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oyen (外星人)》之銘言: : 有趣的議題 簡單回應一下~ : 我從第一篇文章看來.. 你的問題應該是探討影像與青少年自我認同建構的關聯(?) 找回第一篇文章 我的重點擺在'90的國中和高中生 (這是對象範圍 以外先不考慮) 對於影像的強烈依賴 這些依賴來自於他們需要影像為他們發聲 拍自己 拍朋友 也拍他們面對的衝突 比方說活動的環境有什麼特徵等等 (但我也是借他們的手機才發現這些照片 會擺在網路上的畢竟是另一批) 不完全藉由網路建構 但網路上擺著的確實是他們對自己的認同的展現 這是我在意的 他們藉由什麼材料搭建對自己的認同? : 如果這假設沒錯的話.. 我們在往下看~ : 如果我解讀的沒錯.. : 那麼"底片機"議題的出現實在讓我感到突兀~ : 為什麼是"底片機"? 因為你抬頭看一下版標 "In Film We Trust" 我承認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自找麻煩 : 影像與自我認同這樣的關係 很大一部分建立於影像分享上 : 單就這部分而言.. 數位相機的便利性完全是遙遙領先 這點您可能有所不知...手機相機之所以貼身很大的原因是他沒有機會外流 我看過一個很悶騷的小朋友 平常是個乖保保 但手機照片裡都是想辦法 把自己拍美美的照片 當然他的確是很有特色的小朋友 這時手機對他的關係 可能是告訴自己確實很美的好夥伴 不必分享 不想和不相干的人說 : 而且建構的方式來自於影像本身的內容以及語彙 : 那麼從"有柔順的黑白階調.. BLABLA"等條件去強調"底片相機應該更適合"的論調 : 看起來實在很弔詭 因為根本沒有什麼關聯 不 小朋友真的有審美觀 他們認的出影像上的紅紅綠綠是雜訊 相紙上的灰灰白白 叫做階調 不過這是要到了大學階段才能正式學習的了 (至少他們有看出安老的照片美在哪 不會只問 這張黑白風景有什麼好看) : "數位相機導致影像氾濫"似乎離題更遠~ 娟娟細流可以慢慢洗腳 變成大洪水就來不及細看了 我覺得眼睛疲乏是個很大的問題 : 你今天並不是在討論影像價值的問題 : 如果你要探討的是"影像對青少年自我認同之建構"... : 你是不是應該著墨在影像內容多一點? 我承認我的問題意識不太明顯 我也承認我找了老半天的文章 找不到專注於影像 的青少年研究 內容其實不是我們可以討論的 因為各位的背景應該不是在那邊 我想和各位討論的 是在這個接觸影像的過程中 有沒有可能找到像底片那樣 給人安全感的力量? : 而不是明明要探討內容的影響 卻一直停在媒材上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擴大回答嗎?篇幅有點大 我的攝影老師是相機,茲列如下 高中年代 35 3.5底片定焦傻瓜 可以強迫不閃光 他教我面對喜愛的開心玩在一起的高中好朋友 不要有顧忌的盡量留下痕跡 拍什麼都好 不要看鏡頭 不要停下來 拍下開心的每個瞬間 普利爾130萬小數位 吃四顆AA的他,在那個人沒知道記憶卡和數位是啥的年代裡 留下了數不清的自然開心的畫面 他教我要有意識的紀錄生活 以及用一個個用日期排列的資料夾寫日記 FM+30/2.8 50/1.4 高中時代我帶著他到處找同學拍個人照 雖然現在看很傻 但他教我什麼叫做挫折 以及解決問題 還有拍照的責任 大學時代 f80+24-135 nikon的點測光功能教我精準測光 以致於可以使用正片和黑白底片 benq c640 這台幾乎在淘汰狀態的相機教我就算是數位相機 也要認真對待每個影像 因為這相機給你的是充分自由 如果用不好那是你的問題 你要監督自己 Smena 8M 這台相機教我最重要的功課就是:相機也有生命 你要尊重他 你要和他討論 和他妥協 但至於最後是什麼影像 那是他的決定 用日本設計的精準相機習慣以後 他的這課確實是當頭棒喝 (用過的人應該懂) Olympus 35ECR 這台做工精美的RF教我如果你的程度到一個等級 你要懂相機設計者的用心 你要去想為什麼這台相機這麼簡單 卻能拍出好的影像 簡單的說 他教我怎麼信任P模式 海鷗4B-1 這台笨重的大相機 在朋友眼中是個可愛的大塊頭 帶他去淡水走路 沒有人覺得他是相機 這台相機教我的功課是 當1970年代內地經歷各種動盪的同時 這台相機和簡易的沖印條件是他們累積記憶的全部 如果你不懂得尊重他 說他爛 那你可能正在否定許多人的記憶形狀 (看過許多對岸文章在描述他 所以這樣猜想 不過搞不好不是實情) (據說TLR因為片幅和捲裝底片的關係 一直是新聞用途) 不知道耶...