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隊員附記 gingging: 四陵溫泉的照片出來了,一路上都開繩過水 所以一點都不敢把像機拿出來 加上電池又沒電, 只拍了幾張營地生活照 行程有點小意外,但也無損興致 在溪水裡罵幹,在大石頭發抖著嘶吼 在營地生火打著瞌睡烤香腸,一點多還沒有人去睡覺 一個人在峽谷等人時 被夾在溫泉營地跟同伴間絕對的孤單 腦袋越來越清晰,感覺都回來了 就像小大一被騙去溯溪一樣 +3: 其實溯溪溯到晚上不是多光彩的事 尤其是夜溯訓練級的三光溪 非常的不可取 但既然板上提到了這支隊伍 還是得對學弟妹安全觀念的建立這點負責 放下學長姐形象 坦白檢討是必要的 先說個大概 其他看跟進 扣除掉下溪的探勘 突破地形的速度 其實大部分的時間 都花在確保中間者通過 幸運的是以這樣的隊伍結構和默契 三光溪即使地形與深潭不斷 也還算不難處理 所以常常老人看到地形.暗爽終於可以好整以暇煮個泡麵 結果鋼杯都還沒掏到 "幹 繩子又架好了..." (匆忙再打包回去) 這種尷尬的速度 加上時間的壓力 讓人捨不得停 隊伍也一直處在飢餓的狀態 平心而論 溪谷地形並沒有太為難班底 探勘路線的下切點非常精確 確保需cover者通過的耗時也足夠標準 怎麼算這都應該是個這樣的隊伍 下午三點就穩穩在陽光下泡溫泉 悠閒得把剛剛那些冷冽都拋在腦後 而不是大家在寒夜看著對岸的露頭 只濕到指頭也不願意再下水泡湯 關鍵點 在於出發前的鬆散 導致準備下切時 時間已近中午 delay了三小時以上 周六出發其實充裕 過程也精實無誤 就是開始下切得實在太晚 領嚮有在控制 但不知不覺時間就是那個時候了 在此謹代表愛摸東摸西.理由千奇百怪的OB群跟嚮導致歉 並保證下次會乖乖聽話.飯前洗手.準時上娃娃車 但我們祝福 第一支隊伍就通過如此棘手的歷練 阿瓜嚮導未來的開隊 一定只會越來越順利 隔天是個典型到很美妙的溯溪早晨 pandalee: 昨天、前天三光溪9人OB隊伍, 行前一星期其中五個做過岩訓:上升、下降、系統轉換 照預定計畫完成溯溪行程, 但因為地形過於「精彩」:3個大瀑布&4~5個深潭&1長廊 晚上9:00方到營地(沒有落石威脅、撤退有路、傳統的營地) 除第一個深潭外,過所有深潭均架主繩,主繩上打8結扣住人, 將泳渡者與主繩直接連結;而非向來的普魯士繩圈式間接連結 最後的深潭與長廊,都在天黑前已架好主繩, 用人力將渡者直接拉過去 →如果有人可以像佳珊&金金一樣, 邊搞笑邊拉人,連續拉5個人、5個背包 這種方式:主繩固定在目的點、始游點不固定、用人力拉渡者到目的點 安全係數似乎比架好主繩→渡者自己游過去 還高很多 拉人的人可以憑手感就知道中間有沒有狀況; 被拉的人只需注意過岩角就可被拉的人上岸之後,還可以接力拉人, 又可以邊溯溪邊瘦腰圍或練指力 但是如果隊伍裡的人不全都是「神臂」的話,一次拉一個就好, 不能一串抱著背包被拉,比被背包拖著被拉好; 背大背包過深潭,雙腳不停地作踩腳踏車動作, 可以讓人直立,達成一種平衡建議溯溪行前訓,可以帶顆海灘球綁在背上在泳池 練習高繞過岩壁時,隨時身上都有確保,過了的人幫忙指腳點 溯溪隊伍裡,新經驗的人很重要,等於一張白紙, 看到什麼就記下什麼前後有老人帶著,即使不用說什麼, 他都會知道以後遇到什麼情形要怎麼做 他眼睛攝下的鏡頭,就是未來的隊伍片段 還有神勇在水裡游來游去,一下出現在瀑布上, 