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shopp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讀版: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636583390.A.B5E.html 轉載請先告知並完整附上來源 轉載請先告知並完整附上來源 清潔保養案例分享 華碩ASUS G14 清潔保養 這台機器是4800HS+1660ti的版本 原機主是認識的朋友 其實也處理完一陣子了 拖稿很久w 機器買來大概一年半 今年年中就明顯感覺到非常熱 看監控顯卡隨便都接近100度 玩遊戲的時候出現掉幀卡頓 因此錯失許多拿名的機會(X) 但等到夏天過後才處理 當時是跟他說盡快處理 因為電子零件很怕熱 效能發揮不好不說 最嚴重可能導致燒晶片 那其實這台機器完全看的出來RD花了滿多心力在上面 非常的緊湊 layout算不錯 規格部份我相信大家也不陌生(笑) 我也是難得有機會可以摸到實機玩玩 就這規格來說 在14吋確實算得上一時之選 但絕對不算效能機 電池很大76Wh 1.6公斤 機身剛性也不錯 8G記憶體焊死但可以擴充一條記憶體 不過比較可惜的還是一些設計語言 比方說下沉式轉軸 導致出風口會烤螢幕 面板驅動板壽命比較讓人擔心 風扇系統阻力也會變大 對散熱影響還是存在的 最主要還是厚度的取捨有點過頭 風扇做得太薄 又用上12V 軸承壽命、灰塵累積速度都比較差 再來就是wifi跟螢幕排線在鰭片上(傳熱區) 不過走的是次要出風口 溫度或許還不算太高 鰭片風扇厚度稍微厚一點的話重量不會增加太多 但可以確保性能發揮與減緩灰塵累積 -------------------------------------------------- 大致上說完這台機器基本上就開始處理 先有機器的測試 然後拆機 不過這邊先放拆機作介紹 https://i.imgur.com/3wzblrQ.jpg
底殼拆開沒什麼難度 打開就發現葉片上卡滿灰塵 說明原本使用者環境棉絮以及濕氣是比較多的 由於筆電風扇基本上都是離心扇的設計 上下進風 這樣堵死等於已經失去功能性了 https://i.imgur.com/ubik1nX.jpg
風扇拆開後發現其實鰭片灰塵不算太多 也證實高轉下低風量的主因是進氣不足 https://i.imgur.com/2FQdDT0.jpg
https://i.imgur.com/TxyCGBC.jpg
這台供電及VRAM都有做導熱泥以及獨立銅管通過做散熱 這點確實不錯 不過從散熱膏的磨合狀態來看 顯卡部分的厚度非常不均勻 (藍框處) 不確定是公差還是組裝時的鎖固順序有問題導致 也有可能是散熱器設計所導致的 都清理乾淨後 一樣對散熱器做拋光 可以比較清楚看到CPU的散熱器上有一個小凸面 https://i.imgur.com/uLa7nbA.jpg
https://i.imgur.com/tAvQoQp.jpg
看來是對CPU的散熱比較重視的設計 加厚也有益於heat spread 這在MSI GE/GT也看得到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避免銅片短路到AMD的CPU周邊的排組 不過顯卡端確實散熱膏有點問題 ------------------------------------------------------------------------------ 這台機器處理完前後的溫度 清理前: https://i.imgur.com/qTO8rCe.png
單燒CPU-最高溫89度 後來功耗被限制在30W 但風扇轉速非常高 其實就是惡性循環 https://i.imgur.com/MPQkywm.png
單燒顯卡就更誇張了 顯卡來到85度而且有偵測到熱點97度 功耗沒有太大影響落在60W左右 不過長時間燒機會開始跳紅字(100度) 就沒有特別做雙燒 CPU就已經82度了(15W) 清潔後(使用MX4散熱膏): https://i.imgur.com/fdZVf7U.png
單燒CPU 最大功耗將近60W 最高溫82度 功耗也來到正常的42W 而且風扇轉速相當低 https://i.imgur.com/JGnstLs.png
單燒顯卡 功耗算差不多 功耗時脈都略有提升 溫度最高溫僅75度 長時間溫度72度 熱點依然略高10度 CPU也是正常70度不到 看這溫度 必須雙燒一下XDD 看看這台機器的散熱性能 雙燒CPU/顯卡 https://i.imgur.com/AmXKWTe.png
