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oli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謝的168方案缺點在「限時八年」 8年太短,這個時間短起來問題就很多 : 台北市那個方案比較長,是20年,但長也有長的問題 : 八年太短,最簡單想就是住戶未必已有經濟能力 : 20年太長,最簡單想就是政府要補住的時程越長,開銷就越大、能服務的人就越少 : 基本上20年房貸都快繳完了,這中間的差價全是納稅錢和排擠其他預算 : 那這個政策,「讓年輕人住得起台北市」有這麼重要、優先嗎? 預算本來就會排擠。 不重要、優先嗎? 除非不想要選票了。 : 再著,從二十歲後的二十年按生涯週期來看小孩正好在就學讀書、 : 一家人也已經都建立了和鄰人的關係 : 這個時間點搬家對家庭的衝擊比28歲時小孩可能剛生、才剛結婚 還來得大多了 鄰人的關係有這麼重要嗎? : 蔡英文的住宅政網用「建立一定經濟能力」閃躲了這中間的問題, : 它頂多解決了「八年太短」這個部份 : 但長時間的政府補貼、搬家衝擊,甚至更原始的轉租、管理 卻不會因迴避而消失 : 現在政府的做法也沒有多好,只是把問題先切開來, : 目前政府推動的「社會住宅」是針對真的是弱勢(身心障礙、低收入戶) : 而不是「也算弱勢」 : 或「想要得到更多競爭力補貼(住市區工作多不用通勤)」的青年、老人 所以要擴大範圍。 : 而這系列各陣營各款「限期只租不售」的政策最大、最根本的弊病是 : 幾年後會「拉高都會區房價」與「擴大城鄉差距」 : 你想想看,很簡單,年輕人本來住不進台北市,就算了,住遠點 : 從埔心上交流道去台北工作的都有 : 以後不一樣了,政府補貼年輕人住進北市 : 等你有錢了點,不管是八年、二十年,還是有錢到一定額度 : 就把你趕出租屋處 -- 你還肯搬出北市嗎? : 所以幾年後,住北市、想住北市、住得起北市的人越多, : 供需效應下北市的房價自然得到支撐會往上漲,年輕人更買不起。 : 那都不用搬走,租和售的差異就更小了 : 更何況,這樣一來對單一戶的補貼更多、量更少、資源使用的公平性就更受質疑 以上這一段的拉高都會區方價和擴大城鄉差距的結論有很大的盲點。 本來沒有這個政策之前,都會區房價就被建商和投資客炒高了, 另外五都本來就存在著和其它縣市之間的城鄉差距, 到底多少效果是因為「限期只租不售」的政策造成的,有待商確。 何況工作機會本來就集中在少數縣市的都會區, 外縣市來北市的年輕人本來就有追求工作地點離住所很近的權利。 不是只有你有這個權利, 而是只要中華民國國民都有這個權利, 現在沒有這些支撐, 房價已經高到離譜了。呵呵。 你的觀點,是先到先贏,後到倒楣, 憑什麼要這一群人不住在都市裡,降低需求呢? 為什麼最早住在台北市的人不搬走,以達到降低需求的目的呢? 政策的實施,是以全國民眾的利益為考量, 不是只是為了部分「早住民」而已。 那我問你,你想搬出北市嗎?(假設你已住在北市,事實與否我不清楚) 如果不想,為何別人要搬出,而不是你搬出呢? 台北市空地還非常多, 政府難道不能多蓋房子,增加供給量嗎? : ----------- : 話鋒一轉,這個社會住宅政策的另外一個癥結在所謂「貧民窟」效應 : 把社會住宅打散在各種建案裡就沒事了嗎? : 在理論層面, : 首先會被檢討的就是資源使用的成本效應和公平問題,也就是「小帝寶」爭議 : 這和「社會住宅」是蓋來給誰住的、為何而蓋,有關 : 在荷蘭,社會住宅的目標是透過補貼提高居助選擇權 : 其實有點像「青年首購貸款」 : 它們很多不只是「分散在各建案」,甚至就是各建案的一部份只是政府補貼租金 : 所以,你是有可能住得好一點,只要你付得起另外那部份的租金 : -- 問題來了,如果你有這部份的財力,那你也可以住附近地段差一點的、遠一點的 : 那政府就不必補助了 以上的邏輯很奇怪。那你也可以住附近地段差一點、遠一點。 為什麼不是你去住差一點、遠一點呢? 