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B.小康~小富組補完 6.Fujifilm Natura S/Black Fujinon Super-EBC 24mm f/1.9 新品約10000 [生產中] 有史以來光圈最大的24mm級距自動相機,早年45mm f/1.7的老相機看得多了 24mm還能做到f/1.9這可還是頭一遭,超廣視角(24跟28差的可多了)配上超大光圈 再搭上同名的1600/33底片在室內可說是無所不利。Super-EBC鍍膜一貫完美 Fujinon風格,對於東方人膚色有最佳詮釋,抗耀光能力也為人津津樂道。 不過,由於鏡頭表現太過突出,相較之下壓縮了機身表現空間,這個價位的機種 沒有曝光補償實在是一件有點奇怪的事(Black那台才有做),我比較可能考慮的是 同廠的KLASSE而不是NATURA Black。轉念一想,把NATURA當成一顆24/1.9的Fujinon 鏡頭來用,倒也還蠻划的來的XD。倒是Fujifilm如果能再帶種一點,出一台貴一點 的光圈先決版NATURA,相信會更令大家滿意。 C.大富~樂透組 1.Leica CM Summarit 40mm f/2.4 新品約售30000 [生產中] 新一代有錢人相機的代表XD,沿用自Minilux的Summarit 40mm f/2.4,是一顆除了 Leica原廠與Leica用家之外,世界上千千萬萬愛好者也都非常滿意的一顆鏡頭。 改良自Minilux的CM除了切掉近1/3的贅肉外(以使用40mm鏡頭的相機而言算是很不錯 的表現),操作性也有所進步。其中最大不同是將機頂的LCD改到機背加大面積後 再加上冷光,還有將電源開關與光圈控制轉盤分離(在我看來非常受用,Minilux 在開啟電源開關時常會誤觸到上方的A/MF設定轉盤,搞出一堆失焦照片) 並改進控制轉盤設定使其不易誤觸。電源開關位置個人覺得很有L-CA風格 (目前非滑蓋機種最好單手開機的我認為是T5)。有內建閃燈(出力蠻大的,有GN14) 還附有熱靴也是小相機僅見(GR-1v是外設PC接點)。CM使用者最大的不滿當屬 對焦太遲緩,而且自動對焦系統容易出包失焦,除此之外,CM確實值這個價錢。 2.Nikon 28Ti(35Ti) Nikkor 28(35)mm f/2.8 發售時價約28000(25000) [已停產] 非常具有仿古趣味的小相機,機頂的4指針視窗取代了現今電子相機慣用的LCD 即使在關機後依然可以顯示及改變相機設定堪稱一絕(一直覺得RD-1是抄這個的) 一機兩賣是我覺得Nikon非常聰明的地方,同樣的機身設計換上不同的鏡頭 可以吃下非常廣泛的客源(就買得起她的人而言)。Nikkor鏡頭維持標準作風, 成像非常銳利,中性發色及良好階調控制使得35/28Ti拍黑白也有好表現。 機械指針式顯示同時經常成為嫌棄的焦點,不少人抱怨指針容易誤判, 對於高速機動性需求的場合而言,28(35)Ti並不是那麼適用。 3.Minolta TC-1 G-Rokkor 28mm f/3.5 發售時價約28000-31000 [已停產] 入手TC-1這件事,是板主自認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TC-1一直有層神秘面紗,由於超高單價與極低的產量(全盛月產160,末期月產20) 使得一般人即使去專業器材行都不一定能一親芳澤。TC-1第一過人之處是體積, W99*H59*D28(mm)在功能這麼完整的相機等級中,至今仍無機能出其右。 TC-1的鏡頭也是一大賣點,Minolta改良自與Leica共同設計的M-ROKKOR 28/2.8 為了成像品質與體積的考量,最大光圈縮為3.5,5片5群的組成包含3面非球面 (1片雙面非球面鏡片,1片單面非球面鏡片),搭配Minolta最引以為傲的鍍膜技術 G-Rokkor 28/3.5擁有驚人的解像力(光圈全開的MTF值打垮許多鏡頭縮到f/8的表現) 極佳的抗耀光性與完美的階調再現性(我聽過有人光是看到原廠付印的TC-1目錄 就想把自己拍的正片全部丟掉,黑白攝影品質公認與Leica M鏡並駕齊驅) 優秀的操作系統使得TC-1相當易用,轉盤+搖桿可以非常快速的進行設定,而且 關機後不會改變!點測光按鈕繼承Minolta SLR血統,容易使用並兼具AEL功能, 曝光補償正負四級,22段手動對焦設定與455段被動式對焦,4片4群的觀景窗 包含了3面非球面鏡片還帶視度調整功能(神經病orz),資料螢幕有照明燈 觀景窗可即時顯示對焦距離與快門約數,暗處有對焦輔助燈...你不難想像Minolta 的變態(指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工程師們是花了多少心力在研發TC-1。事實上, TC-1的命名由來便是來自"The Camera One"之縮寫,足見Minolta是多以她為傲。 但TC-1的小體積也造成一些弊病,首先是反應速度較慢。由於體積極度縮小 TC-1的體內只有一顆小型的主要馬達負責所有運作,這使得對焦/快門/過回片 無法同時操作,反應時間較長。而全手工組裝的TC-1其精密程度遠超出想像 只有日本原廠的唯一一條生產線有能力維修,一但故障,其花費相當嚇人。 不過若不考量上述情形,TC-1絕可成為135輕便相機的完美標竿。 更正啟事 μ[mju:]-II的35/2.8鏡頭經查為4片4群組成,包含一片單面非球面鏡 T5D的發售時價經查為5000左右 GR10的發售時價經查為6000上下 特此更正 還有,AGFA的機種跟老機我不熟...看有沒有板友要寫吧= =a -- 「如果人的今生是為了彌補前世的一切, 那我的上輩子大概長的像金城武或林志玲;而且肯定比吳宗憲還花心個100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5.120 ※ 編輯: HITACHI 來自: 218.166.65.120 (12/18 02:20)
cycloneye:呵呵~我發現你沒寫到Rollei35系列 12/18 02:31
liquormania:我剛剛才在EBAY上敗一台 ROLLEI 35SE 好貴(泣) 12/18 04:02
Trovaldsa:推TC-1啊 很好的機子 之前有幸 摸過他 XD 12/18 08:17
roukyo:一夜未眠推~好文要打睡眠難顧 12/18 08:34
liarboo:大推阿...不過,這是要我去拼樂透嗎~"~ 12/18 10:52
boyo:這是TC-1勸敗文 ><" 12/18 11:03
boyo:明天去簽樂透好了 Orz 12/18 11:08
Bien:這是TC-1勸敗文+1 12/18 12:42
liquormania: 勸敗文+1 想敗還找不到 = =" 12/18 13:05
wondereye:借轉個人版 12/20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