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inic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研院研發「零流感」 感冒新剋星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8.07.11 02:54 pm 「克流感」是目前治療H5N1、H1N1流感的唯一口服藥,不過,容易產生抗藥性,中央研究 院基因體中心去年研發出新藥「零流感」,最近在製程上有了重大突破,原本需45天,現 在只需14天,且藥效更強,用量只需克流感的十分之一。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謝俊結指出,「零流感」與「克流感」同屬流感病毒的神經醯胺抑制 劑,但實驗發現,「零流感」在酵素活性、保護細胞等結果上,都比「克流感」效果更好 。 另外,與「克流感」相較,「零流感」在進行細胞培養時,發現只需 10分之1的劑量,就 能達到相同治療效果;實驗小鼠服用「零流感」後,存活率更高,小鼠恢復體重的情形也 較明顯。在製程方面,謝俊結表示,「克流感」原料係從八角中萃取出來的莽草酸,但八 角的來源及品質管制都有相當難度,另外,製作過程中必須使用大量的「疊氮鈉」,但這 類化學物質容易就引起爆炸,增加危險性。謝俊結強調,新一代的「零流感」製程遠較「 克流感」安全,能夠在短時間內合成出「零流感」及其他衍生物。例如第一代「零流感」 製程需要45天,但新方法一口氣少了八個步驟,大幅縮短了製程時間,只需14天,而總產 量也提高了兩倍,成本效率更高。 謝俊結指出,目前醫界已經發現了有關「克流感」的抗藥性病毒株,但「零流感」藥物迄 今仍未有病毒株,日後完成人體試驗,進入量產之後,可以治療更多病患。 由於「零流感」藥性與製程上已獲得重大突破,使得台灣抗流感藥物更具商業價值,日前 國際首屈一指的Angewandte Chemie期刊就刊登了研究最新成果,期刊編輯甚至以「熱門 論文」(Hot Paper)來推薦給科學界。 研究團隊發言人方俊民表示,由於H5N1病毒可以隨候鳥來去,很難防堵,病患在發燒之前 ,病毒就已藉著空氣流動散播四方,目前研發團隊積極與國內藥廠合作,並向美國申請專 利,希望早日讓「零流感」正式量產。 【2008/07/1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4422170.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