而是那些被補貼的人要去住差一點、遠一點呢? : 荷蘭的公屋補助率到34%,(一說是阿姆斯特丹有五成以上是社會住宅) : 你想想看,一個城市真的會有50%以上的弱勢嗎? : 所以這項政策並不是把「社會救助」的精神放大來做的 : 是把所謂「居住正義」, : 也就是「人人都可以住更好點,哪怕現在已經不算差了」放大 : 這其實和台灣的民情和現有法制有點落差 : 講白話點 : 「台灣需要錢來「救助」的社會部門還有很多,要花在這裡嗎?」 講白話點,你這篇文章喜歡前面引一大堆客觀現實的語句、專有名詞, 看似懂很多,很有學問的樣子, 替後來自已主觀的價值觀作背書, 但問題是根本就沒有前後的邏輯相連。 到底是有什麼落差啊! 民情、法制是什麼說來聽聽吧! : 在現實層面,就還是「成本」與「供給量」的問題 : 在之前政院說要推出兩萬多戶平價住宅, : 又說這些建案裡,只有10%是平價住宅,我就在說這數字有問題 : 兩萬戶除以10%,就要蓋出二十萬戶,想也知道不可能, : 兩萬戶乘以10%,就是只能供給兩千戶 -- 我猜是這個 : 按目前官房模糊的名詞定義,可能那兩萬戶是像eeepc 一樣和遠雄約好的 : 地我送你、便宜點蓋、便宜點賣住宅,傳說中給青年去住 : 只有兩千戶的話,那兩千戶應該是上述「給真的弱勢住」的「社會住宅」 : 後來政院又想到了說這裡邊也有一部份是用租的,不知道和這兩千戶是否重疊就是了 : 從這例子就可以看出來,粥少僧多,你想要去貧民窟化,就要壓低比例、量就少 : 不論是蔡政府也罷、馬政府也罷,真的要提供夠量的社會住宅、又壓低比例 : 就會莫明的噴出大量的住戶 -- 這絕對不可能,因為沒建商要配合噴量倒價 : 那就要花個二、三十年慢慢搞。 : 最合理的情況,就是集中蓋 和 混在建案裡,一起做, : 然後講得不清不楚的 (像現在這樣?) : 這樣外國不知道的看到新聞會以為台灣好先進, : 社會住宅混進建案比例又低、最後社會住宅總供給量比例又高 : 就像我們看荷蘭一樣 (荷蘭也是有貧民窟的) : 每個國家都有他們的立法精神,和實際需求 以上這一段又再打太極了。 : 為了立法的目標和需求,另一種負作用就會被忽視 : 像日前還有電視在介紹香港的「高公屋率」認為台灣該借鏡 : 我只能說,借鏡個鬼…… : 香港是人太多住不下去(尤其是回歸前腹地小,回歸後其實能住香港誰想住廣州), : 香港貧民窟問題是有名的 : 大家在看到國外數字之餘其實可以多深入了解。 : 在實務上,貧民窟效應和衝高供給量的衝突長年無解 : 不會因為誰又發佈了一次政策方向而改變 : 而理論上,「真的有必要提供這些嗎?」 : 當捷運更普及、當大家開始讀社區高中, : 當環保人士不斷阻擋都更開發、 : 原住戶擔心人口增加會分散公資源(綠地比、圖書管座位) : 和突破設定容量(車流量、停車位) : 政府有一筆錢,是要讓交通更發達、在城郊招商,讓大家住外圈住得更好呢? : 還是補貼青年弱勢,讓大家更有搶進市區的能力呢? : ----------------- : 不知道有人有人開始好奇,從一開始到現在, : 我們講了「居住正義」和「社會救助」 : 好像沒講到「打壓房價」這件事? -- 蔡也沒講、政府也沒講,我也沒講 : 事實上,打壓房價的 理論和實務更多爭議 : 別的不說,如果真的房價跌下來了,跌個1 2%那根本沒感覺 : 跌個10%嘛,那現在住台北所有還在繳房貸的人就要哭哭了 又再挾天子以令諸候了。 挾有房貸之人以對付無房之人。 有良心的人是不會用這招的。 哭哭? 是沒聽過房市泡沫嗎? : -- 可別以為買來自住的不在乎房價,你的貸款是拿房產作擔保才貸得到的 : 銀行會因為「擔保單價值不足」要你補充單保品 : 叫銀行「別緊收銀根?」 影響房價的層面真的夠大,銀行是頂不住的。 : 除非政府充份配套,拿出一筆錢來做cds(信用違約交換 -- 美國次貸的元兇之一) : 也就是哪天你不繳房貸了,銀行拍賣你的房子不夠(本來應該夠的,但房價跌了) : 多的部份可以拿cds叫政府賠他 : 可別小看這筆,有統計全台北市民薪水有四成在繳房貸,你看這數字多可怕 : 更何況 : 既然你的房子都不值這個錢了,還傻楞楞地繳房貸幹嘛呢? : 另外貸一戶,這戶不繳了給銀行法拍不就得了? : 這就是保險學裡的「道德風險」 : 所以這個問題是很難解決的,不解決,又很難放手讓房價暴跌。 