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但是我看過一篇報導 眼球轉動和接收影像的速度 遠比 朗誦 快 這我們自己就可以做實驗 拿一本書如果在心理一字一句默念著讀 絕對比較慢 再者書面是一種比較精練的文字形式 而且可重複閱讀 所以 老師的口語就是一種 編排沒有書本內容嚴謹 而且傳播速度慢 不能重複咀嚼的一種方式 這些恰好都是書本的強勢 我想以上這三個特點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因人而異的吧 請指教~ ※ 引述《redmilk ()》之銘言: : 對閱讀來說,閱讀速度是接收新知的第一個關卡 : 對上課來說,老師講話速度是第一個關卡 : 大多數人對於口語的接收速度是比較快的, : 但也有不少閱讀速度比聽還快的。 : 接收速度不代表吸收的速度 : 如果聽到的是胡扯,那講了一天都是零 : 相反來說,書本的情況也是如此。 : 問題在於,是書本還是教授在胡扯? : 這個問題很快就回到,一個人判斷及思考的能力有多少。 : 大多數人的思考能力有限, : 對於前人想過的東西沒辦法有效的深入思想的核心。 : 雖然也有不少例外的人,他們可以獨立想出前人所想過的事物。 : 這時,書本和老師的差別是, : 書本不會回答書本所沒提到的部份, : 老師則大多情況會回答。 : 當然,這只是第一印象,書本的回答能力遠比它所寫的還多 : 它的推論過程,語氣,都塑型更深的內在, : 這便是以書為友。 : 不要去否定上課的學習速度較快或是自己念比較快, : 可以考慮的因素比我提到的兩個還要多, : 這個未知項只能由每個人的情況去推論何者較快。 : 但重點是,要使這兩個選項都成為選項的前提條件是 : 是否真正了解這兩個選項, : 是否真正知道上課能做的事以及自學能做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99.157
kcheng:但是如果上課 有 課本、聲音、寫筆記,印象會不會比較深? 05/02 10:42
glorz:關於這類研究我看過一些 ,別拿"新聞"當知識用... 05/02 13:09
glorz:最好唸學術論文,不要"自己"做無信度可言的實驗,就下結論 05/02 13:11
glorz:很多網友很有邏輯、嚴謹的回答,被你武斷否決 05/02 13:17
clouddeep:那麼補習班老師、家教、教練這種還要存在嗎? 05/02 14:11
my99:y1 08/23 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