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inah (吉野櫻)》之銘言: : 使用何種語言出演並不是這個「戲」最重要的部分, : 服裝、建築等部分作得好, : 對於大部分可以收看但不懂賽德克語的觀眾而言 : 效果更為顯著(還有很多部落看不到公視喔)。 : 講白一點,如果您是賽德克族的觀眾, : 聽到這些大部分非賽德克族的演員說著怪怪的賽德克語, : 感覺不會很好吧。 : 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能夠作到這樣的水平應該值得高興了。 : 那時候台灣的「國語」就是「日本語」, : 片中可以看到「番童教育所」,屬於殖民政府「國語教育」的一環。 : 戰後,Mandarin改變了「國語」的定義,直到今天,這個字仍然是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譯名。 同意~基本上要以拮据的經費製作一部這種需要大量考證的連續劇, 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萬仁導演敢接導這部戲,也算相當有勇氣~ 此外,我認為無法以賽德克語發音,的確是和我的期望值有所落差, 又之前看過「賽德克巴萊」前導片之後,一開始我也覺得「風」劇 沒有用賽德克語發音有點失望~ 可是回頭想想,要把已經幾乎失傳的賽德克語完完全全接係在長達二十集 的連續劇上,需要的功夫絕對需要更多更大~ 這也必須讓我們正視一個殘酷的歷史事實, 當初日本人給予原住民賽德克族日語教化,後來又經過霧社事件的屠殺, 在差點被滅族的情形之下,能夠剩下的口耳相傳的語言和部族文化傳承已經不多, 國民黨來了之後,又硬將原住民改姓氏,強迫他們說國語(後山日先照當中 有演過這一段),以致要他們把自己當「炎黃子孫」,這種以政治壓迫文化的 方式,對於賽德克族的傷害不會比日本的武力鎮壓小。 我其實非常不想把這些事情跟政治連在一起, 但事實上又不得不與政治扯上關連。 我也得慶幸當今本土化運動有所成果,至少讓這些過去根本不可能看到的 史實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霧社事件是台灣歷史上族群衝突的一個悲劇, 而莫那魯道則是為了反抗異族文化與政治力壓迫的一個悲劇英雄, 但是如果像國民黨以前那樣,硬要把他列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那就真的太離譜了~ 總言,這部片整體上雖然不夠完美,但是已經相當值得鼓勵與喝采, 因為他對於史實的描述已經比以前進步太多了, 二、三十年前如果能拍出這樣子的內容,國民黨大概也不會把大陸給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55.166
HEARTMAN:推~ 推 140.112.244.42 02/12
gsr:推。 推 218.169.31.130 02/12
pmb:推.. 推 218.163.72.104 02/13
kecal:推 轉到公視討論區 \( ̄▽ ̄)/ 推 61.57.214.4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