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內文當然有一堆雷,還沒看的敬請跳過) 「你懂了嗎?」瘋母問。 「我不懂。」兒子回答。 「你都看到了,只是你看不懂。」 看完姜文導演的《太陽照常升起》,也許大多數觀眾,心裡最有共鳴的,就是戲中這段 母子的對話。誠然,這部電影拍攝手法之玄妙、劇本之難解、基調之荒謬、色彩之濃豔 ,在在令人驚呼不已,實在是近期電影的異數。除此以外,片中還大量充斥著各種符號 、暗示、象徵、隱喻,彷彿導演在跟觀眾玩遊戲一樣,你越是想看清楚、自以為瞭解的 越多,下一幕保證就出現一個遠超乎意料之外的情節,讓你當場傻眼。若說這部電影繼 承了尤乃斯科、貝克特以降的荒謬劇傳統,理應是當之無愧。 問題是,這部電影到底在演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就只好從影片中一些蛛絲馬跡的符號與象徵,猜臆背後的隱 喻與符指,進而揣測姜文導演透過這部片,真正想表達的用心與意圖。 首先,來談談「亂倫」的象徵。在第一段「瘋」這個故事裡頭,周韻和房祖名飾演的這 對母子,一直存在十分曖昧不明的情愫,甚至混雜著高漲的性慾、淫念與亂倫意圖。例 如,片頭周韻赤腳追著挑磚的兒子,只見兒子在遠遠的前頭回眸一笑,母親眼光一閃, 下一幕兒子不見了,出現在鏡頭中央的,竟是個打著赤膊辛苦耕田的裸男。其實,「耕 耘」這個動作,在眾多的詩歌與藝術作品中,都有強烈的性暗示。例如,聶魯達在情詩 《女人的身體》裡頭,寫道「我粗獷的農夫的肉身掘入妳,並製造出從地底深處躍出的 孩子。」其中性慾之暗示,就再也明顯不過。 如果你認為,這個裸男耕田的鏡頭,只不過是個巧合,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房祖名發現 石屋」這個橋段。兒子尋找瘋母來到了河邊,跳上了母親巧製的「草舟」(這個真的是 一絕),結果卻因為體重超載,而漸漸沈入小河。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下個鏡頭中, 房祖名並沒有做出溺水掙扎的動作,反而愉悅跟隨著漂浮的草叢泅泳,載沈載浮地浸淫 於河水之中。母親的「草叢」之於「陰毛」,以及兒子的「泅水」之於「性愛」,都是 十分清楚的暗示。除此之外,這裡姜文又埋伏著一條線:房祖名在悠游浮沈之際,透過 灩瀲的波光,看見母親站在草舟上,正拿把鐵鋤揮打著自己。看過姜文前作《陽光燦爛 的日子》的觀眾,對這個鏡頭應該都不陌生----這正是《陽》片中,男主角夏雨對於女 主角寧靜,各種「性幻想」與「性焦慮」的具體呈現。一模一樣的畫面,原封不動搬到 新片來,除了呼應前作的戲謔效果,更突顯出姜文導演呈現這對母子「性慾」的意圖。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在接下來的橋段中,兒子游泳完畢、上岸之後,你看他興奮地脫 光了衣服,對著岸邊的茵茵綠草,豪邁不羈地插腰撒尿;那尿水勢道之足、噴射之高, 簡直就像一陣陣高昂驕傲的射精。下一幕,兒子循著圓滑的白石頭,找著了母親悉心整 治的新婚洞房。牆壁上鑲嵌著月白圓石,恰如一雙雙豐滿柔軟的乳房;而在群乳之中, 浮現出新婚夫婦的甜蜜合照,仔細一瞧,那卻是母子照片的拼貼。「你懂嗎?」