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appy1205 (不染愛情)》之銘言: : 最近因為處理過世親人的醫療糾紛 : 想起在親人的告別式時 : 因為擔心親人是枉死的 : 會在枉死城痛苦的煎熬 : 所以請法師做了一場關於枉死城的法會 : 也就是讓亡者形式上的待過枉死城 : 幫助亡者免於這等劫難 : 只是這樣真的有效果嗎? 先引一段印順法師(成佛之道)所講 『眾生造作了種種的業──善業,惡業,引業,滿業,生報業,後報業等; 「隨」著這樣的「業」力,而感到來生的果「報」。善業,其報是在「善」 趣的人間,天上;惡業,就報在「惡」趣的地獄,傍生,餓鬼。地獄,傍生 ,餓鬼,人,天,總名為「五趣」。眾生從無始以來,就隨著業力的善惡, 「常」在這五趣中「流轉」,一生一生的延續不已。趣,是趣向,就是隨業 而往生的 所在;有此五類,所以名五趣。或者加上阿修羅(譯意為非天)為六道,道 就是趣的別譯。大小乘經論中,或說五趣,或說六趣。阿修羅多住在大海中 ,為數不多,所以如攝在鬼趣或傍生趣,就合為五趣了。流轉即是輪迴,這 不是說五趣升沈,前生後生,有著一定的次序;是說上升或下墜,轉來轉去 ,總之不出這五趣的範圍。以今生來說,造作的業,多得難以計算;而過去 生中未了的業力,又積壓到現在;真是前業未清,後業又來。這樣的越來越 多,如今生死了,那到底那一種業招受後報呢?這是不能確定的,但不出三 大類: 1.有「隨重」的:或造作重大的善業;或造作重大的惡業,如五無間 業等。業力異常強大,無論意識到,或者沒有意識到,重業一直佔有優越的 地位。一到臨命終時,或見地獄,或見天堂,那就是『業相現前』,是上升 或下墜的徵兆。接著,或善或惡的重業,起用而決定招感未來的果報。 2.「或」有「隨習」的:既沒有重惡,也沒有大善,平平的過了一生。在這 一生中,雖無顯著的重業,但所作的善惡業,在不斷的造作狀態下,對於某 類善業或惡業,養成一種習慣性, 這也就很有力量了。到了臨命終時,那種慣習了的業力,自然起用而決定招 感來生的果報。從前,大名長者問佛:我平時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時 在十字街頭,人又多,象馬又多,連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時候如不 幸而身死,不知道會不會墮落?佛告訴他說:不會墮落的。你平時念佛,養 成向佛的善習,即使失去正念而死,還是會上升的。因為業力強大,不一定 與心相應的。如大樹傾向東南而長大的,一旦鋸斷了,自然會向東南倒的。 所以止惡行善,能造作重大的善業,當然很好;最要緊的,還是平時修行, 養成善業的習性,臨終自然會因業力而向上。 3.「或」有「隨憶念」的:生前沒有重善大惡,也不曾造作習慣性的善惡業 ,到臨命終時,恍恍惚惚,大有不知何往的情形。到末後,如忽而憶念善行 ,就引發善業而感上升人天的果報。如忽而憶念生前的惡行,就能引發惡業 而墮落。對這種人,臨命終時的憶念,非常重要。所以當人臨終時,最好能 為他說法,為他念佛,說起他生前的善行,讓他憶念善行,引發善業來感果 。淨土宗的臨終助念,也就是這一道理,不過,這是隨憶念的,如隨重,隨 習的眾生,到臨命終時,業力最大──如重業與習業是惡的,那就很難使他 憶念三寶,或施戒等功德了。學佛修行,到底平時要緊!』 另節錄的地藏經關於死後如和利益亡者的經文: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長者 ,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 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 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 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 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 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 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復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 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 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 人,七分獲一。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 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在四十九日之內 盡量為亡者誦經 持咒 念佛 佈施 將所作之功德迴向亡者 祈願其能夠脫免惡道 往生淨土 離苦得樂 亡者是能夠受益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