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閃靈殺手:反媒體?暴力?還是尋回自由的公路電影? 文/Amushi 公路電影,尋找的是自由、抑或是歸途,在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拍閃靈殺手時, 許多有名的電影早已立下了標竿,像是我倆沒有明天、巴黎德州、甚至是在九零年代初期 剛摘下金棕櫚的我心狂野,然而史東在這裡把公路電影導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呈現了他對 媒體文化與類型電影的重塑與批判。首先我想提一下劇作家,劇本雖然由其他兩位劇作家 與導演所改編,但是故事是由當年在坎城以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摘下金棕櫚的昆 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entino)所執筆,閃靈殺手的電影本身似乎也對塔倫提諾後 期的電影帶來一些影響,包括了動畫的插入(在追殺比爾(Kill Bill)尤其明顯)、跟 探討影片質感的一些元素(出現在他最新的作品,衝鋒免死令(Death Proof)裡)。所 以在塔倫提諾重現電影史的風格、跟史東在他反越戰三部曲所給觀眾的瘋狂感之下,閃靈 殺手誕生了。 我在這裡想些把這部電影裡重要的幾個特色點出,超寫實、影片膠卷、顏色、惡魔、動物 的象徵跟配樂,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媒體。整部電影開始於沙漠的荒涼,蛇、火車跟 Patti Smith的音樂環繞著,接著出現了不停轉台的電視畫面,包括了電視劇、尼克森總 統(Nixon)的辭職(點出了這是五零年代)跟之後會重複出現的惡魔圖像。惡魔圖像已 經暗示了導演對於電視、媒體暴力的批判,就像惡魔腐蝕著人心,然而,這個惡魔不僅僅 住在電視裡,也早已深植於Mickey和Mallory的心中。接下來在酒吧裡,導演大多數時候 用的是傾斜的鏡頭,加上不停的切換於黑白、紅藍綠色光、各種膠片的質感之中,帶給觀 眾的是超寫實的感覺。另外,導演也在訪談中提到,這些影像插入是垂直(Vertical)的 ,讓現時和他時交纏在一起,而製造出了一種特殊的心理蒙太奇。這個場景以一連串的暴 力作結,女主角以頑皮的數數冷酷地殺了那個調戲她老公的服務生,讓觀眾對於這樣過於 殘酷的暴力感到震驚。 媒體作為本片的另外一個主角,鏡頭來到了以電視偵探劇作為職業的Wayne身上,他以消 費人們的恐懼作為商業上的噱頭,畫面在訪談與滑動、快速Zoom in/out給人緊繃感,後 期的現場直播更是將荒謬性提升至了極點,但從直播與現場畫面的剪接當中,我們彷彿感 受到了瘋狂,這種瘋狂不僅僅是現場的瘋狂,更是待在家中觀看這場大戲的瘋狂。而這種 瘋狂的暴力卻統治著整個美國。 動物與惡魔的符號處處皆是,蛇在不同的場景中可以是知識、劇毒、愛情、羈絆、荒原、 誘惑,惡魔可以是心魔、媒體等等。膠片質感的切換可以給人訪談中寫實的臉部特徵( 35mm黑白),結婚時美麗的花冠飄逸(超八),限制的荒原(16mm彩色)。顏色上,綠色 是病態、嫉妒,紅色是憤怒、焦躁、情緒沸騰,藍色是平靜、陰險,這些素材在導演細心 的堆砌起來之後,也塑造了魔幻的氛圍,但是不同於我心狂野那種童話式的詭異奇怖,而 是迷幻蘑菇的暈眩。 影片中,觀眾可以發覺到Mickey和Mallory確實在成長,從印第安人家中的這個場景我們 可以從Mallory罵Mickey殺了那個印地安人之後知道,她開始懂得分別善惡,開始不這麼 具備邏輯性而被感情所感染,背後的狼嚎暗示受獸性的甦醒。而這樣的知識導致的是旅程 的終結,在主角們沒有變化之前,旅程已經不能繼續下去了。導演藉著台詞的安排強調了 愛才能殺死我們心中的那個惡魔,所以到後期監獄的場景時,Mickey已經不是那個站在 Mallory家門口的那個屠夫小伙子了。他開始寫信,接受訪談,對著鏡頭侃侃而談自己的 生命哲學,尼采式的超人與駕馭。 不過,以上所言,卻都架構在矛盾的符徵當中。 批判的是媒體消費暴力,但導演自身卻消費暴力來教化人群。提倡人性與愛,然暴力卻因 不可明說的原因,淹沒覆蓋一切。印地安文化中兔子所代表的希望與恐懼中,恐懼卻跨前 了一些。在Mickey所說超越人類的族群下,卻讓世俗的愛成為他們的驅力。在解構符徵之 中,電影本身似乎又落回符徵的框架之下。電影中種種矛盾,成了這部電影的特色與缺陷 。 導演曾經說過他認為這部電影是樂觀的,朝向生命還有希望的那個方向走,人類的下一步 便是打破侷限,打破由媒體所主導的意識和暴力。奧利佛.史東的這條公路想要領我們往 希望的方向走,然而,路途崎嶇,困難重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59.112.227.37
wannastop:Patti Smith 05/05 22:47
※ 編輯: Ihsuma 來自: 218.160.209.56 (05/05 22:53)
Ihsuma:tks ! 05/05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