如果你要說上面的相機都可以dororo 我會覺得少了什麼 空空的感覺 : 如果你的問題只是很單純的.."什麼相機適合幫助青少年建構自我認同" : 我會說.. 就是他們拿順手的相機 你說對了.....我在他們這個年紀拿順手的相機叫做FM+30/2.8 我的小朋友有人玩三格 有人找海鷗 有人買8M 有人挖出家裡的老單眼EOS888 有個很酷的小朋友找出Konica EPJ少見黑色版 我跟他說 你快學怎麼用 上大學可以靠他把妹 (EPJ真的很可愛 ><") 也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激勵 讓我更深入的去想要怎麼幫他們吧 : 你多設定的條件.. 目前看來只反映了你的主觀偏好 : 而跟你想探討的議題無太大關聯 : 更甚者你的問題說不定更大.. 根本牽扯到的不是相機.. 而是媒體..是遊戲..是A片 : 另外一提.. : 所謂創意跟思想的東西.. 產出絕對跟輸入有關 : 如果輸入的知識..思維..觀點..角度.. 都是單一的 這我可以跟你說 他們的輸入複雜的恐怖 單親 經濟壓力 家庭關係破碎 學業成就低落 友情的交錯與不信任 傳統兄弟(姊妹)會的關係不再平穩 取而代之的是線上的患難兄弟 幫派問題 吸毒 抽煙 偏見 雛妓 許許多多 這確實是社會的現實 只是他們很少有正式管道被看見 但我也理解 這些環境和他們並不遙遠 加上網路的推波助瀾 這些問題變的更複雜 每次看到小三的小表弟在和網友聊天 心理都有股酸酸 唉.. : 不管是拿底片還是拿數位 認真拍還是隨便拍... 產出的東西都不會跳脫出來 : 頂多只是在技術上達到更高的完成度罷了 技術的問題可以揭開面紗 技術不是阻擋人使用影像的手段 至少這個方向我堅信不移 我只是看到他們的動盪與不安 而試圖找回從前親近的感受 希望這些觀點 這些面對影像的態度和親切感 能夠讓他們想起和訴說更多 更多 : 淺見~ 感謝你的發言!我覺得我們文章太多預設 太少解釋 容易讓人誤會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00.77.8
Boyen:我覺得你現在的問題在於..你在作客觀論述時太仰賴主觀印象 09/23 02:39
Boyen:底片帶給人的安全感力量 這是什麼東西? 每個人都感受得到? 09/23 02:40
Boyen:另外請問照片拍起來美不美 跟自我認同建構的關係又在..? 09/23 02:41
Boyen:雜訊是醜的 階調是美的 這種觀念從何而來? 09/23 02:42
Boyen:有些觀念是意識形態的展現 在論述時就得接受挑戰囉~ 09/23 02:45
ginnietulip:我的描述不客觀 因為我的個案範圍有限制 我本人也不 09/23 02:45
ginnietulip:客觀 因為我逆著潮流想要找底片合作找回一些什麼 09/23 02:46
ginnietulip:我相信不會每個人都能體會使用底片的感受 但90出生... 09/23 02:47
ginnietulip:這短短的三五年之內 台灣真的經歷好多改變 速度之快 09/23 02:47
ginnietulip:讓人不敢大意這些小朋友的生活受到什麼衝擊 09/23 02:48
ginnietulip:喔 忘了回應 那個小朋友很不喜歡人家說他美 尤其是他 09/23 02:49
ginnietulip:不喜歡的小朋友 我可以感受手機相機是他的好朋友 09/23 02:49
Boyen:那你是關注在使用底片的感受? 還是小朋友受到的衝擊? ^^" 09/23 02:49
