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ssiemissie (missie)》之銘言: :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某位老師說的一句話 : 修行就是要吃素念經嗎? : 不一定是如此,修行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 : 突然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好‧‧‧ : 我沒有在念經吃素 : 卻願意相信宗教 : 相信因果 : 所以不種惡因 : 並承擔所該受的果 : 順帶一提 : 這時節 不就適合去靈鷲山水陸法會‧‧‧ : 每天都在桃園車站看到好多師兄師姐 ~~~~~~~~~~~~~~~~~~~~~~~~~~~~~~~~~~~~~~~~~~~~~~~~~~~~~~~~~~~~~~~~ 早上來認真的回覆一下這一篇文章 ~~~~~~~~~~~~~~~~~~~~~~~~~~~~~~~~~~~~~~~~~~~~~~~~~~~~~~~~~~~~~~~~ 修行,我們以佛教的概念來說,大多數的人把靜坐,念佛,參禪,持咒等 當成了修行,其實,這些方式,我們應稱之為法門,他是一些方法, 這些方法是要做什麼用的?是用來協助我們,協助什麼?協助我們守護身口意, 不要隨業造惡業,因此,這位老師說的很對,修行,是要修正自己行為, 不只外在行為,讓人家看的見的我們可以造作,就像公孫布被沽名釣譽, 除了外在行為不要去傷害自己傷害別人,更做出有益自己有益他人的事情之外, 內在行為呢?內在思想呢?這些人家看不見的,其實更要仔細去守護, 儒家說:君子慎獨。這概念大家都有讀過,應該都懂,自己一個人時,一樣要恭敬正意, 心理所想的,不要是傷害別人的事情,不要是利益自己傷害他人, 要不傷害自己更不傷害他人,利益自己更利益他人, 有人說,修行是要出離輪迴了脫生死,沒錯,但這是目標,不是修行, 換句話說,是一個結果,當密密守護了自己身口意不造惡業,進而了達發揮智慧, 那這樣要出離輪迴了脫生死只是必然的,問題在於用了多少工夫去守護, 去理解去開發,去體會,最後去結果?法華經從頭到尾講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是什麼?是在講三乘歸一乘?還是還是在看多寶如來要世尊開講,世尊顧左右而言他? 法華經裡有個很重要的啟示,眾生皆可成佛,只是時間要多久而已, 看我們何時承認自己是富家子身分而非乞兒,從承認的當下起開始進步, 一步步繼承家業,總會當家的,總會正覺。 另外一提,常有人把業掛嘴邊,把不如意就怪到是業太重上面, 什麼是業?業是一種結果,我們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個結果,這結果就是業, 只是他何時因緣成熟不知道,所以眾生又稱為異熟,八識又稱為異熟識, 因為大家因緣成熟而要去承擔的時間不同, 要提業重,是惡業,善葉,還是無記業?惡業過重? 我們可以當人也是業重,什麼業?善業重,不然還在下三道痛苦當中,怎當人? 當菩薩也是業重,善業有夠重,不然怎成就菩薩? 成佛也是業的展現,在菩薩時所做所為,成佛就是結果了。 修行人,不要把一點不如意怪到業上去,怪東怪西就是不檢討自己, 佛家常說要具大丈夫相,不是只有男人才是大丈夫,那是個相,形容, 有些男人畏首畏尾,不敢承擔,這是大丈夫相嗎?大豆腐像一點。 大丈夫,是要勇於承擔,為人表率(當然也要夠那修養),經書上勝曼夫人是一例, 歷史上武則天是一例(其實武則天時期,人民生活過的很好)這些是大丈夫相, 修行人要勇於承擔,碰上問題要去面對他,解決他,再放下他(借用大師的話)。 最後,分享最近看一本新書上提到的,一位心理治療師也是修行者提到的東西: 對於某些從事靈修的人而言,困難不在對於靈性的追求,而在於如何體現日常的身分, 這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使靈性入世?身分感不明確,我們何具體的物質的 世界,乃至於何自己身體的關係就不明確。這樣,靈性就變的非常天馬行空,自我 統合太弱,追求靈性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偏離現實。 附帶一問:原作者所說,修行是修正自己行為,此語是否出自 千佛山方丈 上白下雲老和尚 法語 -- 乾坤起八卦 卦起斷吉凶 雖是吉凶定 心轉卦自轉 誰言 卦為一定 要懂得以心轉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75.231
angthong:推這篇 同感 o_o 08/23 09:30
Idonotknow:寫的很棒~~推推~ 非常同意修行是修正自己行為~~ 08/23 22:01
missiemissie:寫了我寫不出的專業阿 呵呵 08/23 22:21
rakuhime:通常越是想得道的人,越是得不到... 08/24 00:39
benchen:修養的境界越高 越不強求得道 卻是越來越近 08/24 00:46
EdwinaC:最後一段整個切中要點Orz 08/24 02:39
tokyobaby:推恭敬正意.正其心.修其行.隨時觀心而行.想好好學之 XD 08/25 10:50
jellinek:推~不過修行的解釋似乎蠻多人這樣講,不僅白雲老和尚 08/26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