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我們的青春,在臺灣 2.觀影時間 : 2019 . 04 . 14 3.觀影地點 : 華山光點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其他防雷說明(非必要) : 某些場次有導演 QA,這部紀錄片除了是兩位人物的旅程,也是導演自己的旅程, 若能在同一個影廳內聽大家的提問以及導演的回答,會是相當不錯的體驗。 ~*-*~*-*~*-*~*-*~*-*~*-*~*-*~*-*~*-*~*-*~*-*~*-*~ 此區為發文防雷頁 可選擇性提供上列 1~4 資訊 或不提供亦可 觀影心得於分隔線下方發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Silent包伯會來噓嗎 >< Medium: http://bit.ly/2XjdyIP 這不是一部講述太陽花學運的電影,也不試圖去評斷事件的價值, 所以不用擔心帶家人或朋友看完後會有政治立場不同的辯論(雖然有也很好), 反而推薦大家帶同溫層外的人一起觀影。 社會運動、街頭對於鮮少碰觸此類議題的人來說,就像隔了一層看不穿的迷霧, 外頭的人總是不懂為何這些人不斷地組織動員、衝撞體制與吶喊口號, 到底是為了什麼?公民運動彷彿只剩下歷史和公民課本裡的幾段文字, 事實上卻是一直鄰近生活之中。 《我們的青春,在臺灣》撥開社運的迷霧、拿下明星的光環, 並呈現一種真實的、三個人物活在這個世代裡的跌跌撞撞的成長過程。 2014 年的學運,帶來了什麼樣的效應? 他為許多人帶來了龐大的政治聲望,發聲、關注的青年變多了, 為臺灣民主注入活水,許多人就此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立法院外圍的我也感受到了那樣的氛圍,但運動結束後的兩年中, 卻產生一種與期待不符的悵然失落,導演傅榆把它形容成一種「運動傷害」。 我認為源自於人們對改變現狀的一種期待,一場選戰、一位明星或一個事件, 單一的事物承載了許多人期待的投射, 像是你希望現狀能有大幅度的轉變、希望這個議題能被大家理解, 或希望某些問題就此解決,但這樣的巨變甚少極微。 一件大事的爆發,有時是由許多單一事件的累積而促成,於是事件結束時, 不免會讓人覺得「啊,好像什麼也沒改變。」 期待破滅是青春必經的過程,就像發現世界上沒有魔法和超級英雄一樣, 第一段說這不是一部關於太陽花學運的電影, 因為他是一部透過人物講述了「期待 -> 衝撞 -> 跌倒」的電影, 無論是陳為廷、蔡博藝或傅榆都在紀錄片中讓我們看到了這個過程, 學運僅是一個介質,作為這個世代大多人共同將期待投射其中的對象, 所以有人說這是一部屬於這個時代的紀錄片,是名副其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9.1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55421818.A.ABE.html ※ 編輯: kusakawa (1.171.179.134), 04/16/2019 21:39:08
alex850613 : 這是一部屬於這個時代的紀錄片,是名副其實的。 04/16 23:59
axe0919 : 運動傷害怕是上層的欺騙造成的 04/17 00:04
SilentBob : 好了啦 寫作文啊? 04/17 00:39
你來啦 ^^ ※ 編輯: kusakawa (1.171.179.134), 04/17/2019 0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