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udaya.dhamma.org/C_On_Vedana_From_devotion_to_direct_experience.htm 談感受:從信仰到親身體驗 葛印卡老師講 每種宗教都教導人們過道德的生活、培養掌握自心的能力、讓心不著染污的重要性。從經 典上讀到這些教義,出於強烈的信仰或理智上的信念,教徒也許會接受。然而,光是相信 這些教義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真正的利益僅能自實踐中獲得。正如口渴難耐時,光是閱讀 有關水分子結構的說明,並不能解渴;飢腸轆轆時,拼命研讀餐廳菜單,也無法充飢;生 病時,光是閱讀醫師處方,並不能解除疾苦。而藉著將注意力轉移,也無法真正解除口渴 、飢餓或疾病。同樣道理,不去面對生命中的難題,或僅談論解決之道,並不會使困難從 此消失。 除非採取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除非藉由修習正法─我們勢必沈淪苦海。然而 ,修行並不容易;我們必須努力消除內心的不淨煩惱。壓抑負面想法、分散注意力,或沈 溺逸樂雖較為容易,但壓抑、轉移,或沈醉難以持久;一旦這些方法效力消褪,問題依然 存在。只要內心深處的不淨煩惱仍然存在,心就無法從痛苦中解脫。每當遇到不愉快的情 境,我們總想逃避,藉由分心忙於他事,來逃避不受歡迎的現實。而生活裡又提供著如此 多讓我們分心的娛樂:電視、電影、展覽與馬戲表演,甚或像酒精或藥物等更糟糕的麻醉 劑。即使不尋找此等世俗的轉移伎倆,也另有以靈性追求作為麻醉的手段:到廟堂裡盲目 覆誦祈禱,或進行宗教儀式。儘管其危害不若分心至世俗逸樂,但逃避終究是逃避。心會 一時專注於這些轉移伎倆上,但埋藏於心底的問題,遲早還是會浮現到心的表層;如果用 力去阻擋壓制問題浮現,只會引來相等的反彈力量。因此分心與壓抑非但不能解除痛苦, 還令痛苦加劇。事實上,痛苦並非源自外在而是從我們內在生起的。 痛苦的根源也同樣潛伏於內,存在心的不凈煩惱與負面想法中。企圖以令人愉悅的事物, 來取代令人不快的外在事物,是自我欺騙的作為;治標卻不治本,無法真正治癒疾病。處 理痛苦的良方,是如實地去瞭解它。一個想了解痛苦的人,首先會自問不快樂的根源,而 答案將很明顯:因為碰上了不喜歡的人、事物,或情境,因而心生嗔恨。這種嗔恨其實是 一種貪愛:想要排除不愉悅經驗的慾望。心的習性是渴望愉悅事物的,一旦事與願違,遇 上不想要的、不愉悅的事物,就會生起嗔恨。而一旦心受到貪愛習性所羈絆,它也將為嗔 恨習性所束縛,兩者都必然使我們焦慮及痛苦。 從理智上對這個道理多加琢磨,固然是件好事,然而,要真正從痛苦中解脫,必須將理解 導向行動。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根除貪愛與嗔恨的習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脫離痛苦。 有些人也許會身體力行,開始修習正法,但很快地便對所面臨的困難卻步。出於自卑與無 助的心理,他認為自己太弱無能自痛苦中解脫,必須求助於一股更強大的無形力量。於是 ,他想像出一個全能的實體,並乞求它解除自己所有的痛苦。他盲目地相信,只要持誦名 號或觀想其相貌,這位想像中的全能者就會移除他的痛苦。事實上,他是被自己的恐懼與 懦弱感受所誤導。這個人並不瞭解,假如真有這樣一位至高無上的神明,他如此的行為已 侮辱並貶損了祂。總而言之,如果有人是無所不能的話,他一定知道宇宙眾生都在受苦, 倘若他真的是萬能,他一定會令所有生命體從痛苦中解脫。果真如此,假若這位全知、全 能的神只對持誦祂名號、不斷讚美,或觀想其形體的人伸出援手,其實就是在假設,這位 幻想中至高無上的神,是一個自我中心、沒有絲毫慈悲心的人。 一個渴望聽到愈來愈多的人不斷持誦自己的名號,不斷觀想自己的形貌,獲得最誇張的阿 諛奉承的人,必然非常自我。而一個只會幫助那些奉承者,以前述方法來自我膨脹的人, 必然缺乏真正的慈悲。至高無上的神明真會是如此嗎?如果真有至高無上的神明,這樣的 盲目信仰,對他來說只會是貶損和羞辱。