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容我另闢戰場, 先整理一下我所看到的原作的狀況 (傳說中的臺灣研究生資料整理徵候群?) 我想原作應該是個感性的人, 而且對於底片機有豐富的感情跟記憶在, 所以在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時, 會提出大量的個人經驗、回憶,還有對底片相機的執著與感情, 然後大家就著一不小心就跟著 原po坐著他的時光機進到他的世界去了 (然後就一起脫離世界,忘記原本的議題了..XD)。 我想客觀上,原PO提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底片機如何在今後打入青少年市場」。 在主觀意識上, 他有著底片機是「相機正統」的個人情感,跟 「從底片機所學的任何光學原理、成像原理是必要知識」的先行預設。 在客觀上,原PO瞭解青少年的數位攝影文化, 是跟他們的便利的環境、朋友影響等息息相關的。 他們在意的不一定是攝影的美學, 而可能是比較想透過拍照來展現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訪問過的學生有人表示,他們是故意用自拍照裝酷、耍帥等, 想展現出自己的另一面), 透過拍照來宣示一種信仰 (例如lomo群的相機族追求一種隨性、不受理論拘束的攝影理念) 但主觀上,原PO又希望這底片的美學才是青少年所需要的 (但實際上,他們不一定那麼在乎那些原PO所以為的美學。) 所以狀況變成, 當企圖討論「如何在青少年市場推廣相機」這個客觀問題時, 原PO卻以個人的信念來幫「底片相機」作推銷, 而忽略了「這個市場的需求是什麼?」「這個市場有什麼特色?」 並跳成「他們的需求=底片相機=真實需求=我的想法」。 然後就一直沒辦法進入討論, 只看到原PO談到關於自己跟相機的歷史。 如果原PO在帶高中攝影社, 我反而認為你可以先從這些目標市場作市調。 瞭解他們認為底片相機哪裡好?哪裡不好? 再針對這些東西去考量怎麼怎麼把底片相機的一切傳授給他們。 我想這比從大人的、過來人的觀點來討論, 還來得實際吧。 我想我們大多數都不是你的青少年目標市場 (至少我不是...Orz) 我想我們應該去討論的是: 1.青少年在現代的攝影裡想要什麼?作具體的需求描述。 2.跟數位相機比,底片機有什麼可以突圍之處,試用swot架構作分析。 這是我莫名其妙的整理, 不是想引戰,我不敢.. XD ※ 編輯: ferment 來自: 114.39.61.154 (09/23 13:50)
hope39:push! 09/23 13:48
ginnietulip:不是市場的問題 因為我的影響力只有我的學生 09/23 14:15
ginnietulip:只有受網路影響的青少年 其他的我就不敢說了 09/23 14:18
ginnietulip:跟手機相機的用途相比 底片相機有沒有類似的用法 09/23 14:18
ginnietulip:範圍還是要限縮一下比較好 09/23 14:19
miaumiaumiau:範圍限縮 那就跟你的學生討論好了 (真的這樣覺得XD) 09/23 14:36
miaumiaumiau:必竟以個案來說 XD 他們想要什麼 比現在少年想要什麼 09/23 14:36
miaumiaumiau:來得重要太多了 09/23 14:36
bule1212:推這篇整理 09/23 14:42
ginnietulip:對啊 所以還是沒辦法 09/23 14:48
ginnietulip:不過你的整理不夠準確 我還是必須修正一下 09/23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