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auhh (喲)》之銘言: : ※ 引述《ginnietulip (直覺)》之銘言: : : 其實很久以前就想整理一些觀察提出問題了, : : 不過直到剛剛在傳統buy版想像半格單眼之後,才覺得問題的重要 : : 我的問題是,底片攝影在"相機與人的距離"這個問題中,是怎樣的元素? : : 問題背景來自於教了三年的高中攝影社, : : 深覺這個年代的小朋友(大體上是'90為主) : : 生活面對許多刺激,比方說網路虛擬與真實世界的關係錯位 : 忍不住想回應最初的問題. 或許是因為滿腹勞騷被翻出來了. : 從原問題描述中,我得到二點疑問: : 1. 年輕學生是否是因為傳統相機的「具體」,「紮實」特質,即所列舉的 : 彩色負片與洗印的相紙照片等等元素中,獲得主要的貼近動機? : 是因為這些因素而捨數位相機,就傳統相機嗎? 當然不盡然. : 其他牽動他們選擇數位相機,或選擇傳統相機的因素,很多, : 也或許根本不多,就是一個「方便」吧. : 2. 一則離題的問題: 我覺得非常奇怪的一點是,為什麼數位相機在各方面要 : 仿擬傳統相機,而攝影人則從數位相機那種虛擬的光學架構中,反過來學習 : 傳統相機獨有架構的知識? : 我「架構」一詞是指傳統相機的組件: 光圈,快門,底片室,底片. : 這些東西,在數位相機中應該可以是另外一些功能相等的替代品, : 例如,光圈-快門組合就由數位設備的另一種調整介面來處理. : 在純數位設備中,不要再說光圈了,只要用感光元件韌體自行決定受光量即可. : 當然,數位相機仍延用傳統相機架構,也許是因為傳統相機架構的介面, : 光圈,快門,焦距的調整桿,應用非常成功. : 但是,如果一台相機是數位原生品,它的長相跟操作一定相當不同. : 並且,它對數位相機的攝影知識一定大符打破成規. : 如果是一方前面有受光鏡,後面有觸控螢幕,操作選單只有「亮-暗」, : 「遠-近聚焦」,「清晰-模糊」,按個按鈕把照到的影像儲存則已. : 完全跟傳統攝影知識一點關係都沒有. : 不過,也許因為不玩光學了,不用鏡頭處理成相,所以這種東西不能叫相機. : 數位相機設計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沒有人用感光元件順便仿擬底片室的 : 光線效應,以及底片的感光特性? 這樣一台完全彷傳統的數位相機就皆大歡喜了, : 有鏡頭,光圈,快門,也有暗角,架構跟傳統相機一模一樣, : 但是不必用銀鹽處理底片,環保! 要丟掉 "鏡頭" 還要有 "成像" 是有點難啦 不過就你上面說的,數位的攝影為什麼要延用傳統攝影的方法, 我認為是個好問題...(我在 DSLR 板也提出類似的問題過,下場 當然也是被笑 <-- 這個現象從我國小時就一直是這樣了...) 以下突發奇想一下 ~ 如果有台數位相機,連拍速度 "極快",會 自動 "掃描" 對焦距離,還會 "動態調整"感光度,而且內鍵 Helicon Focus 演算軟體 ~ (可以利用合成 方式解決景深不夠的軟體) 那我們可以想像,當我按下這台相機的快門後 他可以從 0.2m 一路掃描拍到 oo 處 ~ 由於景深可以完全數位控制 (有 Helicon Focus 幫我算嘛...) 所以機子上有可 "旋鈕" 可以讓你控制你要模糊的程度.... 鏡頭再這種情況下也就不需要再做光圈控制 ~~ 而由於感光元件會動態調整感光度,所以也只要一種適當的快門就好了 ~~ (也就是成像機構可以變成只有一種情況 -- 例如 1/100 F4,取代成像機構 可以控制的 "亮度" 或 "景深" 都完全數位控制,用個旋鈕就可以解決了, 而攝影師只要會轉旋鈕就可以 LiveView 他要的影像結果 XD ) 再考慮另一種情況,HD 錄影的解析度已經大概是兩百萬畫素了... 解析度再高下去,之後的攝影都可以變成是錄影之後截圖和裁圖就好了 ~ 這樣也是大大的改變原先的攝影模式和概念 ~ 然後再看看之前 sony 有一台 DC 的廣告 (型號我忘了),他附了一個會 自動旋轉的底座,配合目前的臉部對焦系統,你把他擺在客廳裡,他就會 自己在那邊旋轉,然後找臉拍 -- 而且還會判斷笑臉喔 ~~ 紀錄活動連攝 影師都免了。 至於用數位模擬底片效果,應該是相對容易多了吧...不是有很多 xx濾鏡嗎 ?? ~_~ -- aloke's fotoblog ~ http://www.wretch.cc/blog/E1E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83.127
bule1212:好有趣XDDD 09/26 00:12
ginnietulip:真有那一天出現 我一定要搞一台構造簡單的相機來用 09/26 00:14
ginnietulip:最好簡單到讓我忘記手上拿著相機 而全心投入環境 09/26 00:15
aloke:其實現在的已經夠簡單了 09/26 00:19
aloke:攝影師之後可後可以改叫 "選圖師" 09/26 00:20
aloke:因為取得各種影像變得很容易,難的只剩下抉擇 09/26 00:20
aloke:再提出一個想法,當 flickr 夠大的時候...而且有一個好的 09/26 00:21
aloke:資料系統來辨識這些圖的時候,你需要影像時甚至不需要去拍照 09/26 00:21
aloke:只要輸入 "林志玲挖鼻孔" ~ 馬上就有圖出來 XD 09/26 00:22
turtleknight:你講的好像技術都已經做的到了 只是沒有市場價值 09/26 00:32
aloke:對阿 因為我講的就是目前的相機+電腦就做得到 XD 09/26 00:36
aloke:不過效率沒有我說的這麼神奇吧 ..~_~ 09/26 00:37
dansy:剛出的picasa 3.5 已經內建臉孔辨識 雲端的話 應該不難做到 09/26 02:26
dansy:但是相機本身還是受到光學原理限制 所以比較難有突破 09/26 02:29
dansy:只能期待以後處理器效率提高 盡量做到你說的願景囉~ 09/26 02:33
Boyen:不管科技再怎麼發達..還是會有人拿手動優越論來逃避面對影像 09/26 03:30
Boyen:大多數人只想活在進程明確的世界裡 09/26 03:30
Boyen:當然手動..手作..老東西..都肯定有其意義所在~ 09/26 03:33
Boyen:不過當這些東西變成畫地自限的藉口時.. 意義也就沒那麼大了 09/26 03:33
Boyen:科技本該讓人看到更深更遠的東西 但有時也會有反效果 09/26 03:35
ginnietulip:我聽過一句話是這麼說 回顧的長度決定展望的深度 09/26 08:47
ginnietulip:自排滿街跑的時代硬要手排的自虐者還是有的 哈哈y 09/26 08:49
ginnietulip:新發明搭建房屋的主幹 尋找過去經驗大概作為窗戶吧 09/26 08:51
turtleknight:歐洲幾乎都是手牌車喔 租自排還比較貴XD 09/26 11:05
Boyen:有些人回顧是為了展望 有些人回顧就只是為了回顧 09/26 11:20
ginnietulip:也不至於不展望吧 這樣很可惜 09/27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