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olit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tevegreat08 (暴君)》之銘言: : 經濟學,講究的是邏輯,要知道第一部經濟學的書是什麼? : 是國富論,我可以明白告訴你,國富論沒有任何自然科學的思維, : 應該說,任何科學都有統計,如此一來是不是所有社會科學都要屏除計量? : 要知道,所有科學最終都是探討「哲學」或者「國家治理」, : 演譯法、歸納法、計量方法與比較方法,哪一個不是自然科學方法? : 社會學有社會心理學,政治學有統計學,哲學有理則學的符號化,難道這些都該屏除? 我講的是自然科學的思維,而不是自然科學的方法 借用自然科學式的方法 (工具) 如數量方法或實驗方法 在社會科學很正常 但經濟學不僅是自然科學的方法 而且是自然科學的思維 所以經濟學在分析中強調自變數和依變數的直線因果關係 例如,投資增加生產量,但如果投資和就業同時變動 事實上在經濟學是無法以理論分析的 只能藉由數量方法將投資和就業都列為自變數之後藉用數學工具 得出就某一筆數字資料當中是否可看出同時變動的影響 但有的資料跑迴歸得出肯定,有的卻是否定 如果不用數學工具, 經濟學理論根本無法告訴你結論 像這樣非得借用數學工具便無法分析的經濟學 就是我所說的自然科學思維而非社會科學思維 : 譬如,古典認為短期價格可以自由調整,凱因斯認為數量調整先於價格, : 於是乎出現了美國大蕭條的「減量代替降價,裁員替代減薪」的狀況, : 要求政府在工資與物價僵固下,政府應出面補足商品市場不足的部分, : 如果用非自然科學的說法,你認為會怎樣?就是在板上這樣各說各話也都舉證不了, : 簡單來說,就是空泛的嘴砲,而非闡述與辯論, 如果是社會科學的思維,就不會如此看待經濟問題 任何社會現象,都互相糾纏,經濟政治法律文化...全都盤根錯節 縱然當代理論無以明證任何一項經濟因素變動將有何結果 但先承認任一現象都是互為因果,才是發現真理的第一步 經濟學理論強行隔離掉其它因素和變動,假設其它因素不變之下 工資提升將造成就業有何變化,但事實有如此單純嗎?? 事實上這其它因素必定回過頭來影響工資,也同時影響就業 大一經濟系學生必定會想問 : 難道工資不會影響消費,而後消費影響生產, 而後生產影響就業,就業又再影響工資... 就算問了教授,也只是被教授回以經濟學的天條 : 其它因素不變!! 我以過來人身分說跟他們說 : 你們問的沒有錯! 錯的不是大一學生,錯的是經濟學 至於舉債能否救經濟 ? 經濟學家必定沒有答案 但若以社會科學的思維來想, 一定比經濟學更接近真理 因為我們以經驗來看,這通常只是表層問題,而且通常也跟權力有關 所以應該找出提出問題的人他背後的動機, 找出舉債和經濟的權力結構,如此才能真正的回答這個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58.140 ※ 編輯: stayinalive 來自: 218.160.158.140 (12/21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