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常謂:冤親債主。 又謂:消冤解結。 其實,懺悔的真正精神在於向自我內心懺悔,而不是只對冤親債主。 關於向自我內心懺悔的法門,並非個人獨創,而是在各家宗教裡都存在的法。 以下就以較白話方式來講述好了。 在佛家裡,關於懺法很多,可是較為人知的大多是形式上的法會儀軌,較少讓人注重其心 靈層面的本質性。 比如歷史上最有名的即為水懺,全名為:『慈悲道場三昧水懺』,還有粱皇寶懺等等,若 對佛教的諸多儀軌有所瞭解,就會發現與懺有關的法會通常是很大形的,這也說明了懺法 的重要性。 而基督教裡常說人生來就有七大原罪,要悔改,相信耶穌上帝的引領等等,其實這也是懺 法的一種形式。 簡單來說,懺,就如字面意義所示,就是檢討與反省自我。 比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每個人每天的思想言行裡,難免在不知覺中犯了錯誤,甚至以為沒錯但卻造成對他人的傷 害,其實都是該需要檢討改進的。一個有智慧的人,在行事上必定會較圓融,能夠以最小 的傷害而達到最圓滿之境,來處理事情。 可是,智慧怎麼來的?當然是在面臨困境痛苦時,激發潛能想出辦法去解決,逐漸提昇而 來。人的轉變就在於受到情勢環境而改變,就像一個自小養尊處優的孩子,長大後反而無 任何一技之長,因為在他成長過程中從來都不需要他去養成這樣的能力所致。 那麼,即使是面對同一件事,第一次處理可能是不成熟,之後再檢討如果能怎麼處理才會 對大家都更好,日後再遇到時,就不見得還是會以初次的方式再去應對了,這就是成長。 因此,成長,是基於需要。 那麼這跟懺法有何關係?有。懺法就是種檢討,覺得可以再做到更好,不管是對自身心念 思想言行,以及外在的各種家人朋友人際之間的處理方式,一定有可以做到更好的方式, 因此就需要檢討哪裡做得不夠,哪裡需要改進等等。 當然這只是懺法的應用之一,還有就是如佛家所說,往世積習都記錄在阿賴耶識裡,即使 在肉身消亡後,這份識感也會帶往下一世,因此若到醫院婦產科的育嬰室看,每個剛出生 的小嬰兒哪有什麼人生經歷?但依然還是各有各的脾氣。 這種阿賴耶識在我個人稱呼為刻劃在靈魂裡的慣性。 每個人的慣性有天生在阿賴耶識裡帶來,也有後天的成長經歷所養成的其它慣性,這種慣 性對於我們的自我存在感,喜惡標準的建立,都有著很深的影響。因此,不同的人即使在 面對相同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所表現出來的應對方式也不盡相同,所帶來的後果影響 也不見得會一樣。 就像在路上停紅綠燈,遇到有人猛按喇叭,大家的反應都不一樣,要是因此發怒馬上下車 要找對方理論,說不定人家剛好是有帶槍的流氓,盛怒之下就發生命案了。 而有的人比較沉定處理,說到底這事也是難免的,何必動氣?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 闊天空。眨個眼就過去了。 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有的人就是講不聽,喜歡搞大膽刺激冒險,這樣的人遇到意外的機率當然比其他人高,那 麼該說是命中註定,還是自己的問題? 有的人一天到晚總是情緒不好,覺得自己很倒楣,老是有人對不起自己。 當真是如此嗎?那麼為何其他人沒事,就偏偏只有自己是如此?這就是該檢討的地方。 因此,懺法簡單來說,就是檢討自己,即便遇上了事,那搞情緒低落有什麼用?根本是於 事無補,倒不如先把情緒丟一邊,試著思考眼前的問題該怎麼處理面對才是。 檢討自己,是給自己看的,不是在人前表現出『對對對都是我的錯』那種糟蹋自己侮辱對 方的方式。面臨到任何事,自己內心有什麼波動,絕對一清二楚,因為怎瞞都瞞不過自己 。 當然這也是需要漸進學習養成習慣的,絕非一蹴可幾。由此,便知為何宗教中會有所謂的 戒律,那就是以較強勢性方式教導養成習慣的作法,畢竟人還是生來就有惰性的。 因為,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是絕對完美的,永遠有可以更進步的空間,那麼承認自己是不完 美的,接受它並試著看清楚問題與自身性格缺陷所在,永遠不要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因 為自己若是陷在盲點裡便看不見是非對錯,這樣才能更進步。 這就是懺法。 -- 『問大士為何倒坐?恨眾生不肯回頭!』 『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 如能轉念,何需我大慈大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182.65
coldfeeling:推 05/18 20:49
man1006:零極限.也是在消除內心的舊有資訊.原理也是覺察與反省 05/18 22:21
llooo:推相信耶穌和上帝的引領~ 05/19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