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莊子心齋聽息法-- 原文: 「顏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日: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 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http://taiwan.shien-dao.com.tw/pbook/pbook_12.htm 這是陳櫻寧先生解的莊子心齋聽息法。 但我覺得字面上的解釋與古文本意有差,很可能是陳櫻寧用莊子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舉個例子如:「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陳櫻寧所解是: 「氣的本質是虛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 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 虛而待物者的「待」,若當作是等待,解成要等待事物來結合,在古文語法上說不太通。 在許多道家思想著作中,待物通指對待萬物。 唯道集虛的集虛應該是與前者的虛相呼應,而不像是道常與太虛之氣在一起之意。 以國學角度來解,我覺得是: 「氣這東西啊,是以虛來對待萬物者也。只有道才能凝聚『虛』,虛就是心齋。」 不過這都沒關係,反正只是我的國學看法。 重點是陳櫻寧先生寫的莊子心齋聽息法有人覺得太深看不明。 我就依陳櫻寧先生的說法簡單詮釋一下,請先看陳先生的原文,再看我的說明。 「若一志」 陳:你應該把心裡的念頭集中在一處,不要胡思亂想。 說明:萬念化一念,把念頭歸於一處。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陳: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用『聽』字訣,但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 說明:聽息 = 聽鼻中呼吸之氣。但並非用耳朵聽,而是用心去聽。 白話的說法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 注意自己呼吸,知道它的出入、知道是深是淺、知道是慢細長或是快粗短。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陳: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就深一層工夫講,也不是用心聽,而是用氣聽。 說明:而後境界高了,不再是用自己的心聽息了,而是以氣聽息。用自己的心仍是有為的 主觀意識,以氣聽息則非有為意識。心氣合一,心已不在前頭,不再有「有為心念」,而 以氣行之。白話的說法就是丟掉了有為的聽息,(就像丟去有為的去數息一樣)。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陳:到了這樣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 說明:不再有耳聽了,也不再有心知了。由於心神與氣合為一體,因此有為之心已無,而 只餘神氣合一的那一個靈性。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陳:氣的本質是虛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 氣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 說明:就依陳說吧。 陳櫻寧這篇寫得蠻深的,這篇只能看看就好。 -- 大家好,我是 路西法大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6.247.245 ※ 編輯: luzifur 來自: 140.136.247.245 (09/19 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