「我不 懂。」「從今天起,你的名字就叫做阿遼沙。」你懂嗎?你懂嗎?你的名字,從今天起 ,就跟你的父親一樣。你都看見了,只是你看不懂。於是,在影片的第三段「槍」,兒 子就這麼頂著父親的名字,頂著父親的頭像,頂著父親的陽具,在這個乳房交錯的新房 裡頭,搞上了跟母親同輩的唐太太。還記得雲雨之際,房祖名喃喃唸著什麼嗎?「叫我 阿遼沙吧!」 這樣亂倫的情節,其實在片頭母親初醒之際,就早已埋下伏筆:母親的金魚鞋不見了, 兒子只好找另外一雙相似的來取代。要知道,鞋包容腳,恰如陰道包容陽具;「偷換鞋 」的行為,就等同於偷換性伴侶,無怪乎母親一見新鞋,就對兒子大怒不已。陳沖飾演 的淫婦不也說嗎?「那鞋太小了,你居然還可以把他撐大,那改天再讓你撐大其他東西 !」鞋在這部戲的符號隱喻,至此也算呼之欲出。房祖名搞上唐太太,其實只不過把她 當成母親的替身,也就是「換了雙鞋」,如此而已。 為什麼姜導演在這部電影中,安插如此多「亂倫」的意象?這就得從一切罪惡的始作俑 者,那個蘇聯共和國「可愛的人兒」阿遼沙說起。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身為一個「父親」與「丈夫」,阿遼沙可以說是完 全失格的、虛無的,但也可以說是神秘的、隱晦的。不但照片裡的臉孔被挖個一乾二淨 ,就連死後剩下的遺物,都摻雜著蘇聯女人的黃金髮辮。周韻千里迢迢尋夫,卻落得獨 守活寡的下場;直到她陪同孔維行到西天之上,徹底覺悟、放棄尋夫,這才轉向了路的 「非盡頭」,並且隔天在滿地花開的鐵道上,分娩出新的生命、新的希望。相較之下, 孔維逆其道而行,終於找到自己的丈夫,但卻也在那一刻,走到人生的「盡頭」,並在 「天鵝絨」的對話之中,埋下日後通姦的苦果。那些失去的,必然失去;那些尋找的, 不復尋見;那些尋見的,卻不復追尋、自甘墮落。影片裡,那些被追尋的「父親」及「 丈夫」,都是懦弱的、失格的、茫然的、空殼的;就連姜文這個看似堅強,成天挺槍射 彈吹喇叭的男人(全都是陽具的象徵),到頭來搞離婚官司時,也被嘲弄一番:「你成 天往外跑,家裡妻子怎麼辦?」男性雄風不堪至此,那也無話可說。 於是,像這樣「母子亂倫」、「尋父尋夫」的情節安排,研究過華語電影的觀眾,大概 都已經猜到是怎麼回事。不令人意外的(或者,該說是令人意外的?),這又是一部充 斥「國族寓言」的電影,描寫的正是片中那個年代----一九七六年,也就是,文化大革 命。 後現代理論學者詹明信,對「國族寓言」提出這樣的解釋:第三世界的文化,具備著「 托寓性」的本質,每個獨立個人的願望、命運和活動,都反映出國族文化與公共社會的 象徵面向。雖然這個概念,後來不斷受到批判與質疑,但用在《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 影,卻也算是若合符節、恰到好處。華語電影從八O年代以降,類似的題材就不斷出現 ,從早期王家衛的《阿飛正傳》,田壯壯的《藍風箏》,到後面陳果的《香港三部曲》 ,「尋父」、「尋母」一直都是重要的隱喻。父親角色的失格,象徵著國家認同的危機 、主流道統的敗壞,也反映出千萬子民的不安與焦慮。姜文這部《太陽照常升起》,也 有著類似的環節。阿遼沙這個「失蹤的俄國父親」,對比於蘇聯對中共政治社會的影響 ,其實是十分容易理解的。