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Elysian (家瑀 致中和)》之銘言: (恕正文刪省) : 現今資訊交通如此發達,千里只在門外,成仙一事有何疑哉?有何疑哉??? : 只怕自己不好好努力罷了。 : ─────────────────────────────────────── : 以上是我自己從小到大修行的領悟和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也期望諸位一同努力,不負我此篇文章的苦心。 ^__^ : 附帶一提,我自 PTT 第一篇有關修行的文章開始, : 無論發文推文,皆是親身實證所得,絕無半點虛言、亦無半點戲語。 : 曾有人說我把書收起來,什麼都敢說,自以為不切實際的道理很玄妙; : 也有人說我分不清楚宗派之間的界線。 : 這些都是莫須有之事。 感謝您的經驗分享! 在下因為福慧淺薄沒有體證,只好拿一些書上的知識和個人的臆想回覆想法.請見諒! 私智以為"經典教言"與"實修"確是相輔相成的助益, 例如傳統正信宗教倡導,修行依""(經典教言)、""(正修實證)二法, 依""(聽聞正法)、"(思量瞭解)、""(正持實行)三學起修的說法. 皆表明(聖教量,即經典教言)(依正理如實觀察)二量的重要性. 那麼,如果我們假設"實相"(一切事物的真實本質)為""的話, 自然我們會據以正直地假設,各種"經典教言"指向的"目的"為一-- 然而在證得"究竟"之前, 是不是也應正直、謹慎地假設,"目的"也有可能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呢? 在下前一陣子在閱讀藏傳佛教的"利美運動"(不分教派的佛教復興運動), 發現主持該運動的重要人物,並不是將林立的教派一個勁兒的混合為一-- 而是在尊重各派傳承主軸心法的情況下,宣導教派間的交流切磋! 有些大師在利美運動中特別被稱美,即因為能夠完美地依每個教派傳承的不同演繹心法. 即使在藏傳佛教之間就如此,那在其他各善信宗教間,是不是亦應重視彼此間的道統分際呢? 職是之故,在下認為:事相上的宣說應有所分別. 佛教大師中的大師喬達摩.悉達多證得實相, 在傳教的四十五年期間卻宣說了各種層次不同教法,義理之間層次明顯相異, 有的教法甚至是彼此掣肘的--實為宣說實相方便,說法應機應理而生, 他不會因為實相"為一",就只宣說"單一層次的實相"! 因此請恕在下愚昧, 認為即使仁者在究竟義理上已經證得大證量, 於一般的宣說中,卻不妨依照世間法既有的邏輯道統來說-- 在道家看對象是哪一道派,說的是依他那道派邏輯心法所觀察的實相; 在佛家看聽者是哪一宗派,說的是依他那宗派哲學因明所探究的戲論-- 不然,偶爾在"論道時引佛、談佛時引道"尚可被一般聽者接受, 但如果長期兩者說法相混,被人家指說宗派界限不分怕是難免的指責......! = = 以上淺見,提出來參考. -- 「難事久習轉為,世間何事不如此;故於小事當練修,令於大事能堪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32.37 ※ 編輯: virulous 來自: 61.60.32.37 (10/19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