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剛剛小弟過份地嗆了airstation大之後,有點良心不安, 所以認真地寫篇靈學探討的文章,來向airstation大賠個不是~ 同時也增加靈學版真正集中在探討靈學上的資訊含量。 靈學版往前爬文大概一年的時間至今, 我們可以發現大家在靈學的分享文上多半是以自身非嚴謹限制下的經驗為主軸, 建構起自己對於靈學的認識, 這也是大多數神秘宗教論者與超自然論者建構其自身信念與「知識」的基礎。 (上述的「知識」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其不是嚴謹定義下的知識) 但上述的建構方式有兩個根本的缺陷,分別是: 1.孤立事件不具有論證能力(無證據力) 2.在傳統的知識論觀點下,歸納論證和類比論證為弱論證能力 於是乎,以上述的「自身經驗」建構起「靈學」的結果, 就是在弱論證架構下,某甲的靈學經驗與「理論」勢必與某乙的在某種程度上不合, 因為某甲的經驗不可被複製(孤立事件→無論證力),同時 即便某乙是在類似情境下發生與某甲類似的經驗,亦因為類比論證為弱論證, 而無法全然等同視之,於是同時存在孤立事件、類比論證、歸納論證之弱證據力, 導致以上述方式建構起的靈學觀點、理論之解釋力與適用性不足的情況, 而這還只是我們把某甲和某乙的情況簡化下的結果, 其他可能導致理論完備性、解釋力與適用性進一步下降的情況, 尚有:確認偏誤、虛假記憶、刻意欺暪以及架構不同一而無法使用類比等等。 故今天我們所探討之「靈學」其實是尚未去蕪存菁的濁水, 但若果我們又希望從這濁水當中取得一些真正有用的靈學知識, 那麼我們就非得從淨化水質下手,以提高在靈學版上分享之靈學經驗與資訊之可信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下手呢? 事實上上述的第一點,孤立事件方面,除非靈學版以眾人之力合力試驗某個靈學現象, 並且將其限制在科學實徵主義的架構之下,又或者, 我們能夠將某一靈異現象限制在一個可複製試驗的科學實徵研究流程下, 才有可能突破孤立事件的限制,以提高其證據力。 就目前的靈學版性質來說,第一點是相對難以做到的, 於是,我們得以下手的其實是上述的第二點,即弱證據力的部分, 我們必須透過研究「如何構成知識」來提高在靈學版上分享的經驗與資訊的論證能力。 首先,在傳統的知識論架構下,構成知識的必要與充分條件如下: Ⓘ S知道P若且唯若 1.S相信P。 2.S有理由相信P。 當然,上述的知識證成架構勢必會受到相當著名的Gettier的知識反例, 即《史密斯與鐘斯》的挑戰, 主要是由於上述的證成結構並未指出認知主體「該如何」去判別P是否為真信念, 於是這勢必導致Gettier的知識反例舉出的極端案例中, 好似認知主體皆十分容易「相信」某些虛假的證據一般, 刻意地使知識被證成,因為任何一個理由很可能都被S所接受。 這也是今天靈學版上之所以充斥著某些看似是「靈學知識」, 但其實只是未經嚴謹驗證,或經操弄過後,真假未明的信念罷了。 於是,在缺乏一個辯證方式下,除非我們的靈學經驗是先驗的(即是不證自明的), 那麼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得以構成任何有相關靈學的知識, 這顯然是違反經驗事實與我們所預期我們所能夠完成的目標的, 還好,在Nozick的新知識定義下,我們能夠使用類似歸納論證工具去構成我們的知識, Nozick的知識構成要件,更符合我們今天在累積我們所謂的「知識」, 而非必然侷限在演繹推論之恆久不變真理上之「知識」結構上, 其充分必要條件如下: □ S知道P若且唯若 1.P為真。 2.S透過方法M而相信P。 3.假若P為假,則透過方法M,S不相信P。 4.假若P為真,則透過方法M,S相信P。 於是,我們可以透過一個方法M,去檢證在靈學版上所分享之靈學經驗或孤立事件, 是否在相當的可信度範圍之內,並且可視其為真,從而建立起真正的靈學知識,而此方 法M,可能的型態有反證法、反詰、詰問、歸謬法等等,同時,我們不能單以「個人過往 的經驗」作為方法M,因為個人過往的經驗並未能夠通過上述架構之檢證,若以其為方法 M則勢必導致循環論證之問題。 