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昨天晚上到天母chilis吃飯,聽到了那繞樑餘韻的預告片音樂, 就順道看了,十點多的場次,直到半夜才散場,足三小時哪。 (順便告訴有興趣的版友,預告片音樂是歌劇曲目,原聲帶裡沒收錄: Giuseppe Verdi《Don Carlo》─"Ella giammai m'amo",中譯「他不曾愛過我」) 我是個太過認真的影迷,在看電影前就先把張愛玲的原著給看了, 的確是缺乏很多劇情演進的樂趣....但原著與電影,各有詮釋,各有意思。 張愛玲的原著小說,挺是隱晦, 需要字字句句都安入眼睛,加上自己安排時序,才能瞭解故事前後的脈絡。 而冷豔的事物描述,內心情境的邏輯推演,是張的一貫風格, 但色戒比張的其他小說時序與進程都混亂,並且,千萬內容都藏在一個句子裡。 在故事最主要的場景梗概裡,空間只壓縮在咖啡店、珠寶店、麻將桌上, 尤其是珠寶店氣氛描述的壓迫感,讓這小說充斥更多恐懼緊張。 但小說與電影是不同的。 因為千萬內容都藏在一個句子裡,李安與編劇安排出更多場景細節, 也因為這些場景細節,李安扭轉了這個故事的有情與無情。 小說裡的王佳芝,是個有自覺的女孩,自覺於早熟的美色,自戀於舞台的鎂光燈, 即使是愛國青年的美人計,於她也能演來得心應手,老練得很, 只對給出的童貞非常不能諒解。 只是在最後一刻意識到愛情的可能,因之陷了命,但這種結果,也猶在算計中。 小說裡的易先生,是個矮小賊目的特務頭子, 色油油的樣子雖只在小說裡陳述幾句,然而心理狀態的運作, 則又是在緊戒之外流露對時勢運作的最佳打算,還有中年狀態的滄桑。 小說盡頭的絕情,卻是冷靜的有情,如獵人收了網,總惦記著這華麗的收穫。 若張愛玲的小說是白描精簡的,冷颼颼的交易, 那李安則在這交易上多加了有溫度的血肉,並澆上一些眼淚與感情。 王佳芝轉型成了一個有著清亮眼神,不服輸神態,求父愛/心上人的愛而不得的女孩, 在國仇家恨的大帽子下,無奈卻又生澀鼓足勇氣地演著麥太太的角色。 易先生則是更加重特務頭子的機緊殘暴特性,在小說裡如流水帳般跑過的過程, 略過的工作特性,全都補足了,但也可以說補得很過。 若照著原著來演,那王佳芝不會是湯唯,該是舒淇。而易先生不會是梁朝偉,該是姜文。 一場警戒恐懼的戲碼,就應該由老練的人來演著,才夠精彩。 (也就是剛開始外界料想的人馬) 然而當李安把人物性格轉型,李安的色戒,就不再是張愛玲的色戒。 王佳芝步步陷入的天真,與易先生步步揭露的溫柔,就適合湯唯與梁朝偉。 (梁朝偉最高 \^o^/ 花樣年華裡的他真是哀怨得令人心碎.....) 李安的色戒更多血肉,更多殘暴,更多柔軟。 更少老練,更少世故,更讓人難以遺忘王佳芝與易先生之間的這段畸形的感情。 ================== 打到這裡覺得好累,昨天看完之後今天就看了一大堆資料,發現大家都好有想法 XD 我只是簡單就我的觀點陳述一下小說與電影的差別。 還有,我覺得床戲拍得好美....... 不過一堆肢體交纏眼花撩亂,加上媒體教壞,常在進行尋蛋之旅 XD, 真佩服版友能解讀出姿態的隱晦意義~以後一定要買DVD特別研究這部份(笑) 安導都壓力這麼大了,不好好看怎麼行!(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35.170
nosweating:推 也推最後一句~ 所以我要看第二次XD 09/26 23:27
nosweating:借轉Ang_Lee李安板 :) 09/26 23:28
kanakate:我也是昨天晚上去欸!該不會有遇到妳/你?XD 09/26 23:48
kanakate:欸,不過我是七點半的場,所以似乎沒有 ~ Or2 09/26 23:49
Conpana:惘然記早就看過了 我家還有已經絕版的張愛玲短篇小說集:p 09/27 00:06
zzalice:推~床戲很美,很人性,很沉重...像是對生命不平的呼喊... 09/27 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