還有,未經透徹的邏輯思考,有人認為只要持誦 神的名號,或觀想神的形體,神就會洗清他的罪惡和悲哀,這種想法令他極為心安。因此 ,有人致力觀想神的形體,在心裡召喚出曾經看過的畫像或雕塑,或讀過的相關描述。然 而,這些由圖畫、雕塑或文字所形成的影像,事實上是不曾親眼目睹神祇樣貌藝術家的想 像作品,他們從未親眼看過作品中的神。對觀想者而言,這些神像非常具吸引力,因為他 相信這個想像中的神祇無論如何會拯救他。 因此,要將心的注意力集中在神像變得輕而易舉,並由此產生專注。可是,對這種想像出 來的對象進行冥想,是不可能導向實相的。同樣的,有人將所有希望寄託在神明身上,並 因不斷持誦這尊神明的名號,感到十分受用。這種對一個單字,或任何隻字片語的覆誦, 會產生一種特定的振動,使人深陷其中。冥想者期望神明能滿足他的慾望,而這種期望變 成了盲目信仰,激發信徒不斷持誦自己創造的神的名號。帶著高昂的熱誠,不停唸著神的 名號,直至心生狂喜、全神貫注,並沈浸於自己引發的振動中。然而,無論因而產生的狂 喜有多愉悅,覆誦一個單字是不可能讓冥想者證得實相的。儘管如此,這樣的修行方法還 是有其益處的。因為即使這些覺受是刻意經營、想像而來的,心還是會忘卻任何不愉悅的 情境,沈浸在愉悅的振動中。如此,修行人會以為痛苦已然去除,但事實上痛苦依然存在 ,因為苦的根源仍存在心中。只要痛苦的根源一天不除,就不會有真正的解脫。要把痛苦 的根源剷除,我們必須穿透至心的深處,達到不凈煩惱生起的地方。只管持誦名號、沈思 與想像,是無法達成這項目的的。我們必須探究實相,存於我們內在的實相。 當禪修者開始探究內在的實相,很快的就會領悟到,只有當我們的心或身上的五種感覺官 能,與外在世界的事物接觸時,這些身外之物對我們才產生意義,這一切都蘊含於我們的 身體結構之內。要親身體驗實相,必須探究身體結構的內在世界,不去理會身外之物。與 此同時,要小心謹慎,避免使用任何想像的及人為創造的物件,不論它們多麼的吸引人, 或多麼的與傳統信仰契合。不僅如此,禪修者還必須不偏不倚,有如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 一般,接受並客觀地觀察,當下片刻身體內所經驗到的任何實相。如果照這種方法用功, 自然界的一切謎團都可揭開,宇宙中的一切法則都變得清晰。禪修者會明白痛苦如何生起 和倍增,也能洞悉如何去除痛苦。有了這樣的智慧,禪修者自然能夠拔除痛苦的根源,也 就是根除心的不淨煩惱。 整個過程在於親身體驗內在實相,藉由觀察身體覺受去體驗實相。在求證實相的過程中, 禪修者對不愉悅的感受(苦受)進行客觀觀察。當他這樣做時,心會自發地對不愉悅的感 受進行分割、剖析、分解與分析,直至切身體驗到這些感受的無常,其生起又滅去之本質 。如此,他便會從心裡將嗔恨的舊習性拔除。透過類似的深入觀察過程,他也明白愉悅感 受(樂受)稍縱即逝的本質,並因此根除貪愛的舊習性。同時,透過體驗中性感受(不苦 不樂受)轉瞬即逝的本質,根除愚癡的舊習性。其他一切不凈雜染都是以這三者為基礎: 貪愛、嗔恨與愚癡。當這三者熄滅、完全根除,因這些不淨雜染而生起的痛苦即告終結。 此之所以發生乃因禪修者探究身心的實相,從顯而易見的層次穿透到細微層次,直至體悟 到無常的實相所致。 這樣的體悟使他的心得以淨化,並能夠體驗精神與物質以外的終極實相,超越生滅的世界 。當一個人體驗過相對世界以外的終極實相之後,就能發展出真正的智慧,沒有執著的智 慧。沒有處境能將禪修者擊垮。無論生活裡碰到甚麼樣的狀況,想要的或不想要的,愉悅 的或不愉悅的,他的心都能保持平衡。因此,藉由修行內觀法門,我們便可走在出離痛苦 的道路上。一個人的心能去除多少量的不凈雜染,他就能從痛苦中得到等量的解脫,享受 等量的真正的快樂。來吧,禪修者們!讓我們拋開一切想像與人為造作。藉由我們內心自 然生起的感受,去探究及體驗內在的實相,根除心的所有不淨雜染,達到真正快樂、真正 安詳的目標。 --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50.14
llooo:什麼是生滅法壓? 04/26 19:40
XI:身心無常生滅之法稱為生滅法. 04/26 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