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oism 看板] 作者: redeploy (一練七傷,七者皆傷) 看板: Taoism 標題: [情報] 道家呼吸法介紹 時間: Fri Feb 6 22:15:55 2009 似乎沒有說哪種最好 不過如果要取得修行上的成就 果位 應該仍然要那種若存若亡的呼吸方式吧? ------------------------- 道家養生十分重視呼吸的鍛煉。道家典籍中記載了許許多多鍛煉呼吸的方法。這些方法如 果加以分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   一、強調呼氣類。特點是在呼吸運動中側重呼氣,呼氣時限要長於吸氣。其主要功能 是起排濁祛邪作用,同時也能激發臟腑氣機。如「曇鸞法師服氣法」的「徐徐長吐氣,一 息二息,傍人聞氣出入聲」(《雲笈七簽》),便是強調呼氣的方法。此類方法常要求鼻 吸口呼,以增強呼氣的動量,代表性功法為「六字訣」。六個字分別為噓、呵、呼、呬、 吹、嘻。比如噓字訣,在吸氣後要輕念噓字同時呼氣。噓字訣可洩肝經邪氣。   二、強調吸氣類。特點是在呼吸運動中側重吸氣,即要做到深吸氣,讓氣息充滿胸腹 。吸氣時限要長於呼氣。其主要功能是吸進盡可能多的清氣,從而活躍全身血脈,促進機 體的新陳代謝。如《千金要方》所述:「引氣從鼻入腹,足則停止,有力更取(吸),久 住氣悶從口中細細吐出盡。」又如《壽人經·導引訣》:「擇極高極潔之地,取至清至和 之氣,由鼻息入者,沖於丹田;由口入者,沖於腸腹。或三或五或七皆可。」   三、強調閉氣類。特點是側重吸—呼氣間的停氣閉息。它要求逐漸地、盡可能地延長 閉息的時限。其主要功能是可以迫使內氣充盈通暢。如《類經》所述:「瞑目,先習閉氣 ,以鼻吸入,漸漸腹滿……及閉之久,不可忍,乃從口細細吐出,不可一呼即盡。……始 而十息或二十息……但能閉之七八十息以上,則臟腑胸膈之間皆清氣之布護也。」閉氣也 可結合內視、咽津。蘇東坡在介紹自己的養生經驗時,特地指出要「內視五臟」、「漱煉 津液」,要「閉息內視,納心丹田」,待「津液滿口,即低頭嚥下,以氣送入丹田」(《 養生訣上張安道》)。雖然古人十分稱道閉氣法,認為行久可以「耳目聰明,精神完固, 體輕身健,百病消滅」,但同時也告誡,行閉氣法應力求安和自然、循序漸進,不可強自 為之,否則會「輕夭人命」(《類經》)。   四、強調嚥氣類。特點是側重吸氣後的嚥氣動作。所謂嚥氣,就是要求吸氣充滿口腔 至喉嚨口後,像吞嚥食物一樣將清氣吞入胸腹中。也可以和津液一起吞嚥,這叫「咽津納 氣」。其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強化吸氣的作用。如《雲笈七簽》:「鼓氣以滿天關(即喉 嚨口),調勻為度,閉口而咽之,即努(充)腹訖,徐徐出神廬中氣……一鼓一咽一努為 相應也。」他如《上清握中訣》所錄「服日氣法」:「令光霞中有紫氣……入口吞之,四 十五嚥氣。」《雲笈七簽》所錄「日精功」:將五色霞光「入口吞之,四十五嚥氣」,都 是強調嚥氣的功法。   道家養生典籍十分推崇「服氣法」。唐宋時期此法相當流行。唐道士司馬承禎的《服 氣精義論》,便是一部論述「服氣」的專著。所謂「服氣」,其實就是強調吸氣、閉氣、 嚥氣的深呼吸鍛煉方法。它可以是單純的深吸氣,也可以在深吸氣之後進行閉氣以強化清 氣在體內的流布,還可以在深吸氣之後將清氣嚥入腹中。由於 「服氣法」十分重視閉氣 ,並認為閉氣時限越長越好,而閉氣又較難掌握,很易產生憋氣、悶氣,故後來側重閉氣 和嚥氣的「服氣法」便不大流行,只有單純的深吸氣這類功法還在廣泛流傳。   五、強調柔長呼吸類。特點是吸氣和呼氣均要求柔緩細長。這裡的「長」除時限要求 之外,還要求氣息的線路能到達腹臍乃至雙腳末端。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形成神息相依、神 氣相抱的態勢,從而激發丹田氣機。如《丹經極論》:「於寂然大休息之場,恍兮無何有 之鄉,灰心(無慾)冥冥,如雞抱蛋(專意),似魚在水(自然)。呼至於根,吸至於蒂 ,綿綿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讓呼氣、吸氣均下達腹臍,並做到「綿綿若存」,這 就是柔長的深呼吸。道家倡導的「踵息法」,其實就是指這種柔長的深呼吸。《莊子》說 :「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性命圭旨》釋踵息時說 ,「常人呼吸皆隨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至人呼吸則直貫明堂而上,至夾脊而流入命 門,將以祖氣相連」,所以「踵者,真息深深之意」。丹經中常常提到的胎息,也是一種 柔長深呼吸,只不過是一種極微細、微細到若有若無的柔長呼吸。《胎息銘》說的「吐唯 細細,納唯綿綿」,便是這種呼吸的描述。煉胎息,不僅要掌握呼吸柔長的要領,還要「 固守虛無,以養神氣」。只有做到神氣相抱,才能神閉氣靜,妙生胎息。   六、強調呼吸結合意念存想類。特點是在深吸氣或深呼氣或閉氣、嚥氣時,結合進行 明顯的意念存想活動。其主要功能是,將意念存想和呼吸運動時吸氣肌、膈肌、腹肌活動 所產生的動覺、力度以及震動波統一起來,對機體的重要氣穴和經脈進行激惹和揉蕩,進 而引發內氣並促使內氣循經運行。這類呼吸法同上述各類實際上是交叉的,如深吸氣結合 意念存想,便是屬於強調吸氣一類,余同。但這類呼吸法同單純的深吸氣、深呼氣等,在 作功方式上有明顯區別,功效也不一樣,因此另歸一類。呼吸結合意念存想有幾種情況: 深吸氣結合意念存想的,如《太上老君養生訣》:「取氣之時,意想太和元氣下入毛際, 流於五臟,四肢皆受其潤。」吸氣和呼氣均結合意念存想的,如《神仙食氣金櫃妙錄》記 述的「京黑先生睡功行氣法」,要求呼吸自然、柔和,隨著吸氣和呼氣,「覺氣如雲行體 中,經營週身,濡潤形體,澆灌皮膚,五臟六腑皆悉充滿,舊疾皆散」。閉氣結合意念存 想的,如《雞峰普濟方》:「每體不安處則微閉氣,以意引氣到疾所而攻之,必瘥。」嚥 氣結合意念存想的,如《雲笈七簽》:「每鼓咽之際,常存思氣入五臟流行,即從手足心 及項三關九竅肢節而出。」 -- 深觀眾生 皆是菩薩 獨我一人 實是凡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3.190.5 -- 深觀眾生 皆是菩薩 獨我一人 實是凡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3.190.5 redeploy:轉錄至看板 meditation 10/10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