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期待能引出更深層的討論 :) -- I know I am going to die, so, my revenge is living we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41.212
pp0731:嗯 跪求翻譯.... 12/14 14:45
nknuukyo:一樓..XD 12/14 16:43
dontblame:要翻譯是吧....if and only if......XD 12/14 17:40
juicelover:不知道我以易經推演算不算正統? 另外那篇夢境文 我是有 12/14 18:35
juicelover:點想回,但我開宗明義就不下"定義",所以就沒想說太多 12/14 18:35
juicelover:其實說了那麼多,說到底也都是沒有體驗,跟找不到共象 12/14 18:35
juicelover:真的有體驗的人,就會知道說來說去指的都是同一樣東西 12/14 18:36
juicelover:多的話,要用看得到的事情來驗證看不到的事情。 12/14 18:37
juicelover:我想還是等大家都氣數盡的那一刻吧。 12/14 18:37
juicelover:最後不論無形 有形 都有一定的道理可循,所以我才會講 12/14 18:39
juicelover:自然中沒有對錯,因為自然就會反撲,過多過少都要注重 12/14 18:39
juicelover:"平衡",道理沒那麼多,往往不言自明的就是。 12/14 18:39
juicelover:可能你不會練氣 ,體驗禪定 ,看道書,知道空明,還是 12/14 18:40
juicelover:靈動,還有河洛虛無一氣。 12/14 18:41
juicelover:知道頓悟法門,自然法 天地法 道術 "五法"。 12/14 18:41
juicelover:解籤 紫微斗數 風水 姓名學 等等的命理。 12/14 18:41
juicelover:還有因果 一脈相承 空中空中空 三界外。 12/14 18:42
juicelover:你要我講我都可以講,問題是誰教我,易經。 12/14 18:42
juicelover:我才會說 易之所始 所知"非人" 將之用之 在於教化眾人 12/14 18:43
juicelover:非人 就是根本不是人所寫 是因為"自然"之中 卻不失自然 12/14 18:43
juicelover:多了囉,要知道一個好好行修行之道的人,最後是不如無 12/14 18:44
juicelover:法不知法,因為知道所以通通放下,把人做好才是最簡單 12/14 18:44
juicelover:的超脫之道。 做人的道理就跟大自然就存在著共同關係。 12/14 18:45
juicelover:當一堆人不了解自然與我,不能明視內心。到底怎麼教化 12/14 18:45
juicelover:學什麼說什麼都一樣囉,重要是緣份是不能碰頭(小過) 12/14 18:46
juicelover:我這幾年來寫的東西,大概已經出好幾本書,重點是我都 12/14 18:51
juicelover:一直推翻所有已知,所以周易才會一直重寫。跟看別的領 12/14 18:52
juicelover:域的書籍再加強。如果在靜坐版我就被水桶了。 12/14 18:53
其實以易經推演來「構成」靈學知識本身就有循環論證的問題, 因此這裡的問題不是以易經推演正不正統, 而是易經何以能夠被認為是「靈學知識」? 而j大又是以何方法或標準去認定易經能夠透過該方法或標準之檢驗, 而成為「靈學知識」? 待易經推演的確能夠成為「靈學知識」後,才有正不正統的問題。
wind9:可否請K大回覆上一篇夢境來解釋 提供一個方法M以做示範 一來 12/15 00:06
