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onten (絕世神功 中華崑崙女神功)》之銘言: 關於「巫」、「神功」  小弟不懂  但是以下文章中對佛教的看法 小弟提出一些辨正 : 有些甚至認為是一種騙術。佛教不承認氣功,反對氣功, 當然當然 以「氣功」不曾出現於佛典故 如來不會承認氣功 如來也不會 不承認氣功  如來不曾反對氣功 如來也不曾 認同氣功 (根本沒出現過的東西 哪來的承認、不承認?) : 佛教創始於印度。釋迦牟尼生時,古印度已由“吠陀”時代到“奧義書”時代, : 婆羅門教的勢力在印度已根深蒂固。婆羅門教就是古印度瑜伽, : 它發源于古印度的西北部,並沿恒河流域向東發展。 : 古印度瑜伽(婆羅門教)認為:宇宙中有神秘的“實在”,稱之為“梵”。 : 宇宙萬物(包括人類)是以梵為本體而發生的,人類的生命本質, : 是與大梵同性質的,是常存、永恆的。 如是如是 在佛陀的時代或更早之前 在印度 這樣的思想的確很盛行 但是佛陀所說的法   是破斥以上這種常存永恒的「梵」  也就是因為如此 佛法才在當時顯得特殊 : 在古印度瑜伽的理論(吠陀經、奧義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瑜伽, : 其基本觀點、理論方法依然如古。認為萬物的本質是相同的, : 都是由宇宙精神(大梵)與個人精神,兩大元質和合而成的。 : 瑜伽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個體生命本質與大梵(神)相合,即天人合一, : 這是生命的最理想的歸宿。 是乎是這樣 但這與佛法無關 佛法 不接受有常住永恒 大梵 存在 不接受「神我」、「永恒的我」的存在 : 瑜伽認為:通過各種不同途徑的修行、修煉方法,是可以實現這一崇高理想和目的的, : 其基本形式是蓮花坐。 : 其方法是:誦古經以開智慧,通過打坐,衝開梵天輪(天門), : 讓個體精神與宇宙本源——梵相合,從而獲得梵的能量,而獲得大智慧。 : 一種方法是:極度苦行,崇神(梵)律已,靜心寡欲,服從梵所訓示的真諦, : 從而達到與梵合一的最高境界。 : 一種方法是:以敬信之心禮神(梵),以仁愛之心愛人,以純潔自己的靈魂為修行, : 以期與梵同在。 : 在具體修行的手法上,是以中脈七輪為主要的修煉目標, : 通過呼吸(調息)使個體生命沖出中脈與梵相合。 : 在修行上要遵守八種戒條:1.控制欲望;不殺生,不說謊,不盜,不淫,不貪。 : 2.遵循清淨、知足、苦行的生活方式,並誦古經、禮神敬天。 : 3.堅持瑜伽姿式訓練,猶以蓮花座為重要。4.注意控制呼吸(調息)。 : 5.6.內省,精力集中,意不分散。7.靜慮默想(冥想)。8.三摩地(入定)。 : 從古、今瑜伽中可以看出,其與中國氣功極為相似,在中國古代, : 把以調息為主的修煉方法稱之為氣功。 : 古印度瑜伽,始於七千年前,創始人是薄伽梵,在佛教裏尊稱薄伽梵為古佛。 : 即古代的大徹大悟者。 薄伽梵是梵音的翻譯 在梵文中有尊稱的意思 佛教中的「薄伽梵」意義差不多同於中文的「世尊」   也就是稱呼佛陀 喬達摩.悉達多 : 在兩千五百年前,西北方的婆羅門與印度東方的沙門發生了衝突,沙門反對苦修行, : 而淪於奢侈。但是,關於生命輪回,人生的意義在於尋求解脫、涅槃的觀點, 以上這段婆羅門與沙門的描述 似乎與我個人的了解 有點相反 事實上婆羅門由於位於階級高層 是比較奢侈 沙門團體的產生正是一種反動  而清淨修行 甚至修苦行的沙門 是很多的 : 在古印度各地早已是公認的理論與事實。 : 釋迦牟尼正是在印度東、西兩方發生宗教理論衝突時, : 提出了不偏不依的“中道”說教,並建立了僧團,創立了新的宗教——佛教。 佛陀所說之法被稱為「中道」 並非由於 在各團體的衝突中 行中間路線 而是 ------------------ 所以者何。迦旃延。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 (雜阿含經卷10 二六二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