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ptic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曲折率,我印象中 kramnik 大概有寫過類似的詳細討論 他有把很多鏡片的各種參數都用公式化清楚的表現與計算出來 (不過最近好像又很少看到他[她]的文章了 @.@a) 把你的問題分成 折射率[曲折率] VS 球面/非球面 兩組參數討論好了 [其實從光學的角度,折射率與表面幾何,等於也差不多是全部的參數了, 頂多再加個薄膜的透光率參數 =口=a ] 折射率的作用是,讓光在該材料時,彎曲光線的效益提高,但是當折射率越高時, 光就越容易發生色散[三菱鏡的分光,就是利用色散的物理] 色散會容易使眼睛感覺疲勞........ 但折射率越高,因為彎曲光的效愈高,使的鏡片做比較薄,就可以有一樣的效果, 可以使鏡片輕量化,但是高折射的材料也比較貴。 [折射率最高的材料是鑽石 :D] 曲面的效果,目前我聽過兩套說法 第一套:球面:技術性好做,光學性較好[對自己眼睛], 易造成離軸光的形變,對臉形不美。[對別人眼睛] 非球面:技術難做,光學性略差[對自己眼睛], 形變較小,臉形較美。[對別人眼睛] 第二套:球面:技術性好做,光學性不好[對自己眼睛], 後面一樣... 非球面:技術難做,光學性最佳[對自己眼睛], 後面一樣... 對別人眼睛看你的臉形變效果,這邊較有共識,但對自己眼睛,則是兩派相反的說法! 我自己的一套:其實形變在於,軸對稱的透鏡本身就會有 Fourier Transform 的效果, 人眼的水晶體,本身也一樣會形變,但是大腦自動把視網膜的影像修正回去。 如果用軸對稱的圖形,例如一個圓形,通過一個軸對稱的透鏡,就不會有任何形變了。 因此形變與否,是被觀測物,透鏡光學性,觀測點,三組共同的效應總合 kramnik有提供國外用光學追跡法所設計出最佳光學性的鏡片[像青蛙眼的那個] 我想別人看你的臉,大概會很好笑吧! :D 我個人傾向第一套的說法,但是因為相機的底片不是圓形而是方形, 才會出現非球面的光學性較好的說法... 如果你度數不高,我傾向建議選用低折射率的球面鏡,度數中等的, 則選用鏡框不要太長的,則可以在鏡片上比較經濟的挑選。 較高度近視的,選用高折射率的鏡片時以鏡片重量為優先考量, [把折射率做為鏡片輕量化的參數] 而球面非球面則是美化的參數,鏡片的目錄會有,球面非球面兩種厚度的差異, 可以把厚度較薄得當作對臉的修是效果較好。 我得挑選優先順序為,折射率[輕量化]->球面非球面 折射率能低一點就低一點,能用球面的就用球面的 [ 似乎便宜的反而比較好 :D ] 以我配的SEIKO鏡片為例,550度 650度 , 我只用到1.64 單非 而已 我考慮的出發點是自己的舒適度,輕量與減少眼睛疲勞... 致於別人的舒適度[我臉形的變化],比較不是我考慮的重點 :p 雖然是做最經濟的選擇,不過每次人家聽到我的價錢,都說我在騙他 =口=a 是好鏡片,高價鏡片中的最經濟選擇阿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205.180
handsomeniu:這是炫耀文= =+ 關鍵字:SEIKO 12/11 14:28
kevin75218:已奉上500p 未稅XD 雖然我看不是很懂 12/11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