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oli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企業主、有錢人叫做貪婪,那一般人要求加薪、免學費就不要叫貪婪?(挖鼻) 貪婪的程度有大有小,光是程度上的差異就造成了社會的混亂。 : 程度多少而已而已。 : : 一名奉公守法的社會人,也許他工作十年也比不上企業主的一次交易。 : :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後期樣貌。 : 完全就是不倫類比,一個企業主的任何交易關乎著可能幾十幾百個社會人的 : 飯碗,冒的風險也不同。那不是甚麼資本主義前期後期的樣貌,只是單純腦補。 其實不用拿員工飯碗來背書, 你做不到, 一樣有別的老板能做到。 並沒有非你不可, 何況,有哪個老板是為了員工的飯碗而工作的? 你不是已經講了貪婪嗎? : :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就是技不如人,沒什麼好說的, : : 但請讓我說個故事,(請勿較真哈) : : 有一位農夫,他日夜辛苦工作,每天上菜市場賺來的錢頂多七八百元, : : 從GDP和競爭力的角度來看,我們不禁感嘆,好小的數字,而且交易範圍只限他和 : : 市場的大嬸們。 : : 他去投資, : : 這時有個擅於炒股的人恰好在玩內線,他每次轉手,是幾百萬的收入。 : : 農夫被綁死了,三萬元憑空蒸發。 : : 對農夫而言可能是長久的積蓄,對炒股的人而言卻是連塞牙縫都不足。 : : 有趣的是,炒股的過程中,沒有實質的商品,或是虛擬的服務產生,也就是說,無益社會 : : 各層面。 : 完全忽略股票市場的融資效果,沒有金融、證券市場一個人要做生意 : 除了老闆娘標會之外,就是因為缺乏合理互信管道所以利率高到爆炸的高利貸。 個人以為有銀行即可。不需要有證券市場。 : 要是經濟好,沒有適當的投資管道結果會如何呢?簡單來說就是大家來炒房。 : 舉個例子只是凸顯對於當代經濟體系的認識不足,然後腦補的結果(  ̄ c ̄)y▂ξ : : 而農夫即便只是種出一顆白菜,至少曾經豐富了某人的一餐。 : 投資客的錢在成為公司運轉的重要資金來源~而這家公司養活了更多人 那都是建立在虛幻的錢滾錢當中, 有錢人可以1個月花10萬,雇1個員工每天喊自已是白癡讓老板笑, 也是創造了就業,可是有何實質經濟上的意義? : : 結局是,一名可能就是你會吃到他種的菜的農夫徹底陣亡了,然後一個你這輩子也沒機 : : 會和他分享錢財(根據資本主義,每個人都有權力擁有私產)的人變得更有錢了。 : : 也許會想不過是一盤菜,可以買別的,但如果很多人被影響呢? : : 他一次炒股可以幹掉多少農夫(or工人or上班族)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 : 技不如人?也許吧,一個農夫的炒股技術贏不了分析師是理所當然的, : : 但, : : 農夫有本事讓他人飽足,分析師沒有,這個社會"技"不如人的標準到底是怎麼定的? : : 你希望這個社會上多一點農夫還是多一點炒股的人? : : 你覺得大家會想當哪種人? : 不談風險,不談專業,市場經濟的結果就是大家做大家擅長的 : 擅長種田的可以種出好吃的菜,擅長金融可以創造投資價值提供創業者資金 : 拿一個不擅長股市投資的農夫在股市陣亡當作反例? : 你是不是來反串的阿ˋ(′_‵||)ˊ 他的意思是被幹掉的人反而在經濟上有產值, 有能力幹掉別人的對這個社會沒有貢獻。 沒有了股票市場, 就不會有這些現象的出現。 資本主義最大的盲點就是每一產業的公司,不是剩1家獨佔,不然就是3、4家的寡佔, 達不到完全競爭市場的理想境界。 對於消費者來說,我除了吃肯德基、麥當勞、摩斯、頂呱呱,就沒有其它的選擇。 能不能在台灣的速食業當中,存在4、50家的選擇呢? 不行。 平版電腦剩IPAD, 視窗軟體只有微軟可用… 對於消費者來說剩幾家可以選真的不是好事,是個無聊的世界。 對於家境富裕的消費者來說, 買一大堆衣服鞋子在豪宅裡擺著, 對於物品本身也造成了使用上的無效率, 對造共產主義是製造上的無效率。 同樣都是沒有效率。 對於員工來說,個人渺小,公司龐大,以韓國來說比台灣更明顯,員工和公司權力 關係不對等,再多的努力和貢獻也被談判能力低落而稀釋。 對於資本家老板來說, 他們掌控了社會大部分資源的流入, 造成類似專制政府的獨裁。 只是這樣的好處也是瞬息萬變的, 如諾基亞被蘋果打敗,雅虎、微軟被google、facebook擊垮。 對於他們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 10幾年的輝煌就像股市泡沫一樣。 -- 為了什麼人們才相互爭執 血流成河只是為了使花朵綻放嗎 還是為了獲得美好的明天 等待美好明天的到來 奇跡之海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31.58 ※ 編輯: william2001 來自: 59.121.131.58 (11/04 20:21) ※ 編輯: william2001 來自: 59.121.131.58 (11/04 20:42) ※ 編輯: william2001 來自: 59.121.131.58 (11/04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