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ufan (sufan)》之銘言: : ※ 引述《yauhh (喲)》之銘言 : : 2. 一則離題的問題: 我覺得非常奇怪的一點是,為什麼數位相機在各方面要 : : 仿擬傳統相機,而攝影人則從數位相機那種虛擬的光學架構中,反過來學習 : : 傳統相機獨有架構的知識? : 那我也來問個離題的問題 : 既有的機械結構 : 已經在底片上証實運作良好沒有問題 : 數位相機一開始的開發有什麼理由這些東西都丟掉不用? : 科技上所謂"重新發明輪子" : 閣下所提便是這樣的例子 這個例子裡 我想從三台數位相機可以回應一下 1.Casio FC100 當拍照可以連拍60張,極端的運用緩衝去延長連拍時間 就已經改變很多傳統相機的攝影方式了 2.fujifilm W1 + V1 當拍照連呈現媒體都要改掉 來呈現所謂的3D影像 就算拍攝媒體不變,改用flash呈現3D效果 3.忘記型號的minolta機種 使用鏡頭與機身分離 兩者都突破了底片機種上的限制,找出更多可能性 這就是數位相機應該走不同方向開發的依據 但是多數評測網站以及大眾論壇似乎都守著舊物,不願正視重新發明的路線 另外,潛望式結構的鏡頭也是突破底片機種的限制 只是想說一下,數位機種的確有不斷突破以往的圈圈 而底片機種也的確在很多情形下充滿限制無法運作良好 -- http://blog.roodo.com/liarboo 內有相機經驗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3.147.175
bule1212:推 09/26 21:44
miaumiaumiau:Fuji 那台過去底片機時代也有相似的拍法與機子 09/26 22:11
miaumiaumiau:那是利用人類雙眼視角不同造成的立體感設計出來的 09/26 22:12
miaumiaumiau:所以 W1 是"一台相機 兩個有點位移差別鏡頭" 09/26 22:12
miaumiaumiau:這兩個鏡頭同時做同一件事時.造成視角不同 而利用 09/26 22:13
miaumiaumiau:技巧. 讓畫面看起來與人類雙眼的立體感經驗更為相似 09/26 22:13
miaumiaumiau:傳統相機無法連拍六十張 但底片攝影機有機會可以達成 09/26 22:14
miaumiaumiau:有許多數位的創意 就是來自於過去使用上的需求 09/26 22:14
miaumiaumiau:而數位時代進而將過去很難完成的東西 轉化成一般人 09/26 22:15
miaumiaumiau:變成可以很容易完成的事 09/26 22:15
liarboo:你可能沒了解我"+V1"的意思,你可以先了解V1這螢幕 09/26 22:17
liarboo:另外連拍60張,上限並不是60張,她是連續執行下去,60是速率 09/26 22:17
miaumiaumiau:不只 V1 是利用視角的詭計 另外Fuji FDI 也可以洗 09/26 22:19
miaumiaumiau:出W1拍的"3D立體照片"哦.. 09/26 22:19
liarboo:Casio這廠商想做的一直都不是過去使用上的需求 09/26 22:20
miaumiaumiau:你沒有需求 不代表別人沒有需求呀 ^^ 09/26 22:20
liarboo:那你可以告訴我過去哪台機子可以洗出一樣的照片嗎? 09/26 22:20
miaumiaumiau:過去"高速攝影"是一門很貴的技術... 09/26 22:20
liarboo:怎麼跳針到我有沒有需求? 09/26 22:20
miaumiaumiau:你說Casio想做的不是"過去使用上的"需求 09/26 22:21
liarboo:你大概不知道slow button,以及他的防手震應用 09/26 22:21
miaumiaumiau:我要講的是.一定有需求只是現在數位時代讓過程變方便 09/26 22:21
liarboo:不要用跳的,我說過去"使用"上的需求,要求slow button功能? 09/26 22:23
miaumiaumiau:3D照片 → 過去兩台機子 兩張照片 加上光柵 09/26 22:24
liarboo:還是過去曾經達成過? 09/26 22:24
liarboo:不好意思,問題就在一張照片要呈現兩張照片 09/26 22:25
liarboo:沒有W1之前,FDI能不能這樣洗?這連檔案格式都改了耶 09/26 22:25
liarboo:如果可以,告訴我一下以前怎麼輸入進去FDI的 09/26 22:26
miaumiaumiau:[slow] on Casio →過去以高速馬達轉動拍攝 09/26 22:27
miaumiaumiau:拍完再來選一張我們要的 09/26 22:27
miaumiaumiau:這些都是以前做起來很麻煩的事.數位時代裡變簡單了 09/26 22:27
miaumiaumiau:所以我說:「不是過去沒有需求」 09/26 22:28
liarboo:他不是拍完來選,這樣也很麻煩,當下就選! 09/26 22:29
liarboo:所以我才說這是過去沒有需求的事情 09/26 22:30
miaumiaumiau:過去有需求 但過去做不到.. 懂嗎?! 09/26 22:30
liarboo:除非你當你的底片是無限可以選,你的時間是無限可以拿來選 09/26 22:30