一下又竄到大家面前的人會帶回「前面有溫泉、大營地、一堆人」的夢幻景象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是OB隊伍, 九點時分還有學長超猛彈跳上90°岩面 當出隊已經「內化」成自然時,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了, 這是爬山的內功比起在蛋池旁睡一下午的隊伍, 又突破了大餅說的「太慵懶會有罪惡感」那關 一支隊伍有很讚的領嚮,真的是相當不一樣! 突然有種想重寫幹專的欲望,坐在電腦前, 打著一篇認真又歡樂的正式報告… 路標的重新認識與獨行的窘困 (摘自羊板 大哥) 趁投票的日子, 馬路讓給原本就喜歡悠閒的我, 在找不到人陪同的情形下,只好由藍天,陽光,清涼的風, 還有那任勞任怨的小車車,陪我獨行, 往那北橫的野溪溫泉-四稜 溫泉出發。 話說悲慘的事就從停車開始。 從網路上找到一篇四稜溫泉的旅遊簡介, 上面標示入口處在 1) 過大漢工作站1公里處 2) 在巴陵往宜蘭方向,61.2k的地方, 根據以往對行程記錄的認知,第二個提示是較有根據的,且較易判定, 所以就以這個方向找神秘的入口處。 所以呢,過了大漢工作站,過了四稜的指標, 我仍是聽著ICRT中優美的英文歌,順便練聽力, 直到61k時開始認真地找,都沒有所獲, 只好先將車子停在62k左右的大轉彎停車場,背起背包往來路找去, 總該不會錯過吧! 一直找一直找, 到了61k仍不見蹤影,問路旁為了晚上打獵, 下午先來探路的人,說溫泉路口還要往回走1k, 會有明顯的寫著四稜溫泉的標示,於是重新再出發, 沿路找,60k了,仍沒有,這時發現水泥護欄上有用紅色漆標示里程數, 發現是61.888k,不會網路上的簡介是標紅色漆的里程數吧? 努力地再踢公路,終於到61.199k, 出現紅色字的四稜溫泉,大約是公路上綠標的59.2k, 來的時候是有看到車子與摩拖車, 我以為他們是要去爬尖山的,因為不遠處有明顯往上的路標。 趕緊進入樹林,泡溫泉去,一路往下, 到最後陡下,便到了溪邊,溫泉就在對岸峭壁下的溪邊, 此時我仍在三樓高的平台上考慮要從哪邊下, 下游下,是一小溪灘,上游下, 則被目前在泡溫泉的人佔據,溪灘也不大, 兩邊無法互通,水流很急, 最後聽他們的建議由上游下。 等到他們離開後,馬上變身,泡溫泉去, 不過得先渡過激流,溪寬大約有10米, 溪水冰冷,有好心人放了一根木頭幫助橫越溪流, 不然應該沒有人會冒險渡溪泡溫泉吧? 一個人享受野溪溫泉真是不錯, 不須與人排隊,也不需怕佔用太久, 在這雲煙渺渺的溫泉中, 釋放連日來的疲憊,渴了,喝口舒跑運動飲料, 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但那忽冷忽熱的下半部, 可得小心著涼了。等到5點左右,看到了溯溪隊的探子, 心想他們應該快到了, 趕緊再努力地泡,努力地享受, 可是5:30了,天色開始暗了,怎麼沒半個人出現, 趕緊擦乾身體,到大石頭上等人,盼啊盼,天幕已暗, 趕緊渡溪回岸邊,到岸邊時,溪谷已全黑了,螢火蟲出來了, 大約看到十隻吧,每隻的亮度都與我的手電筒一樣亮, 但發光範圍有限,無法照亮溪谷, 繁星也出現在天際線上,打開八寶粥享受晚餐, 看那螢火蟲追逐嬉戲,溪流無止息地奏著相同的弦律, 星星一眨一眨地,笑我這自以為是的傻瓜吧! 