溫度最高89/81 功耗60/68W 平衡在82/80 功耗30/56W 比較神奇的是顯卡功耗時脈竟然拉高不少 或許是預設跑分或遊戲模式這樣 還有就是可能有部分功耗被挪去充電 所以效能跑不出來 單就溫度/功耗來說 其實算是很不錯的表現了 可能也可以透過修改韌體讓溫度效能更好 估計用上液金的話CPU功耗可以拉到35W或更高 搭配軟超頻維持在高時脈應該還OK 單純玩遊戲的話顯卡散熱還有一點點空間 可以考慮用after burner或ASUS自帶的控制中心小超一下 -------------------------------------------------- 處理完後朋友是滿驚訝的啦 因為也在旁邊看著處理 後續回家打遊戲都不會卡頓了呢 舒服 聽說現在逢人就說他有多印象深刻XD 不過這台機器基本上不屬於效能機 如果是做立軸(轉軸在出風口上) 會比較好一點 不過這一樣也是消費者決定的 產品開發前也都會做市場調查 個人是認為產品線就應該做切分並且定位清楚 效能機 或宣稱是效能機那就該有效能機的樣子 需要攜帶性應該著重在重量 尺寸 續航 厚度反而可以厚點 剛性跟擴充性IO口也會更好 若以現在晶片製程 能給到35W~45W的效能也已經非常好用了 大概35W是個切分點 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的機器S2 Air真的非常難得 包含同模具15.6吋的code01也是 說簡單點 這才是laptop嘛 筆電還是應該回歸攜帶性 但要能讓廠商做到放心切分市場 消費者素質還是很重要 如果什麼都要 或是只看外表 那出風口藏轉軸的笑能機永遠都大賣 畢竟所有的訓練都告訴你不要去教育客戶 但我認為還是應該回歸科技產品本質 並且能有不同的產品去競爭 而不是趨同設計 ----------------------------------------------- 10/26 拖沓了半天的code10 千呼萬喚下終於推出了 非常之讓人失望 11800H據說只給50W 風扇藏轉軸 RJ45口晶片缺貨所以拿掉了 電池70WH還算可以接受 但個人認為應該要叫F6 pro 除了模具一樣外 設計語言也不太對 因為跟"大家"(code其實是很小的受眾 IT人員) 心中想的code10還是不太一樣 甚至考慮價格可能會拿機械革命S5或其他機器替代 有96EU 小超一下應該也可以超過35W https://i.imgur.com/5M7oQY3.png
有觸控板當數字鍵盤的功能 --------------------------------------------------------------------------- 處理G14同天也處理另外一台code01液金 也是有感的衰退了一陣子 結晶也差不多了 https://i.imgur.com/0mA5Ybm.jpg
去年查了一下是10月初弄得 差不多一年左右 這也是我一直說的大概8~12個月就會結晶 上次有處理過另外一台GE63 也是有上液金 大概是過一年多才處理 結晶的更嚴重 要處理乾淨非常麻煩Orz 所以有使用的最好還是定期處理一下 有趣的是最近有朋友買了G15 GA503 1.9kg的新模具 搭5800HS 買50K不到我滿驚訝的 聽說也是有用液金 應該也是暴力熊的方案 然後排組做絕緣 看有沒有機會拆看看 我也跟他說明了一定會結晶 而且衰退的很快 加上目前的方案量都太多 可能有頂開風險 有特別讓他去問華碩客服 保內有沒有更換液金的服務 得到的答案果不其然是沒有XD 或許是沒有設備(華碩是用機器手臂上的) 或許是人員沒有訓練 施作上最主要還是怕短路 但目前中國ASUS的網點就我知道是都有能力現場處理 看皇家什麼時候跟上w 或是看他衰退之後有沒有機會拆給大家看吧 有時間也會測試看看實際液金表現 目前暴力熊的方案看起來還有另一個嚴重的問題 核心溫度不均 意味著液金可能不均勻 跟這台G14一樣的狀況就是 局部的熱阻高對晶片溫度影響是很大的 有機會再看有沒有時間寫文章科普一下熱阻的觀念 一樣的發熱量(需要解的熱) 不同熱阻溫度是差很多的^^ 熱傳是由溫度差驅動的 發熱功耗決定需要的熱流有多大 就要看散熱器的能力 只看發熱不看熱阻就跟只看電壓不看電阻一樣 熱流好比電流 需要這麼大的電流電阻要小 熱阻越高 溫度差就越大 晶片溫度就越高 熱阻不只受散熱膏材質厚度(&均勻與否)影響 散熱器也是 銅管彎折 鰭片面積 熱阻的效應是很多因素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當然實測還是最準 但所謂熱傳瓶頸就是熱阻 有很多手段處理 包含也有人在散熱器銅片熱管接合處補錫膏 更換散熱膏 拋光等等 大概就分享到這邊 --------------------------------------------------------------------------- 更 雖然也不喜歡老廝 但可以看看這個案例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p3ZSMocl4