miaumiaumiau:過去要拍完洗出來才能選 數位化之後 可以是按下快門 09/26 22:30
miaumiaumiau:的當下做為選取點啊 09/26 22:31
liarboo:你的意思是你以前或是誰想過還沒洗出來就選? 09/26 22:31
miaumiaumiau:底片拍攝完要沖洗後才可見.數位拍攝訊號很快就成可見 09/26 22:32
liarboo:數位化的結構不同,方式當然不同,不需要像底片洗出來選 09/26 22:32
liarboo:所以我才說以前沒想過,沖洗後才可見再來選是以前的圈圈 09/26 22:32
miaumiaumiau:你要問我,我想過. 還有底片時代想要高速連拍看東西 09/26 22:33
miaumiaumiau:但是 當時科技和技術限制是如此 不得不想法子解決 09/26 22:33
miaumiaumiau:所以會走到數位化的浪潮 有一小部份目的就是解決那些 09/26 22:34
miaumiaumiau:例如 高速攝影 過去不是沒有 而是門檻(技術or金錢)高 09/26 22:35
liarboo:真了不起,能想到不沖洗但是先看來拉緩時間軸 09/26 22:35
liarboo:不要在單純以為設計師只是高速攝影,想想處理器的負擔吧 09/26 22:36
liarboo:想想緩衝區的限制,原來底片時期就能想到數位化緩衝問題 09/26 22:37
miaumiaumiau:所以在這之前 都不是一般消費者接觸得到的啊 09/26 22:37
miaumiaumiau:數位緩衝是為了解決數位衍伸出的問題 不是底片的問題 09/26 22:37
liarboo:全世界是誰接觸得到?哪個人不沖洗可以看到底片? 09/26 22:37
liarboo:而且想的還是拍的時候就看,隨時還可停 09/26 22:38
liarboo:這是完全不同架構的拍攝方式,不是單純燒錢耶 09/26 22:38
miaumiaumiau:這部份是科技與數位化達成的優勢 過去底片科技做不到 09/26 22:39
miaumiaumiau:但想法確定是有的.至少以前我很想有這樣的東西出現 09/26 22:39
liarboo:你真的在底片時期想過超過人眼極限的及時預覽 09/26 22:40
miaumiaumiau:那是機制 不是目的 別混為一談 09/26 22:40
miaumiaumiau:我想看見水滴落下的其中一瞬間 我想看見蜂鳥的拍翅 09/26 22:41
liarboo:又扯到機制和目的了,可以就現有你提出的東西好好討論嗎 09/26 22:41
liarboo:不好意思,水滴落下只要高速就好 09/26 22:41
miaumiaumiau:以前的科技只能怎麼做 而現在的科技又能進一步怎麼做 09/26 22:41
liarboo:他要的是,去觀察慢動作世界,解構這世界,幫助反應慢的人 09/26 22:42
miaumiaumiau:你覺得以前的人都想不到 就覺得吧.. take it easy 09/26 22:42
miaumiaumiau:科技力會影響達成目的所需要的機制 that's all 09/26 22:43
liarboo:你無法了解Casio設計師的想法和邏輯原點,就繼續高速攝影八 09/26 22:43
liarboo:他不是只要達成高速攝影,他要高速"觀察"並且隨時變動 09/26 22:44
miaumiaumiau:「按下快門 就是我想要的照片 那多好啊!」不是嗎?! 09/26 22:44
liarboo:按下快門,就把我剛剛三秒前失去的影像抓回來 09/26 22:45
liarboo:按下slow,我可以看得更清楚事情的變化,來決定要不要拍下 09/26 22:45
liarboo:這都是數位化之前,完全背離底片邏輯的事情 09/26 22:46
miaumiaumiau:應該反過來說 底片讓這樣的過程無法達成 09/26 22:47
miaumiaumiau:而數位化讓這樣的過程能夠達成 09/26 22:47
liarboo:這是廢話,但是誠實的問自己這種及時預覽是底片時期會有的 09/26 22:48
liarboo:想法嗎?這種廠商的傑出創意,被你說是科技發展的必然? 09/26 22:49
miaumiaumiau:當然沒有 但從來不代表以前不想 這是兩回事啊 09/26 22:49
miaumiaumiau:我沒有說必然 而是去實現夢想 09/26 22:50
miaumiaumiau:科技的發展 讓以前不容易 不可能的事 變可能 09/26 22:50
liarboo:不代表以前有,那你找個以前有的例子來巴,還是你本人是? 09/26 22:50
liarboo:這就是討論的原點,跳脫底片時期的思考 09/26 22:52
miaumiaumiau:anyway. 你可以慢慢跳脫. take it easy ba. 09/26 22:52
dansy:仔細看了FC-100規格 並沒有那麼神 600M畫素最高30fps連拍 09/26 23:19
dansy:再上去解析度就掉下來了 buffer好像也只能存25張 09/26 23:20
dansy:看錯 buffer最多存30張@600M 剛好一秒 09/26 23:22
fotofolio:你這些東西都有鏡頭 還是模擬傳統相機的架構啦~~~~ 09/26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