阿遼沙遺物中,夾雜著一本列寧名作《怎麼辦?》,除了暗 示馬列思想對文化大革命的推動,這個書名也辛辣地諷刺著文革的不堪:到了一九七六 年這個文革的末期,剩下來倖存的人民,也想問列寧一聲「怎麼辦?」不僅如此,周韻 摔傷腦袋,之後所做出的種種瘋狂行為,看似不合常理,其實對照中共那段時期種種倒 行逆施,還真是辛辣有味。叫兒子不用上學,打破家裡的舊碗,為了樹木傾斜、而大費 周章刨根挖石,這在那個文革的年代,都只不過是家常便飯而已。 簡單來說,在《太陽照常升起》這部影片中,周韻與房祖名共組的這個家庭,不啻是那 個文革年代「祖國」與「人民」的縮影。姜文這個導演,一向有個習慣:把自己的思想 與身份,融入片中的男主角,透過主角來述說己身的情感與困惑。這在《陽光燦爛的日 子》就可見端倪:片中男主角「馬小軍」這個名字,正是從姜文本名「姜小軍」援引而 來。因此,我們可以這麼推測:在《太陽照常升起》裡頭,姜文同時是房祖名,同時是 黃秋生,也同時是自己所扮演的唐老師。在這些男主角裡頭,房祖名的年紀與身份,恰 如文革後期出生的那群人們,也就恰如導演自己。這些文革後期的青年們,從不間斷「 尋父」的嘗試,因為他們對於父權、道統、共產理想,充斥著天馬行空的憧憬,然而卻 無從追尋、不得其門而入。因此,面對現實世界中,瘋狂的「母親」祖國,種種倒行逆 施雖難以理解,但卻也莫可奈何。他們只能意淫著自己的母親,幻想著取代「黃鶴一去 不復返」的失格父權,重掌那片早洩的雄風,將母親這片土地,控制於自己的陽具之下 。然而,種種彌補措施、補救辦法,卻只是徒勞無功、不堪一擊。母子洞房裡糊好的碗 盤,看似修補完善,打個噴嚏卻又灰飛湮滅、煙消雲散。母親尋回金魚鞋的那一瞬間, 同時荒謬地回歸清醒,卻又馬上「駕鶴而去」,徒留兒子悵然駐足河邊,眺望魚鞋無聲 泅泳漂流。 那個年代之荒謬不堪,在黃秋生與陳沖主演的第二段「戀」,以「流氓摸屁股」的事件 ,做了最直接了當的描寫。其中,黃秋生斷腿躺在病房裡,與姜文那段訴苦的對話,最 是鏗鏘有力:追「流氓」不可以追太快,否則反會被後面的人追上,然後被誣指為流氓 。被懷疑是流氓,別想掙扎辯駁,最好的法子是趕快承認懺悔,並且指陳其他的流氓罪 過,這樣就可以使判刑減輕一些....看到這一大段,假如還有人看不出來在指涉文革, 那也算不容易了。然而,在這一段荒謬故事裡,我更感好奇的,是導演關於「女人」的 鋪陳。在學校播放的教育電影中,一群女高音尖聲唱著激昂雄壯的「紅色娘子軍」,搭 配群眾鬧烘烘逮流氓的畫面,以及陳沖領頭的一群「蕩婦淫娃」,還真是妙到顛毫。看 那陳沖擺動著濕漉性感的黑髮,交叉著玉白晶瑩的雙腿,風韻如此魅惑,思想卻如此花 痴、如此駭人聽聞。黃秋生與其說是心動,不如說是心驚,深怕一不留意,就被這群看 似弱者的女狼給生吞活剝。「不是我的手摸屁股,是他們的屁股來摸手。」女性角色之 可愛與可恨,不但描寫的妙趣橫生,若要有心解讀為文革時期的女性角色,也自有一番 可觀的論述。 於是,在這個年代的男人們,只能被逝去的父權、瘋狂的女性狠狠壓制,心力交瘁地度 過無力的每一天。不過,極為有趣的是:儘管如此,在這部電影的敘事風格中,你卻感 受不到什麼悲觀或自陷的哀愁,取而代之的反而是荒謬、幽默與諧擬,甚至還帶有一絲 絲的希望。黃秋生的結局,雖然是用母親贈送的槍帶上吊自殺(這裡的象徵意味也很清 楚),但是他「死後還能微笑」,雙手悠閒地插在口袋裡,俯瞰這個荒謬的世界。壓在 他遺體白布上的,竟是一片豐收晶瑩的果實。