GX550LXS i9+2080 還有液金 AAS CPU燒壞了 基本應該是記憶體通道問題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都沒有更換液金 液金大概第一年結晶之後就持續惡化 結晶的熱阻比散熱膏乾掉還顯著 長時間高溫 直接燒壞了 打開也可以看到結晶很嚴重 僅分享一個案例ㄚ就是說 液金不是萬能 好用但要養護他 定期更換 不然就用散熱膏就好 第二呢 效能機該是什麼設計就是什麼設計 過分的薄 代價很大 這是物理限制 不是掛個12V甚至24V風扇可以解決的問題 為了薄 天天吵得要死 本末倒置了啊 某台HP也是這樣搞 很薄用12V 但2.4kg 看了快笑死 估計PM自己都不懂自己在做什麼ㄏㄏ 然後最後再靠文案騙 對 這個在我看來就是騙 或是起碼文案給理工背景的看過 希望大家看過都可以當個聰明的消費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78.77.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shopping/M.1636583390.A.B5E.html
jenq0011: 推 42.72.54.71 11/11 07:53
yang5d2008: 好文推 69.242.69.221 11/11 08:40
idxxxx: 推 111.240.69.25 11/11 09:23
odddriver: 看完我都想拆機清潔了>< 223.136.18.64 11/11 09:57
一直有在推阿 該清要清 定期察看 不是變熱才處理 故障率是跟溫度指數上升的 你可以看下更新的案例
QBRoboT: 是說,華碩的PM在產品開發的一些決策上 60.249.187.94 11/11 09:59
QBRoboT: ,都能壓過研發部門的主管惹,不然怎麼 60.249.187.94 11/11 09:59
QBRoboT: 會有這麼多奇怪的設計跟規格ㄎㄎ 60.249.187.94 11/11 09:59
想做的多 能做的少吧 AAS也不見蹤跡 最主要還是入塵太嚴重 還有液體侵入 但華碩RD的一些東西算真的有在投入啦 比如觸控板雙螢幕/數字鍵 風扇葉片設計 LHP導入 但說真的 每次看到我都還是要說 華碩加油好嗎XDD
freedls: 這種文必須推113.196.176.124 11/11 10:46
NeverEnd129: LEO大的文必須推 專業~ 163.22.109.211 11/11 12:42
yehuan: 推一下 114.37.28.28 11/11 12:45
感謝各位 補充一個我覺得很好笑的事情 G15那台是塑膠機身 在底殼靠近右側轉軸的地方有個縫很大 學弟第一時間也拿去原店家要更換 想說可能是有撞到或是斷卡榫(他有升級RAM) 哀呀 結果拆了一台新的 一樣的位置 一樣的問題 熟悉的感覺最對味XD 難怪有傳言QC預算達不到公差 那就加大XDD 看起來是同批次都這樣 以華碩品牌力跟這個價位來說 滿奇怪的 不過類似情況各大品牌都有XD 塑料機身比較沒辦法
pirrysal: 推薦大大的好文章 118.160.3.158 11/11 17:02
Jxn: 推推223.136.104.225 11/11 17:26
ETTom: 好文 推~ 滿喜歡這種文章的 123.194.23.197 11/12 09:06
哪個部分XD 希望不是開噴的部分XDDD 有興趣可以a我ID 有時間才有辦法發文 這台其實也處理好很久了
ppjjmann: 同是G14 最近也跳出風扇問題180.177.119.226 11/12 10:03
要清要快哦 電子零件要掛沒有在跟你客氣的
dougchen: 好文推,這環境是多髒... 49.216.175.160 11/12 18:16
主要還是薄機 然後沒有定期處理 惡性循環 放臥房之類的應該滿容易的
chujianfeng: 推111.243.145.151 11/13 11:45
雖然也不喜歡老廝 但可以看看這個案例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p3ZSMocl4
