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光論靜坐的坐姿的話,有數十種之多。 唐密的坐姿,據我所知,並不一定是盤坐的,像是雙膝跪地,但臀部不落實在 後腳跟上,而是有一張紙的間隔,似乎整個人是浮起來似的。 這種坐法在中國早不流行了,但在日本保留下來,稱為「正坐」。正坐時,兩 腳大拇指要相疊,其生理目的,據說也有刺激陰蹺穴的作用。唐代的密宗在中國近 乎滅亡後,流傳到日本倖存的,稱為東密,東密修法有一些派別是採用「正坐」的 。 上面說的是古代中國某朝代流行的坐姿。 胡海牙:《簡談靜功》一文說的好:「……總的來說,你採用的姿勢,要使周 身放鬆,不使它局部緊張,不讓它有絲毫拘束。這樣坐的時間雖然長久,心中並不 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各種難以忍受的情況。」 最近在實際生活中,接觸到一些人初學靜坐,說許多靜坐老師一開始就叫他們 要盤坐,結果很多人光是練「腿功」,練了幾年還是練不好,每次靜坐的重點幾乎 都是在練腿而不是在練心,最後就和靜坐說再見了…… 我強烈建議初習靜坐者,可採「正襟危坐」這種坐姿開始(但屁股可以因人而 定坐比較靠近椅背一點,不必真像當兵時吃飯坐板凳那樣子緊張),手印也可照結 不誤。 《因是子靜坐法》一書中有關正襟危坐的圖(連結好像失效了): http://www.sfit.org.tw/health/sport4.htm PS:學習靜坐最好要請老師教授,有經驗的老師可以解答初學者的許多問題。 還有因是子蔣維喬先生早年生病,所以他的書中有一些描述氣感的覺受未必是一般 人會體驗到,這是要注意的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136.230
alexhk:推~~ 09/30 17:05
gamete:跪坐 是儒家傳統姿勢 09/30 21:47
ilanese:椅子廣泛地流行,好像是從唐代開始?或許與此有關。 09/30 22:37
mailchinger:正襟危坐的確相當適合初學者 免去的腿痠難耐的痛苦 09/30 23:07
mailchinger:如i兄所說 值得推薦 09/30 23:09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16.247.106 (12/25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