6:30了,溯溪隊應該已紮營,我吃不到香噴噴的羊肉爐了, 準備打包回家睡覺。 一開始就需要攀岩上高台, 接著是像豬公一樣, 嘴巴含著手電筒(開始想念頭燈了),雙手雙腳並用, 爬這陡坡上去,悲慘的事就這麼發生了, 爬完陡坡的那一瞬間,手電筒的燈泡竟然燒掉了, 樹林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只看到螢火蟲穿梭在黑暗之中, 這時幹字在心頭,這幾年前海尼根的贈品, 裝的燈泡真是爛斃了,又想起了我LED的頭燈, 上面可是有好幾顆燈泡,燒掉一個, 也還有其他的可用,這下進退兩難, 因為根本就不能動,只有露宿此地了。 忽然想起手機上的背光面板,這下燃起了希望, 靠著這微弱的燈光,勉強可以看清一步以內的情況, 就這麼亦步亦趨地前進,我可不想露宿此地, 一個人多無聊,又要忍受半夜的寒冷,又有鋒面報到, 不曉得何時氣溫會下降,不曉得會不會下雨, 我可只有雨傘一支,睡袋一個,防露水還可以,防雨水, 那可等著變落湯雞。 靠著微弱的燈光,循著不太明顯的路跡, 靠著嚮導的敏銳度,與路標的指引, 慢慢地前進,中途找了十幾次的路,再加上寬棱, 真不知路在哪?中途還摔了一跤,擦破了皮,根本無暇去理會, 是後來回家洗澡才發現的。 一度還以為走錯方向,因為突然間聽到明顯的溪流聲,以為又走回到溪邊了, 趕緊找到路標再確定一下。 以往在山路上看到路標,都會想,路就這麼明顯, 為何需要綁路標呢?這時的我,才能體會出來,在密林中, 又無月光的日子,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任誰再厲害也無濟於事, 路標指引我們回家的路,也安定我們內心的恐懼, 沿路幹 字在心頭也很能轉移注意力, 最後終於聽到公路上的車聲,再重新看到漆黑的公路時, 心想,回家洗澡睡覺的願望可以完成,一路 上幹的很值得。 重回公路上是一片漆黑, 但至少伸手仍隱約可以看到五指, 但一想到還要踢3k的馬路,又是幹聲連連, 還好沿路有螢火蟲陪伴,無月光的夜晚, 繁星更顯的美麗動人, 好久好久沒有這麼近與她們對看了,3k的路程, 沒有一輛車破壞這山裡的寧靜, 讓我獨自一人貪婪地享受這時的美景, 享受這冬夜裡的清風,享受這份山裡特有的寧靜。 貼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與大家分享, 獨行潛在的危險性,與裝備的雙重確保性。 我因無法有人同行,獨自一人進入山區, 又因與溯溪隊無法如時會合,變成獨自一人於山中活動, 又是黑夜中的活動,此次準備較充分的是八寶粥兩罐, 與行進水2L,但未準備任何露宿器具,原是與溯溪隊共用, 所以只有雨傘一支,睡袋一個,若是碰上雨天, 必定很慘,而只有帶手電筒,又沒有備用燈泡,變成會坐困愁城, 若有兩人同行,必有相同的裝備兩份以上,當一人的出現問題, 至少可以共用一份,而且由此次的疏失, 也告誡我們準備登山用品時,凡是重要,保命的東西, 最好都要有兩份以上,因為你不知何時會出狀況,所以呢? 隨行最少有一位同伴,如此才是進入山區最基本的條件。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Gua.fdorm4.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