wind9:對該篇原po有所裨益 二來讓大家有個範本可以遵循 以後單有經 12/15 00:08
wind9:驗也不要亂分享 以免誤導他人? 12/15 00:09
linnalin:K你的意思是說請大家回去修完理則學再來討論靈學嗎XD 12/15 00:32
smilelover: 推 pp0731:嗯 跪求翻譯.... XD 12/15 00:39
linnalin:不過我覺得靈學得研究採用社會科學的模式來研究比較適用 12/15 00:39
linnalin:也就是 解釋 理解 詮釋 批判去做理論架構.. 12/15 00:41
linnalin:不過本人不是念社科的 不要叫我詳細解釋阿XDD 12/15 00:42
smilelover: w大 夢 就只是夢阿 呵呵 推K大的用心 12/15 00:42
其實捨棄傳統知識論的架構而改採Nozick的知識構成定義, 基本上就是為了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上的知識, 以符合我們對於「知識」的經驗事實與其態度, 所以基本上在Nozick的知識定義架構下, 就是建立在現代所謂的「多元定性研究」或是「設計思考」下的研究方式, 在上述架構下,我們不用念完理則學再來討論靈學, 反而能夠使用往常不被認定是知識構成的研究工具, 例如人類學中的田野調查、民族誌等主觀經驗工具, 來構成「知識」。 於是,對於靈學版的實質問題是,我們該去選擇什麼樣的一個「方法M」, 使其成為合理的判準去構成我們的「靈學知識」, 以區別可信度低的經驗事實與可信度高的經驗事實。
skciv:根本沒有統一經驗 12/15 05:03
若要求統一經驗的話,除卻能包含進科學實徵流程的客觀研究, 幾近所有社會學科的研究結果都不能視為「知識」, 這種知識構成的標準太過嚴苛,這也是為什麼Geitter會提出知識反例之故, 傳統的「知識」構成概念,在二十世紀末的知識論變革中早已被推翻了。
skciv:你有眼睛 我是盲人怎麼也論證不出你所看到的在盲人世界為真 12/15 05:20
skciv:如果說K大有感應的話 那就可以來討論如果沒有的話 12/15 05:25
skciv:應該這樣說 所謂的靈學其實是相對於物質的 12/15 05:27
skciv:即 無法用儀器去延伸感官的客觀 所以也沒有所謂的方法M 12/15 05:27
以你所舉的例子所言, 這種情況唯有發生在全世界僅有你一個「先天」盲人, 而無法從他者經驗(可能的方法M)獲得檢證,才有可能發生, 但在那種情況下,對你來說, 明眼人所看到的世界之「知識」,對你來說並不重要, 這就好比有那麼一個世界,除了一個麻瓜,全都是巫師, 且巫師受限於某些規定不得在麻瓜面前使用魔法, 那麼對於那位麻瓜來說,巫師的「魔法知識」對其而言不構成具有知識之價值。 別忘了我們上述所談的知識構成是建構在「符合經驗事實」的訴求上, 因此才有了Nozick的知識論, 若果我們只是想追尋「理想中但很有可能無法存在的」嚴格知識典型, 那麼你我所擁有之「信念」就更鮮少能被稱為是「知識」了。
skciv:爾且過多哲學用語對於沒有哲學背景知識的板友難以討論 12/15 05:29
其實應該還好,上面的概念建立在簡單的代數概念討論上, S、P、M,應該都還是版友們在稍稍思索下,就能夠推理得出的概念, 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困難。
skciv:現在就是你所謂的他者經驗只有在這個'先天'團體的成員中有效 12/15 05:36
你仔細看看這個版上的靈學分享文, 是不是不僅僅包含了靈能者「本身」的神秘經驗, 亦包含了非靈能者透過靈能者所經驗到的神秘經驗, 與非靈能者自身所經驗到的神秘經驗呢? 所以,在「現實」當中的他者經驗,並不侷限在靈能者之中, 故上述之知識構成架構才可能有效。
skciv:你所講的是數學用語不是哲學用語背景 12/15 05:41
