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udyabroa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注意到今年的簡章把延緩返國的規定加進去了, 由於我今年有申請延緩返國的經驗 在此和大家分享. 公費生可以在完成學位後(對我來說最不合理的就是這句話)在以下機構(單位)任職並事先 報教育部核准,得延緩返國服務義務最長十五年。經教育部核准的公費生可以用教育部的 核准公文來申請No Objection Letter以得到國務院及移民局核准豁免J1返國二年的義務 (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fisher-bible/article?mid=1317&prev=-1&next=1315) ,但需要每年向原屬的駐美代表處遞交在職證明。 ‧ 任教於排名世界百大之國外大學校院。世界百大以上海交大、Times Higher Education、US News and World Report、西班牙Webometrics、QS或其他專業機構之世界 百大評比報部審核。 ‧ 任職於國外政府部門機關(構)、享有聲譽之學術單位或研究機構。 ‧ 任職於重要國際組織。 ‧ 任職於世界百大企業。 這原本是一個為了要在海外培養人才的立意良善規定,但對部份的公費生(例如我本身)卻 是窒礙難行,為什麼呢?關鍵在於” 完成學位後”這一句話,我的畢業時間是八月,大 部份的理工科博士生在畢業後會先做幾年的博士後,等論文出版的數量足夠再找正式的教 職或產業界工作,因此會先取得畢業證書再找正式工作。然而,對於商學院和許多非理工 科的學生而言,為了能讓工作在畢業後馬上能夠銜接得上,大多數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找好 工作,為了要在八月開始工作,必須要在大約五月之前就拿到政府的No Objection Letter才能展開J1 waiver的申請,但是尚未畢業的博士生根本不符合延緩返國的申請資 格。換句話說,對於應屆畢業且馬上要開始工作的公費生,即使是即將在符合上述教育部 規定的機構上班,在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困境下,未必能來得及拿到教育部的核准公文 。因此,極可能被迫要採用方案A,否則無法及時取得工作簽證准時開始上班,唯一解套 的方案是先向原學校申請AT(Academic Training,相當於F1 的OPT ,但必須要找到工作 後才能提出申請),然後用AT的身份在新單位工作,等拿到畢業證書之後再申請教育部核 准和J1 waiver。很不幸地,我的未來學校不同意我用AT的身份工作,於是我的延緩返國 申請被教育部直接以不符合申請資格而駁回,只好硬著頭皮走方案A。 另外, 教育部對於政府機關和學術單位又多加了一條:不含公立學術機構, 這大概是被我 害到的, 因為我拿到公立大學的OFFER,要試試看這算不算政府機關, 結果教育部以我還沒 畢業不符合申請資格打回來, 但意識到這個條款可能留下後患, 所以多了這一條. --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19) "Come, follow me,"Jesus said, "and I will make you fishers of men."Matthew4:19 Fisher's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fisher-bib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89.67.107
herstein:我是畢業後在歐洲工作,沒有"J"-visa的煩惱。 07/16 02:14
herstein:所以只是跟教育部申請公文,很快就搞定了。 07/16 02:14
herstein:沒遇到甚麼困難。 07/16 02:14
kkk5566:不過樓上還是要在畢業 30 天內找到 offer? 07/16 02:16
kkk5566:不然就算 visa 沒問題 理論上 30 天內未返國服務 07/16 02:17
kkk5566:是要賠錢的 當然這是根據合約內容 實際上怎樣我就不知道了 07/16 02:17
fisherke:J1要30天內離境,很多人是用做博士後留下來的 07/16 02:38
fisherke:很多人是在畢業前找到工作的 07/16 02:40
herstein:我的工作是在畢業前幾個月就有的..所以沒有太大問題 07/16 03:25
herstein:但教育部的辦事小姐不會太嚴苛~~就是照著他門要資料給 07/16 03:26
herstein: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07/16 03:26
herstein:如同Fisherker說的公費生如果要在外面當博後~~或工作 07/16 03:31
herstein:當然是在畢業前有工作~~狀況處理才會比較方便 07/16 03:31
herstein:不然一堆規定~~真的非常不方便 07/16 03:31
herstein:還有最好畢業證書跟成績單都建議去TECO認證一下 07/16 04:17
CUTENOTER:感謝分享 07/20 18:42