麼要用羅生門的方式敘述?其實這個問題的探索可以讓故事本身不再流於形而上的「 天下」如此空泛地思考。然而所有觸及的討論都汲汲於拆解各段之間各自的意涵,並且與 顏色拉起象徵關聯。這並非評論者的錯,若評論抽離顏色單就劇情結構來書寫,對評論者 來說才是昧著眼睛的舉動──當導演這樣大張旗鼓的「明示」你該這樣看電影時,你能蒙 上眼說這個點與電影無關嗎? 在武林的爭鬥上,張藝謀像是走了偏鋒而自覺似乎佔了一些上風的劍客,在求勝的急 迫裡越發走火入魔。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那般毫無留白、爆發戶式的庸俗填色技巧, 已經顯示差不多到了經脈錯置、氣血爆裂的處境了。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65.129 ※ 編輯: reke 來自: 61.64.65.129 (03/10 15:10)
darit:張導的殺氣在亂 03/13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