不僅如此,在最後一段倒敘的時光裡,你 看見黃秋生居然「起死回生」,在狂歡的慶典中大拍女人屁股,絲毫不擔心流氓的指控 。片中另一個男主角房祖名,在第三段「槍」的最後,吞了姜文的一顆子彈,到底死了 沒很難說,但你卻看到他在片尾「重獲新生」,降臨在那滿地開花的應許之地,充滿無 限的希望。 關於這個部分,可能有人這麼解讀:姜文把光明與歡樂,全部放在「過去」的時間點上 ,正表示對現在和將來的悲觀。但是,從影片的基調和風格來看,我卻不這麼認為。或 許,姜文出生在文革後期,本身就錯過文革前期的苦痛與哀傷,導致他所看到的中國, 就是這麼個荒謬且帶點喜感的世界。影片裡的色彩濃厚強烈,久石讓的配樂輕鬆樂觀, 而這種魔幻歡樂的基調,在在與前輩的傷痕電影作品(藍風箏、活著、孩子王、霸王別 姬等)有所區隔。我認為,「文革」、「亂倫」、「尋父」等傷痕文學常見的主題,只 不過是這部電影最表面的冰山一角。影片中所闡述的生死、愛戀、矛盾、追尋,以及導 演透露出來的價值觀,那才是難以言說的豐富內涵。 所以,電影裡把「過去」這段美好時光放在結尾,也就沒什麼好令人意外的了。或許, 透過這樣的手法,姜文希望觀眾離開戲院的時候,都能面帶微笑,凝視著片尾「太陽照 常升起」,而人間充滿希望。遠方地平線上,那顆熠熠紅日,如同蛋黃般彈跳著上升, 這也就是姜文送給觀眾,最後一個幽默樂觀的禮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77.194
windcat:推 11/19 01:03
Aries328:推 只能說你不懂,不能說你沒看過 (我記得原文是這樣) 11/19 01:47
PretenderY:推一個! 11/19 04:46
orzisme:推好文 11/19 08:39
popo33:原PO是帥哥。 11/19 10:20
origin2:淚推,實在是寫的太好了(好像是「最可愛的人」) 11/19 11:45
UnaC:受教! 11/19 17:17
Aprilbaby:推 等這部影評等好久 11/19 18:03
agoraphobia:呵,果然是上年紀的人啦,台詞記錯很多,歹勢歹勢 11/19 23:55
ch110:推 看完懂多了 02/02 21:45
littlegreen:妳真厲害~肯定讀了很多書~~這種隱喻你都看的出來 04/15 03:38
kmplayer:你真的很厲害,看出了這麼多隱喻! 04/16 20:37
funky520:謝謝 只能默默給個推 導演的想法被你猜透了 07/03 08:32
kid415:大推,受益良多 03/29 23:23
paka:這真是太強大了 好文筆 04/15 14:52
nenini:比起姜文的其他片 這部的隱喻真的不好懂 @@ 08/30 21:31
yaoki:完全 太厲害了 12/01 22:00
aaarrrgh:推 2012.07.28 07/28 09:02
wekapipo:回顧推 2013/12/27 12/27 01:06
hunter7973: 好文推 09/20 13:05
SuBowXD: 好厲害!太強大了 11/19 22:51
doctor2tw: 推 2014 12/31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