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表一點點個人淺見: 所謂的「用英文思考英文」,在我的經驗裡面,就是直接帶出需要的詞彙、句子。 例如:聽到「Apple」想到的不是「蘋果」的中文,而是「蘋果」的樣子,    看到「蘋果」樣子,可以直接想到「Apple」而不是從中文翻譯過來。 常常在看影集或電影的時候, 會聽到在某個場合、某個時候可以怎麼說, 直接就是以小朋友學說話的方式輸入, 很像小時候大人在教:「這個時候要說『謝謝!』。」 記進去腦子的就是「那句話的原文」跟「可用時機」。 久而久之,可以用的原文變多,在使用時,根本就不會做翻譯的動作。 這種方法很蠢,因為要一字一句累積足夠的資料庫, 但其實小時候學母語不也是這樣? 一個詞、一句話的慢慢累積, 但是好處是聽、講都很直覺, 缺點是得到的東西受限於資料庫的來源, 然後文法並不會很好~(口語的東西,沒有什麼文法可言)。 我用這個方法之後,比較能培養出所謂的語感, 知道同樣意思的字,大概在什麼時候用哪個字比較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24.16 ※ 編輯: phantomli 來自: 210.69.124.16 (06/21 10:58)
zidane666:有道理~~~ 06/21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