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etheia (cOnJeCTuRe)》之銘言: : 上面那篇文章我沒表達清楚是我的錯, : 我想討論範圍侷限於照片本身就好,照片和畫作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 我們通常都認為攝影的作品是一種事實的符應, :   對於一幅相片而言外在世界是他的truth condition也只有這樣而已, :   照片最重要的就是傳達世界的真實面貌,我認為這是攝影成果的必要條件。 我們是誰? 通常又是誰的通常? 傳達世界的"真實"面貌這一點已經早就在攝影史的發展與傳播領域中被推翻了 這個議題就請你google一下~ 我記得本版好像也有討論過~ 羅蘭巴特用了"此曾在(That-has-been)"而不是"真實"的觀點來看待攝影... 你認為為什麼? 或是你不以為然? :   做不到就不算是照片。 請問怎麼判斷有沒有作到? 要反應真實的"什麼"? 你前面說"世界的真實面貌" 我可以假設你是在指"形體"的描述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想請問你認為以下系列反映了什麼"真實面貌"? 就你解讀出的內涵而言? 這些有達到你的要求嗎?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31nT-Hrv9GL.jpg
http://wx.xunchinet.com/rwys/UploadFiles_7480/200802/200822714160589.jpg
http://www.flickr.com/photos/yoa9986/2276988866/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stfanchen&b=5&f=1124645478&p=1 http://0rz.tw/ur5bf 是不是照片是誰說了算? 起碼你所持有的標準就我所知早就已經在攝影藝術中被揚棄了~ :   因此我反對相片中有任何的internal content,如果有,麻煩告訴我他從哪裡來? :   一個人拍的作品和一台機器由同樣的角度做同樣的曝光的作品, :   你要如何從兩張照片中分辨?  所以你認為這兩張照片不可能有相同內涵? 可以說明為什麼嗎? 還有假設的確無法從形似的不同作品中分辨出不同內涵...要如何論證照片沒有內涵? :    : : 很抱歉我知道那是什麼喔.... : : 我只是以為你想要引用這個事件來隱射後現代的拼貼是亂搞一通.... : : 事實上索卡事件應是針對美國學術界(事實上台灣也是)長期以來的癥結... : : 即只管衝發表量不管發表品質的問題.... : : 另外一個事件是三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為了反動..製作了一個論文產生器... : : 將生產出的論文到處去投各大研討會與期刊.... : : 最後有一篇名叫"挖土:探討其如何典型地合併,與去除其 多餘部份之方法論"被錄取 : : 我相信有唸過碩士的大部分人都知道這種亂象是高等教育的結構性問題 : : 包括教授升等考核.. 大學評鑑標準.. 以及高等教育商業化等等都是元兇 : : 而不是單純屬於單一期刊~ : : 拿這件事解讀成是後現代文化研究學門的專屬問題...? : : 更不能拿(誤解的)學術環境問題完全概括當代藝術發展問題... : : 過度解讀也不是這樣子作的 : 不,高等教育本身並不會造成如此的現象。 喔 你說了算? 今天是因為這裡不是八卦版... 就先不爆料了~ XD : 把問題歸咎於社會制度,或是已有的甚麼結構性問題都是鬼扯才是過度解讀, :   這對改善人類現狀根本於事無補,反正是大環境的問題,不是我們這些小人物的錯嗎 所以改善制度的目標也是於事無補? 一個人犯錯 可能是他的錯 一群人犯錯 肯定是個人的錯? "結構性問題"這個詞不是拿來推託用的.. 是拿來避免見樹不見林 治標不治本 : 這件事情的確是對後現代文化研究的攻擊之一 有興趣的話 : 西哲版幾年前討論過這問題  : 但或許你不把他當一回事就對了 我沒有說後現代文化研究沒有這樣的問題 我是說這問題"不專屬於"後現代文化研究~ 因此你要用此來推論當代藝術有錯誤的話... 那麻省理工是不是也該有錯誤? 理科教育是不是也有錯誤? 還是說挖洞有錯誤? 這推論很薄弱嘛~ 而且你有個前提是"後現代文化研究的問題與當代藝術有直接相關" 這個前提本身就不合理啊~ 難道當代藝術家都是參考後現代文化研究來創作? : : 是你摻在一起作撒尿牛丸... 不是學者分不出好壞..... : : 充其量只能說那些學者沒在審....(或是研究生審核 ^^") : : 你不了解當代藝術... 