ginnietulip:因為手機自拍可以讓他用螢幕確認他還是美的 09/23 02:50
Boyen:我只是不了解為何要把這兩者綁在一起討論 09/23 02:50
ginnietulip:底片的感受很難言說...我跟他們解釋底片的時候 也不 09/23 02:50
ginnietulip:知道該怎麼表達才好 至於他們的衝擊 那是綜合許多研究 09/23 02:51
ginnietulip:成果以及我面對各案的經驗 這裡畢竟不是教育版一類的 09/23 02:52
ginnietulip:痾....所以我到底要問什麼呢 真是好問題啊 糟糕 09/23 02:52
Boyen:喔 我只是請教第一篇的主軸到底是哪個? 這應該不複雜~ ^^" 09/23 02:53
Boyen:因為如果你只是要問.. 哪台底片機適合青少年? 09/23 02:53
Boyen:那應該不太需要扯到什麼自我認同建構云云吧? 09/23 02:53
ginnietulip:喔 好 哪台適合他們是設計給版友回答的問題 我第一篇 09/23 02:55
ginnietulip:的主軸是假設已知他們有許多話想說 底片是不是好方法 09/23 02:55
ginnietulip:底片相機有沒有辦法相手機那樣不帶攻擊性 09/23 02:55
Boyen:手機通常我們會認為它有更重要的功能 或許消弱了攻擊性 09/23 02:57
ginnietulip:我覺得是偽裝 在家長 老師 同學面前的偽裝 09/23 02:58
Boyen:但相機嘛~ 通常我們不就預設它是拍攝用的嗎? XD 09/23 02:58
ginnietulip:其實也不一定 像我提到的那台4B 大家就會問 這能照嗎 09/23 02:59
ginnietulip:當然也不能叫他們帶TLR 只是有沒有相似的做法 09/23 02:59
Boyen:所以簡單來說 要消弱攻擊性 不是有偽裝就是要靠包裝 XD 09/23 03:00
Boyen:不過我要提醒你一點.. 攻擊性也不只來自於器材本身 09/23 03:00
Boyen:而恐怕是.. 器材象徵的拍攝動機對於被攝者的意義 09/23 03:01
ginnietulip:對啊 這Sontag有描述許多 只是對於沒有經歷底片的'90 09/23 03:03
ginnietulip:來說 我覺得底片還有許多可以讓他們理解的事情 09/23 03:03
ginnietulip:而這些理解 或許可以從一直以來攝影的攻擊性裡解套 09/23 03:04
ginnietulip:至少Sontag舉例的Yashica 35GT至今已經是可愛的古董 09/23 03:05
ginnietulip:不再是包山包海的自動相機 09/23 03:06
ginnietulip:還有許多好討論吧 或許 不過現在蠻晚了 感謝發言~ 09/23 03:07
miaumiaumiau:我以為 拍照用什麼是拍的人自己決定的 XD 09/23 07:38
miaumiaumiau:「你用什麼拍照啊?」『我用心拍照。』 09/23 07:38
fotofolio:整串反覆看好幾次還是看不懂ginnietulip先生在在意什麼 09/23 08:53
ginnietulip:如你所述 畢竟我是在很特殊的環境看到這些事情 所以我 09/23 10:33
ginnietulip:也不確定我看到的是否別人能明白 09/23 10:33
ginnietulip:不也 當他們只有100/日伙食交通的時候 他們的選擇有限 09/23 10:35
ginnietulip:不過我是跟學生說 拍你喜歡的 盡力而為 09/23 10:36
dansy:只有100/日伙食交通 叫他們玩底片是要他們餓肚子嗎..... 09/23 13:58
dansy:不如教他們素描與美感訓練 練習用各種角度來觀察事物實在點 09/23 13:59
ginnietulip:是啊 所以我真希望教速寫 09/23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