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心智圖(Mind Map),又稱為腦圖、腦力激盪圖、思維導圖或靈感觸發圖,是 由英國的托尼博贊於1970年代提出的圖像式輔助思考工具。通過一個中央關鍵 詞或想法,再以放射線形式去連接所有的相關想法,由於類似心臟及其周邊的 血管,所以被稱為「心智圖」。 心智圖被教育學家、工程師和心理學家等使用已久,能夠應用在學習、教育、 文檔規劃和工程圖表等各種場合,所以除了手繪以外,市面上也有至少三十種 能幫助繪出心智圖的軟體工具,其中在臺灣最常見的為XMind.net 公司的 XMind。 符合大腦運作方式 人類的腦細胞之間存在許多突觸連結,只要其中一個細胞接收到外在刺激,透 過這些連結,其他周邊的細胞也會同時被活化。換句話說,大腦處理訊息的方 式並非是直線性的,所以我們在聽到一個想法後會聯想出各種不同念頭,而心 智圖在構圖上開放性的特點,就正好符合大腦思緒擴散性的運作方式,也更有 利於吸收。 整理同時吸收 在製作心智圖時,不如傳統筆記只是寫出一行行文字,而是必須先整理出內容 的整體結構,才能夠繪出樹狀形式,而這個過程就是在考驗對內容的理解程度 ,同時強迫你深入地處理資訊。 記憶力提升 大腦比較無法儲存一整句的訊息,所以我們也習慣在學習時標明關鍵字來幫助 記憶,而一般抄寫整段句子的筆記,在關鍵字的閱讀及呈現也遠不如心智圖的 明瞭直接。同時,為了避免遺忘關鍵字表示的意義,經常的復習是有必要的, 而這也在間接提醒你「深刻記憶需要不斷的復習」的道理。 此外,由於心智圖上能有各種的顏色及圖形,是屬於圖像式資料,而這正好能 讓我們利用一般學習時少用的右腦記憶;根據研究,大腦其實是將「文字」看 成許多的「小圖片」來吸收,所以「圖像式記憶」正是對大腦結構最友善的記 憶方式。 結構的雙重穩定 大腦對於無法預期和沒有結構的事物會感到焦慮,而總結所有重要資訊的心智 圖提供了明確穩定的架構,也能穩定學習時不安的情緒。 開放式筆記法 和傳統筆記相比,心智圖還有項顯著優點是能夠隨時增加資訊:只要在各個方 位加上支幹、補充關鍵字,就能隨時充實已經完成的心智圖,建立起自己的知 識網路。假設原本心智圖的空間不夠,或者是某個項目有必要作更多延伸,也 只需要做上記號並另外開一張心智圖;由於一張心智圖的文字量少,結構清晰 ,要標明清楚擴充記號也非常容易。 文章來源http://waknow.com/?p=575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79.53
chiaoco:推!!!!!!!!感覺對於準備考試的科目都滿有幫助的!! 11/09 23:30
Brahmaheart:他是個自戀狂 XD 11/10 13:06
witgen:美國大學部老師很喜歡讓學生畫這個,也稱concept map 12/0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