怎麼認為當代藝術"有錯"? : : 我第一次聽說原來藝術這東西是有"對錯"的 : : 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不過是你過去的舊經驗還有偏見~ : : 還是說判斷標準是你上面那令人啼笑皆非的過度解讀? : : 但你一開始並沒展現這樣的脈絡... 你只是一直在說好或不好 : : 如果你一開始就這樣回問題就簡單多了~ : : 那麼我現在請問你... 怎麼判斷色彩和環境對應的"正確與否"? 標準如何建立的? : : (我又一次聽說原來色彩和環境對應是有標準答案的啊) : : 你的標準還不是透過學習得來的~ : : 那麼你沒有學習理解當代藝術就說那是鬼東西 豈不是用過去的學習抗拒未來的學習? :   我採取的是一種T-theory的判斷方式,或許你喜歡也可以叫correspond theory 阿鬼 你還是說中文吧~ :      : 我也沒說過當代藝術是鬼東西阿,我只說他有問題或是有錯。 :   鬼東西是不會有錯的,unfalsifiable 那鬼東西是指....? 後現代文化研究? 還是...? 很抱歉花時間猜測真的很累~ : : 看來您似乎沒有睡飽~ : : 我哪句推文有說原po"拍得不錯"~? : : 我是說他構圖不錯..有一種真..能夠面對影像本質... : ^^^^^^^^^^^^^^^^ : 這就是拍得不錯阿 還是你也另有言外之意? 以下說明了~ : : 根本沒有對他的作品整體作出化約的價值判斷.... : : 一味地說拍得好拍得棒..像DCView的罐頭回文那樣的確是毫無任何實質幫助... : : 但最最最起碼這對新手來說多少還有一點鼓勵作用..刺激對方繼續努力下去... : : 你的酸文不但沒有指出任何問題... 而且連那僅有的鼓勵作用都丁點不剩 : : 如果你只是淡淡地說"我不覺得這是好照片"... 取代明顯出自於缺乏理解的酸文... : : 起碼我會尊重你的偏好~ 就像我尊重那些只說"好"的朋友一樣~ :   甚麼叫做化約的價值判斷? :   化約(reduced)和價值判斷(value judgment)是怎麼連在一起的? :   你要把價值判斷reduce成甚麼?還是你要把甚麼東西化約成價值判斷? 本句中"化約"是形容"價值判斷" 我想表達的是兩方面的簡化... 一方面是不談論個別細節的作用 簡化成一個整體的價值判斷 另一方面是對於一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創作 用價值判斷取代評析 這本身是一種簡化 化約和價值判斷是怎麼連在一起的? 我想它們只是單純的形容詞與名詞這樣的關係~ (動詞是"作出") :   你是要說我沒對他的作品整體做出適當的價值判斷嗎? :   如果是的話,那你為什麼要用"化約"? 因為我習慣 不然你為什麼要烙英文專有名詞? :   你刻意胡搞一些看起來很深奧的用語,化約,判斷,取代,理解,商業化, 那恐怕是因為我們根基的領域不同 而不是因為我刻意用什麼很深奧的用語 就好像我不會說用火星文回我的人刻意用什麼很深奧的用語~ 除了"化約"之外...你列的其他詞彙我國小寫作文就會用了~ 深奧在哪裡? :   結構性問題等等的詞彙,我想這才是欠缺對彼此的討論尊重吧 :     我都已經列出幾個影響的制度環節了.. 還不能用"結構性因素"? 難道是我要負責嗎? 不然請教您需要什麼資格才能使用這些詞彙? 您不但決定攝影該如何..什麼是照片.. 怎樣算好照片..後現代文化研究有沒有價值... 還要決定我的用詞是否夠合理夠尊重... 真是能者多勞阿~ ^^" -- --------------=======火線救援=======-------------- "Be not overcome of evil, but overcome evil of good." 不必戰勝邪惡 而以善良將之克服 羅馬書12章21節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214.227 ※ 編輯: Boyen 來自: 220.130.214.227 (03/14 00:18)
turtleknight:看完這系列,我明白了哲學如何誕生。 03/14 00:50
flashring:樓上,快別這麼說,基理來說,哲學是科學之母。 03/14 01:16
flashring:尤以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藝術,心理學等,都可歸為 03/14 01:17
flashring:哲學的分支。只是哲學系目前常被其他系學生嘲笑而已... 03/14 01:18
Boyen:我們學校哲學系學生常來修廣告系的課 然後都比我們強 囧 03/14 01:23
turtleknight:噢我開開玩笑啦XD 如有冒犯真抱歉~ 03/14 02:13
rock780306:恩 哲學的分支才有美學 03/14 03:24
fungy:喜歡這些照片XD 第一眼就給予無思考過的衝擊 03/14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