指的是什麼呢?關於Nozick請詳見《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skciv:竊以為非靈能者的他者經驗可以不用考慮 信度太低 12/15 05:44
不見得,事實上這個版上有很多靈能者在發現自身是靈能者之前, 其身為「非靈能者」這段期間的神秘經驗,亦具有參考價值, 換句話說,在我們非能確定這個版上出來分享的非靈能者是「真正的麻瓜」之前, 便妄下斷論說「非靈能者的他者經驗可信度太低」,顯然是自我擊敗陳述。 題外話,上面這段陳述讓我想到俄羅斯科幻小說《巡者系列》第一部, 安東遇到他未來老婆時的情況。XD
skciv:非靈能者的他者經驗可信度太低是指說許多信度更強的人為操弄 12/15 05:50
skciv:守段即可掩蓋其事實所以不考慮其經驗 12/15 05:52
此部分可以透過「方法M」檢證刪去,淨化水質。 因此,我在此才提出,靈學版需要有一個用以檢證的方法M, 以建構真正有價值的靈學知識,例如:類比經驗下的交叉比對。
skciv:若方法M不可能超越人為手段 那也只剩下科學實驗還有其他M嗎 12/15 05:56
skciv:越聞祺祥 12/15 05:56
skciv:我想知道某K是真的想知道這方面的的證據含量可是去很多的宮 12/15 06:00
skciv:看看以增加資訊事實若只是談談知識論看看板上就可以找出方法 12/15 06:02
skciv:M 嗆嗆版有 那也無不可 12/15 06:03
不論我的動機以及作為是呈現你所舉出之兩種其中的任何一種, 靈學版上充斥著不能作為靈學「知識」看待的分享、經驗與信念,是事實, 在我們不能確知靈學版上的分享、經驗與信念是真是假時, 這些真假未明的分享、經驗與信念就有可能對於版友產生危害, 例如先前的saymore版友。 亦因此,我在此提出此架構,一方面是因其確有可行性去完成靈學知識之建備, 另一方面亦是希望版友們意識到自己言論之道德責任, 充斥著真假不分、是非不明的作夢分享文、宮廟起乩文、卜筮算命文, 這確實是需要杜絕的現象。
smilelover:「方法M」是否適用在所有的神祕經驗? 12/15 06:07
smilelover: 還是不同的「方法M」 適用各種不同的神祕經驗? 12/15 06:09
smilelover: 我看我還是講白話好了 免得有人會要求翻譯 XD 12/15 06:12
smilelover: 濾水器是否可以過濾任何的水質? 12/15 06:13
smilelover: 是否有一種濾水器 可以過濾各種的水? 12/15 06:15
smilelover: 還是不同的濾水器 才能過濾不同的水? 12/15 06:16
在科學「知識」的建備上,使用的「方法M」不止一種, 若靈學版可以做到找到多個「方法M」去提高淨化水質的可能性, 那麼自然可以使用多個「濾水器」去濾不同品質的水,以提高水質。 但是因為我們處理的問題是充斥著神秘經驗與孤立事件的靈學問題, 這也造成了我們對於靈學「知識」的建備要求, 退到了Nozick知識論這條較低水準的經驗事實知識界限,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上述我只保守地認為,靈學版「實際」上, 只要能夠找到一種方法M去檢證,事實上就是不錯的成績了。
Paulnewman:探討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靈學經驗有太多個人經驗 12/15 11:36
Paulnewman:而且又不容質疑的通靈人,導致偶像崇拜問題 12/15 11:36
這當然也是為何我們需要一個一致性的嚴謹方法M, 以過濾不可信的個人經驗(孤立事件)之主因。 ※ 編輯: keithking 來自: 114.42.241.212 (12/15 11:43)
smilelover: 推 「實際」上 ^_< 12/15 16:19
airstation:這個也是我一直在找的東西,可是我想到一個問題 12/15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