GX550LXS i9+2080 還有液金 AAS CPU燒壞了 基本應該是記憶體通道問題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都沒有更換液金 液金大概第一年結晶之後就持續惡化 結晶的熱阻比散熱膏乾掉還顯著 長時間高溫 直接燒壞了 打開也可以看到結晶很嚴重 僅分享一個案例ㄚ就是說 液金不是萬能 好用但要養護他 定期更換 不然就用散熱膏就好 第二呢 效能機該是什麼設計就是什麼設計 過分的薄 代價很大 這是物理限制 不是掛個12V甚至24V風扇可以解決的問題 為了薄 天天吵得要死 本末倒置了啊 某台HP也是這樣搞 很薄用12V 但2.4kg 看了快笑死 估計PM自己都不懂自己在做什麼ㄏㄏ 然後最後再靠文案騙 對 這個在我看來就是騙 或是起碼文案給理工背景的看過 希望大家看過都可以當個聰明的消費者 ※ 編輯: leo840908 (112.78.65.99 臺灣), 11/13/2021 23:16:23
QBRoboT: 有跟皇家的工程師聊過,他們說液態金屬" 59.127.200.82 11/14 01:06
QBRoboT: 基本上"是到筆電壞掉都不會有硬化甚至晶 59.127.200.82 11/14 01:07
QBRoboT: 化的問題,因為散熱器有設計成密封的機構 59.127.200.82 11/14 01:08
QBRoboT: ,還說會硬化晶化有可能是接觸到氧氣所造 59.127.200.82 11/14 01:09
QBRoboT: 成的,如果客人想換他們也OK(不論保內外 59.127.200.82 11/14 01:10
QBRoboT: 或原廠自備),然後還強調說,建議不要自 59.127.200.82 11/14 01:11
QBRoboT: 換,因為液態金屬的成分有重金屬,建議要 59.127.200.82 11/14 01:11
QBRoboT: 換的話送原廠讓他們處理回收液態金屬 59.127.200.82 11/14 01:13
QBRoboT: 分享個陪同事跑子龍任務問到的資訊~ 59.127.200.82 11/14 01:16
leo840908: 要馬他唬爛 要馬給他資訊的在唬爛XDD 112.78.65.99 11/14 06:07
leo840908: 原廠自己文件寫無毒低毒性餒 結晶不是 112.78.65.99 11/14 06:09
leo840908: 氧化造成 是能量通過相分離固溶的結果 112.78.65.99 11/14 06:09
leo840908: phase separation我寫過了 合金都會 112.78.65.99 11/14 06:09
leo840908: 散熱器再怎麼密封他沒有抽真空施作 112.78.65.99 11/14 06:11
leo840908: 他講的密封應該是絕緣那塊 完全搞混 112.78.65.99 11/14 06:11
leo840908: 純鎵不會結晶 但純鎵不能直接用熔點 112.78.65.99 11/14 06:12
leo840908: 流動性附著力都不好 一定要加其他金屬 112.78.65.99 11/14 06:12
leo840908: 基本上無毒 除非有鉛那類 112.78.65.99 11/14 06:12
leo840908: 原廠保內能換的話當然最好 台北的皇家? 112.78.65.99 11/14 06:12
QBRoboT: 是在南部的皇家問到的 101.9.44.141 11/14 13:38
leo840908: 那就是內部自己沒說好w 還有一個問題就 112.78.65.99 11/14 16:03
leo840908: 是 就算不是結晶的衰退 是因為灰塵 112.78.65.99 11/14 16:03
leo840908: 那你設計給我可以風扇單獨拆下來啊啊啊 112.78.65.99 11/14 16:03
QBRoboT: 我當時跟他說,網路上看到光華的皇家不給 60.249.187.94 11/14 17:25
QBRoboT: 幫換自備散熱膏或液態金屬的,他就說沒吧 60.249.187.94 11/14 17:26
QBRoboT: 他說他們那家就全部都照價目表走,所以自 60.249.187.94 11/14 17:26
QBRoboT: 備他也覺得OK 60.249.187.94 11/14 17:26
ce270651: 推 好讚 27.53.145.214 02/01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