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剛剛回了一些問題,想說跟底片也有點關係,也請大家不吝指教。 若有不妥,就刪了吧! 作者: bang504 (午夜遊園地) 看板: photo 標題: Re: [討論] 持續燈 V.S. 閃燈 時間: Tue Jul 7 13:39:37 2009 ※ [本文轉錄自 DSLR 看板] 作者: bang504 (午夜遊園地) 看板: DSLR 標題: Re: [討論] 持續燈 V.S. 閃燈 時間: Tue Jul 7 13:32:50 2009 持續光源與閃燈在底片上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在數位上的差異, 也是有的,不過,沒那樣明顯。 在底片上,因為曝光時間的不同,所產生的顏色漂移跟特性曲線的 改變,使得以拍高反射性物體的商業攝影師,很喜歡用持續光源。 理由是因為,在微調光源位置的過程中,可以做到接近所見即所得 的狀態。尤其當你在拍小東西的時候,前面擺了十多片小卡紙做的 反光版跟消光版的時候,閃燈的模擬燈就比較難提供那樣準確的想 像。另外就是,富士的燈光片在使用持續光源時,因為需要長時間 曝光(快門低於1/2s),在曝光過程中因為相反則不軌原理的關係 使得亮部產生冷冽的金屬質感,卻又不會過亮,以及些微偏冷的色 彩漂移。所以,持續光源廣為國外拍攝高反光的商品靜物攝影師所 採用。 在數位上面,因為長時間曝光對於CCD/CMOS的影響,相對於底片來 說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影響方式也不同。 眾所周知,數位相機的長時間曝光的效果是比較弱的。從原理上 來說,光電反應的過程是光子打到CCD 上面,產生電位差,再轉 成訊號,彙整傳送到AMP 然後D/A Converter,jpeg or Tif則再 進Color Engine。這樣的過程,如果在曝光足夠的情形下,光子 可以順利的轉換成訊號,但如果是低光源光子進來的分佈會比較 不均勻,加上長時間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以及為了增加訊號強度 所必須的加壓(電壓)程序,使得訊號在CCD 到AMP 的過程中產 生過多的熱能(試想,電子擠在奈米寬度的通道上以光速前進, 一但時間過長或是電壓加大,所產生的熱能當然會形成熱燥訊) 相對於底片相機,數位相機對於曝光的寬容度是相對的低了一些 色彩透度也稍低一些。所以,光線的塗佈模式,對數位像機來說 更相形重要。一般來說,過於細膩的階調對數位像機來說,是比 較難以展現的。尤其是在拍攝High Key/Low Key等低反差的影像 上,更是明顯。比如說,White on White/Black on Black 的影 像上,數位像機比較容易喪失細節。如果改用階調較為柔軟的持 續光源,則可能因為第六階半到第七階半的層次不足,使得影像 變得沒有細節,並且產生過多的燥訊還有白平衡漂移的現象。 綜合以上的原理來說,兩種光源因為兩種成像方式的差異,而產生 些微不同的影響。主要都是因為紀錄媒材所產生的影響,而非光源 本身的因素。基本上,光學的理論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不外就是 色溫、演色性、鏡頭透視、波長、干擾、繞射、波動及粒子雙重性 等等幾個議題。後端輸出所產生的差異,大多來自紀錄原理上的差 異所造成的問題。 以上,參考就好! ※ 引述《aloke (人生有一半是失眠)》之銘言: : 請問一下 : 假設拍攝的東西不會動,持續燈跟閃燈的差異 : 除了持續燈比較耗電、然後可能曝光時間要比較久之外 ~ : 還有什麼缺點嗎 ?? : 我最好奇的是假設兩種燈的燈罩形式都一樣的話,光質還會有差嗎 ?? : (應該就只是色溫不同了 ?) -- 如果意義本身存在, 意義反覆便成為物觀的緣起. http://www.wretch.cc/blog/bang5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64.95 bang504:轉錄至看板 PhotoCritic 07/07 13:33 -- 如果意義本身存在, 意義反覆便成為物觀的緣起. http://www.wretch.cc/blog/bang50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64.95 ※ 編輯: bang504 來自: 125.229.164.95 (07/07 13:40)
zeolite:一些失敗作,用的大多是瞬間光 07/07 14:58
turtleknight:http://tinyurl.com/m8k9pd 參考 07/07 15:35
turtleknight:sorry 連結貼錯 http://tinyurl.com/mhrrr9 07/07 15:36
bang504:我修正一下用詞,所謂寬容度的問題,我指的是 D/A 的問題 07/07 16:21
bang504:也就是說在6.5到7.5階的中間,數位是比較硬的,層次比較少 07/07 16:22
bang504:另外 對照的是正片 用負片可能 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07/07 16:33
bang504:另外,雖然數據是這樣說,回歸到眼睛來看,我想,所有人都 07/07 16:34
bang504:有經驗就是CRT的顏色總比LCD來的不刺眼。展示方法跟原理, 07/07 16:35
bang504:總是要回歸到人眼為主,而不是生冷的數據。個人經驗 07/07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