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真的有一個研究的目標是用"一次曝光"來得到從近到無限遠的焦內影像喔 方法是用一個由無數小透鏡組成的陣列模擬某個焦距的鏡頭去拍照, 然後用影像加上每個小透鏡的方向資料, 便可計算出所有焦距的影像 當然, 那個"鏡頭"可以處理的解象力也很受限 幾年前看到的時候整個系統只能拍出幾千像素的圖 話說回來, 大家討論的重點我覺得根本不是光學, 而是影像處理了... 也就是有了影像資料之後的計算, 和影像怎麼來的已經沒有關係了 你們之前談的技術, 你要用底片拍, 再掃回電腦丟進程式去跑, 和用dc拍到的資料去跑也一樣 還有之前有人說為什麼底片時代的相機光學結構現在也差不多, 我自己覺得答案其實 很簡單: 因為光學在這段時間沒有突破性的進步 在數位相機出現在市場的時期, 底片機的光學和機械結構已經很成熟了 到現在的大進步大概只有鍍膜和光學樹脂的應用, 不過帶來的改進主要是成像和體積, 基本的結構也就所以無甚改變了(其實縮小到塞得進手機也不能不說是大突破) 除了像上面說的那種鏡頭,或者另一種我聽過的可以改變焦距的鏡片實用化, 不然現在用的光學結構大慨都不會有大改變... ※ 引述《sufan (sufan)》之銘言: : 因為您說要我看你的文 : 所以我看了 : ※ 引述《aloke (我昨天跟豬打架)》之銘言: : : 要丟掉 "鏡頭" 還要有 "成像" 是有點難啦 : : 不過就你上面說的,數位的攝影為什麼要延用傳統攝影的方法, : : 我認為是個好問題...(我在 DSLR 板也提出類似的問題過,下場 : : 當然也是被笑 <-- 這個現象從我國小時就一直是這樣了...) : : 以下突發奇想一下 ~ : 思考問題的人會被笑 : 這是個很糟糕的現象 : 所以我想認真一點回應您 : : 如果有台數位相機,連拍速度 "極快",會 自動 "掃描" 對焦距離,還會 : : "動態調整"感光度,而且內鍵 Helicon Focus 演算軟體 ~ (可以利用合成 : : 方式解決景深不夠的軟體) : : 那我們可以想像,當我按下這台相機的快門後 : : 他可以從 0.2m 一路掃描拍到 oo 處 ~ : : 由於景深可以完全數位控制 (有 Helicon Focus 幫我算嘛...) : : 所以機子上有可 "旋鈕" 可以讓你控制你要模糊的程度.... : : 鏡頭再這種情況下也就不需要再做光圈控制 ~~ : : 而由於感光元件會動態調整感光度,所以也只要一種適當的快門就好了 ~~ : : (也就是成像機構可以變成只有一種情況 -- 例如 1/100 F4,取代成像機構 : : 可以控制的 "亮度" 或 "景深" 都完全數位控制,用個旋鈕就可以解決了, : : 而攝影師只要會轉旋鈕就可以 LiveView 他要的影像結果 XD ) : 軟體演算算的東西是"原本就存在於照片裡的資訊" : 如果您需要利用運算控制景深 : 那麼您需要的是一張景深無限遠的照片 : 景深這東西請參考網路上公式 : 基本上跟三個東西有關 : 鏡頭焦距/光圈大小/模糊圓大小 : 既然您需要景深無限遠照片 : 那麼你需要的是針孔成相方能達成 : 針孔成相的進光量非常少的狀況下 : 試問 : 需要多少的感光度才能達成? : 又 : 利用半導體能隙製造的光電元件 : 在能隙固定的狀態下 : 實際上感光度是固定的 : 一般的機身可以調感光度高低 : 主要是利用調整訊號截止點的高低來達成 : 但是隨著訊號截止點向上修正 : 如何無上限提高感光度? : : 再考慮另一種情況,HD 錄影的解析度已經大概是兩百萬畫素了... : : 解析度再高下去,之後的攝影都可以變成是錄影之後截圖和裁圖就好了 ~ : : 這樣也是大大的改變原先的攝影模式和概念 ~ : : 然後再看看之前 sony 有一台 DC 的廣告 (型號我忘了),他附了一個會 : : 自動旋轉的底座,配合目前的臉部對焦系統,你把他擺在客廳裡,他就會 : : 自己在那邊旋轉,然後找臉拍 -- 而且還會判斷笑臉喔 ~~ 紀錄活動連攝 : : 影師都免了。 : : 至於用數位模擬底片效果,應該是相對容易多了吧...不是有很多 xx濾鏡嗎 ?? ~_~ : PartyShot的確是很有趣的應用 : 但是這個是要另購的 : 並不是隨機附上的 : 用數位模擬底片效果... : 中間有更大量的訊號處理跟色彩定義問題... : 這部分我不專精 : 有待其他高人說明 : 其實我想說的就是 : 您提了很多東西想要打破舊有的東西 : 結果其實您還是在舊的圈圈裡面逛 : 只是您沒有意識到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02.6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