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好意思,閣下文章讓我想起某些前塵往事,拿來聊一聊,也算是分享, 也算是解答一些你的疑問。 ~~~~~~~~~~~~~~~~~~~~~~~~~~~~~~~~~~~~~~~~~~~~~~~~~~~~~~~~~~~~~~~~~~~~~~~ 記得我之前有曾說過我腦部受過重傷,後來治療的事情,這個過程我分享一下。 我一開始練氣時,是跟位老中醫學習的,他是我的師父,邱師。怎樣結緣就跳過。 最先開始老師教我時,是教我練習呼吸,其他的叫我都不要想,就是練習呼吸, 學習綿密而長的呼吸,吸一口氣進去要六拍,停住六拍,吐一口氣也是六拍, 全部以鼻呼吸,不許開口用嘴換氣(當時我鼻炎嚴重會鼻塞),我也乖乖照做, 直到,我的氣機發動,我感受到那氣的運轉,很舒服,可是,問題來了, 我氣發動位置跟別人不一樣,不管是看小說或是看一些典籍,大家都說, 由下丹田發動,或是會陰穴附近發動,但,我卻是由頭頂,由百會發動, 圍成一個圈在繞,說真的還真舒服,但,我又不是外星人,怎跟別人不同? 我真的傻了,趕快去問老師,老師笑笑說:因為那些祖師大德們頭沒受傷, 可是你的頭卻受過重擊,有堵塞住,因此你會先從這邊反應。 老師講完後又問我一個問題,你覺得氣是本身擁有還是因為練而從外面得到? 我是很想回答他:給我兩個銅板,我擲筊看看!!! 老師繼續講,兩個都有! 氣,在人的身體就有了,像中醫講的營衛之氣,臟腑之氣,元氣等, 氣,在人體發育之初就存在了,血乃氣生,人體依血氣而行,無氣,你怎樣活動? 我們之所以無法感受到自身的氣,是因為習慣了紛雜,思緒雜飛,行動紊亂, 忙忙忙,無一刻靜下,因此,氣也紊亂散漫,當人開始學習澄靜,氣也會開始澄靜, 慢慢的會去感受到氣的流動,而在不去刻意干擾下,他會自動集中在需要之處, 因為我的頭曾受傷,需要治療,因此,我的氣就會大部分往那邊走去, 這就是人體自療的能力,而這樣的感受與運動,也就是氣的發動, 其實,並不是發動,本來就存在就擁有,只是去感受到他的運動。 因此,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不同,病灶所在,傷害所在,堵塞所在, 感受到發動的地方都會不一樣。 而到後面,採氣等動作,就是從外來的。 而練氣的開始則是將自身的氣越練越精純,雜質逐漸變少,越來越宏大。 老師解釋過後,拿了生理解剖圖,人體經脈圖,脊椎經脈圖開始教我, 人體的氣隨氣脈而走,其實每條肌肉都是脈,但那太細,難捉摸, 從人體血管,十二正經及神經的去感受,由此出發去引導自身的氣,去治自身的病。 也學習了醫理與藥理,但是學習時間不夠,所以只得皮毛。 從此也開始以意導氣的過程,在頭部的氣結疏通後,又回歸到觀呼吸, 很少用以意導氣,只是會去觀察自己氣在哪邊堵塞,進而去思索身體是否出問題, 再去調理自己身體。 除了這些,老師給我最珍貴的寶,就是要求我,四勿,九思及為學五要。 所謂 博學 審問 明辨 慎思 篤行。 多去看多讀書,依近代大儒熊十力先生語,無一書不可讀,而我現在親近的善知識, 他說他到現在都還在讀,大藏經他全部閱畢幾次了,還是再繼續讀,此外, 他讀人,讀事,讀物。 但是多讀卻不去想,連毒藥都吃進去了都不知道,要懂得思考, 去問,這些東西是否正確,這些思想是否正確,他練功出錯是他自己錯, 還是功法錯,還是都沒錯,是身體不適合? 仔仔細細去分別對錯,分辨問題癥結點,運用思考,發揮智慧,然後,實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雖是老生常談,但真正能虛心做到的有幾人? 所謂博學,只讀了一兩本書就拿來說嘴的有多少,或是根本不辨是非的又有多少? 這幾年來,我是很笨的在奉行老師教導,雖然已經離開這位老師,但他說的是對的, 因此我是以這檢視自己,也許是上天寵笨小孩吧! 我用很笨的方法去找很多資料去驗證,驗證我的反思,當我得到一些答案後沒多久, 常會發生一件事,就是我會再無意間看到某本書上一段話,或是,電視上一段話, 去驗證我的想法,所以我常覺得,老天滿疼我這笨小孩。 -- 清風不識字 何必要翻書 ~~~自惹寂寥 自找困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75.231
alexhk:推~ 勝己,方是人中人 08/11 02:22
arblord:推好文+經驗 08/11 12:35
juicelover:推。 08/11 17:48
dontblame:你有個很棒的老師 09/03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