人家老美都發生了次貸風暴了, 也才沒多久時間, 怎麼你就忘了。 是誰去遊說、慫恿本來就負擔不起這個房價的人「硬要」去買房子呢? 還不是投機客和建商? 繳不起房貸是道德風險, 那哄別人去買房子的人難道不是道德風險? : ---------------------- : well : 打了這麼長,你還覺得社會住宅難推動只是因為「不敢得罪建商」嗎? 當然是了。廢話。 那麼多「表面上」的理由的包裝, 其實檯面下就是牽扯到利益問題而已。 是哪些人的利益呢? 建商、黑道、立委、投機客,(其實這4者,有些根本就兼有4種身份) 還有部分天真的早住民, 前者只要唬一唬,你們這一輩子辛苦存錢買得房子的價格 會被一群窮人住在你家附近而帶衰, 所以你們投票時要投給執政黨… 事實上房子只有1棟的人, 漲價漲到無釐頭還是得住啊! 房價跌得很慘還是在住啊! 沒變現以前都是紙上富貴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30.234
william2001:話說回來,水滸傳真好看。 59.121.130.234 08/18 23:12
※ 編輯: william2001 來自: 59.121.130.234 (08/18 23:23)
oodh:所以說先進北市貸款的活該,那這樣誰還要買房114.136.108.227 08/18 23:18
oodh:現在鬥小資,再過個十年,換你變小資、又一批114.136.108.227 08/18 23:19
oodh:青年要你活該房貸繳到一半貶值,這樣下去沒人114.136.108.227 08/18 23:20
oodh:要買房,改發房產配給券好了,大概也沒人要存114.136.108.227 08/18 23:20
oodh:錢賺錢,活超過五十就該準備自殺了以免被鬥114.136.108.227 08/18 23:21
oodh:不過這一切都是空話 其實是政府有沒有心而已114.136.108.227 08/18 23:23
oodh:這招真好用114.136.108.227 08/18 23:23
william2001: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08/18 23:26
downtoearth:小資:我要求我的資產不貶值的權利 183.63.21.51 08/19 08:32
stevegreat08:買房真的很重要嗎... 61.60.217.44 08/19 16:37
kuca:s大 那是傳統價值 我也覺得買房不重要 但你我 42.73.107.161 08/19 23:06
kuca:周遭有多少人被此牽絆和感到無力 不處理嗎? 42.73.107.161 08/19 23:07
kuca:當然 思想價值的傳導也是一種革命啦.. 42.73.107.161 08/19 23:08
kuca:試試論述出 租屋勝有屋的道理? 42.73.107.161 08/19 23:10
stevegreat08:我沒說沒必要...我保留111.249.140.156 08/20 01:47
ghostforever:"有追求工作地點離住所很近的權利"? 114.43.148.253 08/22 14:02
ghostforever:那有沒有"追求超正妹當老婆"的權利? 114.43.148.253 08/22 14:03
ghostforever:還是乾脆"有追求一百億"的權利? 114.43.148.253 08/22 14:03
ghostforever:追求跟實現根本不一樣 簡直笑死人 114.43.148.253 08/22 14:04
lrockkimo:立論前後矛盾 想住進台北市的心態才是 111.240.55.73 08/23 11:42
lrockkimo:泡沫磋不破的主因 111.240.55.73 08/23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