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erment》之銘言: : 容我另闢戰場, : 先整理一下我所看到的原作的狀況 : (傳說中的臺灣研究生資料整理徵候群?) : 我想原作應該是個感性的人, : 而且對於底片機有豐富的感情跟記憶在, 不敢,但我相信諸位對影像也有各自的感受 : 所以在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時, : 會提出大量的個人經驗、回憶,還有對底片相機的執著與感情, 蠻怕這樣的,提的少資訊不夠,提的多無法討論 我也還在拿捏多寡 : 然後大家就著一不小心就跟著 : 原po坐著他的時光機進到他的世界去了 喔喔 你的這觀點很傳神 我以後會多注意 : (然後就一起脫離世界,忘記原本的議題了..XD)。 : 我想客觀上,原PO提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 「底片機如何在今後打入青少年市場」。 這有點過度解釋 這不會是個"市場" 精確的說應該是種服務 也就是藉由整理過去攝影演變的方法 提供此時此刻的小朋友們認識更多影像可能的嘗試 然後我現在的努力點是底片 : 在主觀意識上, : 他有著底片機是「相機正統」的個人情感,跟 我和米谷先生的概念相同,你可以看他說的那句 底片是相機的過去 現在還好用 以後不知道 再說 : 「從底片機所學的任何光學原理、成像原理是必要知識」的先行預設。 真 的 我發現不借助底片時代的教科書 很難精確解釋許多攝影問題 : 在客觀上,原PO瞭解青少年的數位攝影文化, : 是跟他們的便利的環境、朋友影響等息息相關的。 : 他們在意的不一定是攝影的美學, : 而可能是比較想透過拍照來展現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 (訪問過的學生有人表示,他們是故意用自拍照裝酷、耍帥等, : 想展現出自己的另一面), : 透過拍照來宣示一種信仰 : (例如lomo群的相機族追求一種隨性、不受理論拘束的攝影理念) : 但主觀上,原PO又希望這底片的美學才是青少年所需要的 不一定他們一定要用底片 但現階段由於我花比較多時間鑽研底片 且他確實也有東西可以了解 所以把方法放在上面 : (但實際上,他們不一定那麼在乎那些原PO所以為的美學。) 所以我必須更認真的唸影像理論 身分是老師 就要把精確的東西給他們 : 所以狀況變成, : 當企圖討論「如何在青少年市場推廣相機」這個客觀問題時, 不用推廣了 現在的小朋友比你我當年是國中時還會用相機(遙遠的'70 '80...) : 原PO卻以個人的信念來幫「底片相機」作推銷, you got it, in film I trust. : 而忽略了「這個市場的需求是什麼?」「這個市場有什麼特色?」 現階段還沒有明確的青少年市場 也就是用吃飯錢存出來的相機市場 : 並跳成「他們的需求=底片相機=真實需求=我的想法」。 不一定是我的想法 不過我必須先有想法才能提供給他們 真希望還有版友的想法 如果我的問題夠精確 : 然後就一直沒辦法進入討論, : 只看到原PO談到關於自己跟相機的歷史。 : 如果原PO在帶高中攝影社, : 我反而認為你可以先從這些目標市場作市調。 有啊 我調查了三年了 結果差不多 就是我開始時提的手機相機 : 瞭解他們認為底片相機哪裡好?哪裡不好? 他們對底片一無所知 說真的 : 再針對這些東西去考量怎麼怎麼把底片相機的一切傳授給他們。 : 我想這比從大人的、過來人的觀點來討論, : 還來得實際吧。 關於你的這個觀點 我這兩天又訪問了幾位90的小朋友 容我在文末討論 : 我想我們大多數都不是你的青少年目標市場 : (至少我不是...Orz) : 我想我們應該去討論的是: : 1.青少年在現代的攝影裡想要什麼?作具體的需求描述。 恩恩 這我也在做 且必須是引導性的 怎麼引導比較能勾出他們的 "非官方反應" : 2.跟數位相機比,底片機有什麼可以突圍之處,試用swot架構作分析。 喔喔 又是那天殺的swot 不過關於底片在眼前這個時代還有什麼用處 需要板友幫忙整理一下 憑我自己只有狹窄的觀點 : 這是我莫名其妙的整理, : 不是想引戰,我不敢.. XD 謝謝你的觀點!能夠不客氣的提出想法就是討論的動力來源! 這兩天,我訪問了我的一個學生 他家有幾台老底片機 也有一台古老的P8 他和一個應該是他曖昧的小女生一起來攝影社 不停的盧我教他拍照 問我這幾台相機還能不能用 我問他說,你想用底片拍照嗎? 他回答,我想,如果這幾台還能用 說完,他繼續說"老師,你教我們沖片吧!" 我說好,等到確定你的相機能動,就給你一捲底片,盡快拍一捲出來沖 我帶器材來你們班上教 關於這個個案我的想法是,他希望能夠從相機裡得到一些新鮮感 加上陪他來的是他喜歡的人 這個環境很適合他學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正確來說,他可以不受拘束的使用各種相機追求他的新鮮感 剛剛,我訪問另一個'90整出生的小大一 他小時候參加柯達的底片營,從小接觸攝影 國中,高職,直到今天 他體驗過幾乎所有形式的底片 他和我說 他不喜歡數位,他喜歡底片,為了學習暗房而來 我問他說,給高中生學底片合適嗎? 他回答,或許太早 這個個案算是個很特殊的個案,畢竟他的背景與其他小朋友相當不同 仔細推算,他參加柯達營的時間剛好是我高中時代 在不同區域 不同環境裡 接觸底片的人們 10年後 在暗房前面碰面 討論底片的種種 或許底片攝影的學習是種非死不可般的灑種、耕耘、收成 過程吧 希望未來可以從他那裡得到更多靈感 簡單報告以上 : ※ 編輯: ferment 來自: 114.39.61.154 (09/23 13:50) : 推 hope39:push! 09/23 13:48 : → ginnietulip:不是市場的問題 因為我的影響力只有我的學生 09/23 14:15 : → ginnietulip:只有受網路影響的青少年 其他的我就不敢說了 09/23 14:18 : → ginnietulip:跟手機相機的用途相比 底片相機有沒有類似的用法 09/23 14:18 : → ginnietulip:範圍還是要限縮一下比較好 09/23 14:19 : → miaumiaumiau:範圍限縮 那就跟你的學生討論好了 (真的這樣覺得XD) 09/23 14:36 : → miaumiaumiau:必竟以個案來說 XD 他們想要什麼 比現在少年想要什麼 09/23 14:36 : → miaumiaumiau:來得重要太多了 09/23 14:36 : 推 bule1212:推這篇整理 09/23 14:42 : 推 ginnietulip:對啊 所以還是沒辦法 09/23 14:48 : → ginnietulip:不過你的整理不夠準確 我還是必須修正一下 09/23 14: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00.77.8
ginnietulip:ps 那個喜愛底片的小女生超cute的 ><" 09/23 23:24
bule1212:有沒有訪談資料XDD其實我也滿有興趣的耶 最喜歡看人聊天 09/24 02:08
ginnietulip:喔喔 忘了回應你 訪談紀錄當然不能外流 ㄎㄎ 09/25 10:21
ginnietulip:不過你可以給我問題 我想辦法回答 09/25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